APP下载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与女性主义建构

2016-03-15成程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爱玛

成程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与女性主义建构

成程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本文阐述了福楼拜名作《包法利夫人》中女性主义的叙事方式,针对人物形象、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女性主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主人公——爱玛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文章通过解读主人爱玛的人物形象,呼吁广大女性努力奋斗,寻求争取自身的平等。

包法利夫人;改编;命运;女性主义

主人公爱玛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而又倍受争议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正常的女性,艾玛对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追求,并对爱情充满着憧憬与想象。在为了追求爱情而背叛婚姻,为了追求浪漫主义而自甘堕落。欲望的火焰使她背离自身,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

一、《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爱玛的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爱玛的阅读场景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它唤起主人公的欲望,推动其行动,为其行为举止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进一步阐释艾玛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他人关系。

(一)及时享受物质的女性

1.阅读习惯

在小说中,艾玛一直有订阅阅读《仙女沙龙》的习惯,对浪漫主义小说中女主角的羡慕和赞赏,表现了艾玛对于浪漫主义爱情的渴望和向往,以及勾勒出艾玛想想中的理想爱人。艾玛一直有阅读的习惯,因为阅读已成为艾玛丰富内心世界的途径。

2.矛盾聚焦

艾玛向往浪漫主义的生活,热情奔放,从未放弃过对于生活的追求,相比之下,查理则传统、呆板。小说中作者把浪漫主义对爱玛气质以及思想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她与查理的矛盾。这样的处理手段让爱玛更显十足的浪漫气息,但是也略显其轻佻。从而透露出对爱玛的批判态度,尤其是对其物质性和现实性的批判。

3.叙事方式所展现出的批判

一方面展示出爱玛的物质观念,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爱玛与所处空间的格格不入,从而使她感到压抑不已。小说描写了空间对爱玛的禁锢,也将爱玛推到了被批判与讽刺的位置:爱玛被描述为一个寻求物质享受的女性。她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厌倦不满被放置在强烈的人物关系的对比之中。而这一厌倦与不满被指为对物质的厌倦。而对物质追求的盲目与不节制是她悲剧命运的直接根源。

(二)神经质女性

小说通过对爱玛的表情描写,刻画了爱玛另外非理性的一面——爱玛的病态焦虑、爱玛“歇斯底里”以及爱玛身上病态的气质,乖戾的性情。爱玛的每一段体验都会历经向往——沉醉——失落的不同层次的波动。而这些起伏与波动,正好可以与“神经质女性”划上等于号。

(三)欲望暗流寻找激情的女性

小说中对于艾玛居住环境的描写,可以使我们知道艾玛与生活习性相关的诸多信息。虽然如此,但艾玛的内心世界却如同其生活习性一般不可捉摸、难以预测。艾玛内心的期待与渴求完完全全存在于她的精神深处,在我们看来,艾玛的欲望变得越发难以捉摸。艾玛上火中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缺失,也不仅仅是查理情调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艾玛的痛苦来源于对精神的禁锢。

1.沉迷于仪式

从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艾玛沉迷于仪式,喜爱仪式般的场景布置和生活环境。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画画时支起画架,以便于走近走远来对照画作与实景的差异;在描绘素描时,艾玛习惯于在画板旁放一个面团,以方便手指随时捏来一块。这样的细节有许多,这些细节不仅仅使艾玛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体现了艾玛对于仪式感和形式的注重,从而将艾玛的逆反心理凸现出来。

2.打破禁忌,寻找激情

对于爱玛来说,阅读小说不仅仅是生活中的消遣,更是一种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与赞美。于是,小说中的艾玛与查理之间便显示出对这一点的契合,导致了互相情投意合。当查理不再刻板,且二人的婚姻生活不再是艾玛单方面的幻想时,寻求刺激是艾玛脱离现实、背叛婚姻的根源。爱玛从而成为一个对激情刺激的追寻者。这种对刺激的寻求于艾玛而言,就是打破禁忌,摆脱精神的禁锢和枷锁。

二、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一直是自古以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趋向。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队分别表述过自身冠于性别歧视的看法,认为男性高于女性,女人劣于男人。从古至今,世界各地仍有许多思想家与哲学家抱有男尊女卑的观点。

《包法利夫人》便是男尊女卑思想形态的一个典型。在小说中,艾玛是男性权威的牺牲品。在强大的传统观念以及父权伦理面前,艾玛的思想自由以及精神向往完全被遏制,她试图解脱却又永远拜倒于现实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死亡,艾玛别无选择。在临死前,艾玛包含着疯狂与绝望的大笑,不仅仅是对于父权伦理的血泪控诉,同时,更何尝不是对自身堕落的讥讽与嘲弄。

尽管艾玛身上体现出进步思想,勇于实现自身的精神追求,但是在男权制的社会中,挨骂追求精神享乐的手段具有局限性,永远都受到现实的禁锢,也无法逃离男权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束缚。通过对艾玛一生的描绘,小说《包法利夫人》表达了对传统时代的抨击与叹息。

三、《包法利夫人》女性主义分析

(一)女性意识觉醒

在福楼拜的笔下,艾玛完成了一系列角色的转换。从一个农家少女到医生的妻子,最后沦为罗道尔夫的情人,这一系列转换不仅仅使艾玛对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追求过程,也是艾玛走向毁灭的过程。艾玛的行为与追求不仅仅表现出了正常女性对于激情的渴求,更是对女权的宣誓和追寻。整部小说即对艾玛从追求幸福到陷入泥潭再到绝望自尽这一过程的真实展现,这三种实际经历以及心理历程组成了艾玛的跌宕人生三部曲。

从艾玛对于激情的大胆追求以及艾玛情感起伏的体现,我们不难看出艾玛内心的女性主义意识已经被唤醒。爱玛的追求不仅仅是对于感官的渴求,更是对心灵默契的追寻。于是,在小说开始,艾玛就深陷于对于理想爱情的无限憧憬,幻想着自己的恋人将是一个完美且极富浪漫主义的优秀男子,并与他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艾玛的性爱观建立与忠贞的爱情之上,其中不仅蕴含着理性因素,同时也是广大女性内心的诉求。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艾玛的内心世界不仅蕴含着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弃,同时也表现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挚爱及向往。

由此可见,小说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艾玛个人的欲求,而是以艾玛为女性的代表,展现出普遍女性的呼声与隐秘的内心世界。从另一个角度对挨骂的行为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艾玛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其中还暗含着某些理性因素,因为艾玛的初衷是使人类在爱情中实现感性的本质并使其升华。因此,艾玛的欲求也是对男权主义的控诉,对女性权利解放的呐喊。

(二)渴求两性的平等、和谐

在小说叙事中,艾玛希望遇到一个在各方面都与自己完全契合的男人,并与其携手冲破艰难险阻、体验各种激情,并在幸福与愉悦中度过美妙的人生。这些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中,已经包含了许多对于自我意识的肯定,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先进性。

在艾玛看来,夫妻的和睦不仅仅在于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默契,心灵的契合对于爱玛来说是高高至上的。但显然,艾玛与查理的婚姻并非建立于心灵交流之上,与查理默契的缺乏使两人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无法实现艾玛之前对于完美爱情的憧憬。两人精神世界的莫大差异使得婚姻岌岌可危。包法利医生木讷刻板、不解风情,而艾玛充满着活力与奔放的热情,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对于激情的渴望和向往。这样的差异不仅仅导致了艾玛肉体上的饥渴,同时也感受到精神的空虚和寂寞。在这种情况下,艾玛时时想起少女时期在浪漫故事中读过的理想情人形象,优美的故事情节常常浮现于艾玛眼前,使其不能中断对于激情的向往。即使已为人妻,但艾玛的心中仍然有着对爱情的渴求,她希望能重新邂逅一位男子并体验与现在全然不同的感受。实际上,艾玛的这种寻求正是性爱以及情爱得不到满足的正常心理反应和正常需求,体现了艾玛对于两性平等、两性和谐的渴求。

(三)理想的实现方式

艾玛对于理想的实现方式极具现实性,且兼具普遍性与合理性。这种理想不仅包含着对于美好爱情的幻想以及婚姻的憧憬,还包括着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寻,并将理想的实现途径赋予一种现实主义色彩。在故事开头,为了实现自己对于爱情的幻想,艾玛将自身的希求都建立在查理医生的身上,希望在少女时期关于爱情的想象都能与查理医生一同实现。但现实往往令艾玛失望至极,查理医生木讷刻板,且处事为人及其平庸,无法满足艾玛的想象,令其绝望。所以,在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之后,爱玛将自身的寄托转移到肚子里的宝宝身上,但事与愿违,艾玛生了一个女儿。在小说中,对于艾玛的之所生不是儿子之后的失望情绪表现地非常到位,艾玛当即头一转,昏睡过去。理想的再一次破灭并未使艾玛放弃对于理想的追求,在经历一次次的失望与打击后,艾玛再次寻找着内心的寄托,于是艾玛成为了罗道尔夫的情妇。艾玛与情人的交往,因为艾玛坚信她终于找到了真实的爱情。

从小说中我们完全能感受到福楼拜为我们带来的艾玛形象,并能完全感受到艾玛对于传统观念的反抗以及对生命欲望的追求。艾玛的人生悲剧只不过是对于时代的一个缩影。人就是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动物。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处理上,艾玛是感性至上人群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艾玛的思想及行为不仅仅是艾玛本身,还代表着普通人,尤其是广大女性群体,艾玛的心理诉求代表着普遍女性内心深处最原始、最隐蔽的秘密。只是艾玛勇于将自己的内心通过行为直接大胆、真实地表现出来。所以即使爱玛的某些行为背离了人性道德,但身上还是蕴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她的青春活力、她的勇敢追求、她的理想实现途径、她的潜意识心理活动以及她对性的追求并非完全是只属于艾玛一个人,也是属于全体女性的。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颇受争议的典型人物形象——爱玛,她不仅代表着艾玛个人,同时也蕴含着女性行为的普适性。

四、结语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去对艾玛这一角色进行审视,我们可以发现爱玛是一个有憧憬、有理想、有追求、有胆识,敢于反抗平庸的现实并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先进女性形象,艾玛的思想行为对男权文化以及父权主义形成巨大的冲击波。但是,在影片中,爱玛虽然拥有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想,但却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因为身为包法利夫人,艾玛完全没有走向社会的机会,她依赖丈夫才能生存,她的浪漫主义幻想只有完全依附于他人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女性要想实现女权主义,首先得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才能进而有独立的人格,并获得真正平等的爱情,从而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

今天,虽然法律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主体权利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但是,在女性追寻自我解放的实际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束缚、男权统治历史积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社会的舆论等等都阻碍着女性自由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困扰着女性的主体选择。因此,要想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女权主义斗争还要继续,与男权社会的压制进行不倦的抗争。套用中国一句经典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郭向宇,从“被看”到顺从——对《包法利夫人》一种女性主义的解读[J].作家,2012,(6).

[2]寇才军,包法利夫人之悲剧与女性解放的消费主义陷进[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

[3]陈立乾,浅析艾玛·包法利人生悲剧的自身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

[4]傅守祥,林琳,母性意识的缺失与女性自由的迷障——《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的重新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爱玛
爱玛
2020电影版《爱玛》女性主义解读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理解一个窝囊废
——谈《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
保险起见
福楼拜叙事艺术探究——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塑造解读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殇
《包法利夫人》赏析——人物多样的爱情观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