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塑造解读

2017-01-04陈岷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陈岷婕

[摘要]《包法利夫人》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是一个线性的时间过程,是其内外共同作用的效果。在电影《包法利夫人》中不仅塑造了艾玛这位不朽的经典人物,而且还对现代小说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包法利夫人》描述了艾玛一生坚持对浪漫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最后却因债务缠身,而服毒自尽。本文将会根据《包法利夫人》的写作背景来对艾玛形象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包法利夫人》这部电影。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艾玛形象塑造;悲剧解读

电影《包法利夫人》是由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改编而来的,在电影中对人类由于欲望而催化的丑面目和资本主义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重现。导演通过对艾玛这一角色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社会景象。因此,可以说《包法利夫人》讲述的不仅仅是艾玛自身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对自私、虚荣、堕落等真情实感进行了批判。

一、《包法利夫人》的写作背景

19世纪30年代,在西欧刚刚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七月革命”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开始统治社会,从而导致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且群众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意识也随之发生转变,过去人们所崇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仅是人类的美好向往。该时期的文学逐渐进入现实主义,通过冷静严肃的态度来对客观事实进行反映,对社会中存在的黑暗进行披露。福楼拜对浪漫主义文学进行了谴责,认为浪漫主义文学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会陷入痛苦的深渊。《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艾玛就是因为遭受浪漫主义的危害而死亡。虽然艾玛是追求完美主义的先行者,并对残酷的现实社会宣战,但是其所处的环境非常的压抑,从而导致其最终丧失了挣扎的力气。福楼拜虽然拒绝承认自己是现实主义作家,但实际上其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作家,其所创作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查阅了诸多材料,而且大部分材料均取材于现实生活,最后花费四年时间在卢昂近郊的克罗瓦塞别墅创作而成。《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的形象也是根据福楼拜父亲医院中欧解的原型塑造的,并且对艾玛的塑造就是欧解妻子的原型。

为了确保小说中艾玛的财政问题不出现错误,福楼拜亲自拜访律师咨询,为了对艾玛服毒自尽的真实性进行准确的表述,福楼拜亲口吞下了砒霜,做这些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人物形象描述的真实性。小说中的女主角艾玛来自于农村,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浪漫主义文学和传统宗教教育的影响,养成了喜爱幻想的性格和奢靡的生活习惯,长大之后,艾玛与家境普通的包法利医生结婚,为以后生活悲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艾玛悲剧的人生通常归结于现实生活与幻想生活之间的矛盾,致使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此外,过分的自我膨胀与幻想,导致艾玛盲目追寻不切实际的爱情,致使其最终走向灭亡。《包法利夫人》中这样的悲剧是当时黑暗腐朽社会背景造成的,同时与艾玛的自身性格分不开。

二、艾玛形象的分析

在电影中,艾玛是一个简单、单纯的少女形象,但在随后的生活中,由于各种机遇经历的影响,她逐渐走向了堕落和颓败,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电影中,艾玛承担着多重的角色,她不仅是一女人,还是一个妻子、女儿、母亲。

(一)艾玛作为女性形象的剖析

艾玛出生在一个农夫的家庭,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清秀的外表。在修道院中,艾玛还学习了钢琴以及刺绣,阅读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小说,其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滋生了艾玛对浪漫和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当包法利治好自己父亲的病后,艾玛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可以信赖的爱情,便决定立即与查理结婚。在电影中,艾玛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浪漫情怀,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个女性所有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是19世纪中期比较典型的女性代表。

(二)“包法利夫人”与“艾玛”之间的矛盾

在走入婚姻前,艾玛是单纯为自己而活。并且是一位追求浪漫主义的年轻女性,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在结婚后,艾玛开始承担一个妻子的身份,从原本充满浪漫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承担着更多责任的妻子。从此以后,艾玛就必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并尽力的适应新生活。当艾玛怀孕后,她想尽快生下孩子,体验作为一个母亲的快乐,这个时候的她从根本上还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活,虽然已经有了做母亲的感觉,但是并不强烈。在怀孕的时候,艾玛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多美好的想象。当小孩分娩后,艾玛逐渐从一位妻子转变为一个母亲,同时也从原本的幻想成为了现实,这时的她才发现原本的幻想都是虚幻而不可靠的,人不能仅仅靠着幻想而生活,只有物质才是生活的保障。从那以后,艾玛就在身为母亲的“包法利夫人”与自身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

三、对艾玛人物悲剧的解读

(一)社会原因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正处于第二帝国时期。在1848年的革命之后,法国社会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曾经在革命中辉煌一时的人物都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统治当时法国社会的是一群道貌岸然、附庸风雅的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虚荣、奢靡成风,这时这一社会背景造就了诸多像艾玛这样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年轻人。在当时,人们眼中只有金钱,而艾玛的两任情人都未曾真心对艾玛付出,而是一味的向艾玛索取,艾玛身边的人对她也没有进行真正的帮助,而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虽然艾玛进入修道院学习,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污浊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其并且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反而受到不良的影响。福楼拜认为:“宗教虽然虚伪地宣扬禁欲,但是却在一直残害人类的心灵,而所谓的布道和宗教音乐也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刺激人们的欲望,实际上助长了社会的不良之风。”艾玛的一生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艾玛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不幸成为了别人的玩物,因为缺钱向高利贷借债,从而让那些人捞到了一笔极大的钱财,从而使自己身败名裂。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她去寻求律师的帮助,但没想到律师也对她进行敲诈勒索,因此可以说艾玛的自杀完全是被逼无奈。然而19世纪中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金钱交易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女人没有权利、地位和金钱,就注定会成为男人的玩物,因此在那样的现实条件下,艾玛有更多的才能和梦想也无法顺利的实现。

(二)自身原因

艾玛是一个本性就充满了浪漫情怀的人,因此对爱情也有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以肥皂泡结束。修道院的学习生活不仅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被消极颓废的浪漫主义氛围所腐朽,这才是艾玛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希望通过婚姻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婚后与婆婆的相处并不融洽,丈夫又平庸无能,家庭生活的琐屑、平庸让艾玛感受到了希望落空后的伤感与失落,在参加了一次贵族的舞会之后,由于受到舞会那种奢侈生活的影响,艾玛开始将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到那些贵妇人的奢侈偷情生活之中,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享受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那样的氛围中欺骗似乎是十分寻常的,艾玛也因此经常被一些奸商所利用和欺骗,最终导致她倾家荡产。当爱情、金钱全都失去了,艾玛的生活再也没有了任何希望,自杀似乎是她的唯一出路。

四、艾玛爱情悲剧的价值

19世纪的法国女性在生活中遭受着很大的压迫和限制,女性想要获得真正爱情,就需要尽可能争取自由,摆脱封建束缚,而且还要抵抗庸俗腐败的社会风气和金钱势力的诱惑,时时刻刻要提防资产阶级伪君子。实际上艾玛的悲剧体现了当时法国妇女的悲剧,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妇女都是依靠丈夫而生活,即使有反抗也饿只是徒劳,如果她们不能认清现实,不能协调好自身欲望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最终只能接受艾玛的悲剧。可以说艾玛短暂一生中所扮演的几种角色都没有扮演好,最终她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不合格的女性,甚至是一位不合格的母亲。但在某种程度上,艾玛也是幸福的,因为她的丈夫给了她一定的自由。由于艾玛最终无法可走,但是又对浪漫而热烈的爱情抱有憧憬,但是她不愿意承认热烈的爱情也会降温期。虽然我们在第一任丈夫上无法看到,但是在与情夫的幽会中,艾玛也逐渐产生了厌倦。虽然最后艾玛没有吃下砒霜,但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还是帮助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时她才意识到她追求的那种浪漫爱情已经不复存在的,同时也无法做到一个合格的母亲。就像她被染过色的心虽然慢慢地开始褪色,但是其所染上的恶习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包法利夫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其命运注定是悲剧的,在她出嫁之后,连一个可以理解她的朋友也没有了,每天都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最终不得已走向堕落,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获得十字勋章,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定的补偿。

结束语

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作品,其中所描述的主人公艾玛自小受到浪漫主义文学和修道院教育的熏陶,从而对爱情和婚姻产生了固定的思维定势,并以此来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这样一来就给自己的人生戴上了一副镣铐,最终的结果只能走向灭亡。自始至终,爱玛幻觉超过了她的能力,对美好生活和浪漫爱情的憧憬蒙蔽了她,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艾玛的经历对于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女性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
《包法利夫人》叙事视角分析
《包法利夫人》中的三类典型悲剧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