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工程学教学内容改革

2016-03-14陈京华胡苗峰刘金梅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陈京华+胡苗峰+刘金梅

摘 要: 水产养殖工程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随着高等教育和水产学科的发展,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水产养殖工程学的教学内容应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从培养应用型水产养殖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情况,对水产养殖工程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探索,为水产养殖学专业讲授该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工程学 水产养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水产养殖工程学是农业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把土木工程原理和生物学原理相结合并应用于水产动植物养殖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水产养殖设施、设备的研制开发、科学设计、建造及其有关生产工艺、营渔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该课程一般开设于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通常在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增养殖学、藻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棘皮动物增养殖学等专业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再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育苗场和养成场的设计、施工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为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及相关研究打下基础。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和水产养殖模式不断涌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改变,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对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水产养殖工程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探索,为培养应用型水产养殖人才提供参考。

1.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增加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课数量,相应减少每门课的课时数。水产养殖工程学的学分由2.5减为2.0,课时数从原来的40学时缩减为32学时。在课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就变得更重要。

修订后的水产养殖工程学教学大纲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学习水产养殖工程的基础知识,如工程材料、堤坝设计、渠道设计、管道计算、水泵选型和养殖场场址的勘察和规划等。能力目标是学会育苗场和养殖场内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理解并应用现有的养殖模式。素质目标是学会育苗场和养殖场内各种设施、设备的设计和建造,学会开发新型的养殖模式。

2.重新编排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确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要求,打破课程原来的内容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四章,重点讲授在水产养殖工程中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一章为绪论[1],主要讲授水产养殖工程学概念及国内外水产养殖工程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为工程材料[2],使学生掌握土壤、砖、石、砂、石灰、水泥、混凝土、钢材、木材和工程塑料的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工程中的基本用途。第三章为土坝工程,使学生掌握土坝的特点、类型、构造和剖面尺寸的设计。第四章为供排水工程,重点讲授水泵的选型、明渠断面的设计[2]、暗渠管道的计算与施工、潮差蓄水池和扬水站的设计[3],此章是水产养殖工程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下篇共十章,注重实践应用,主要讲授各种水产养殖设施、设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管理。第五章为育苗场和养成场的选址与规划设计[4],讲授如何为淡水、海水育苗场和养成场选择场址,选址后如何进行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的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设计现代化水产养殖场的能力。第六章为人工繁殖设施的设计,讲授鱼虾贝亲本培育池、催产池和孵化池的设计与应用。第七章为工厂化育苗场的设计,重点讲授工厂化育苗场内育苗室、饵料室、给排水系统、充气增氧系统和供热系统的设计、建造和使用技术。第八章为精养池塘养殖工程,主要讲授精养池塘的布局及池塘的设计、施工和应用技术。第九章为普通流水工厂化养殖场的设计[5],以名贵海淡水养殖品种——大菱鲆、鲟鱼、虹鳟和南美白对虾为例,讲授普通流水工厂化养殖场内养殖池的设计、建造和高效养殖模式。第十章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5],依据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本流程,重点介绍鱼池系统、沉淀系统、过滤系统、消毒系统、增氧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自动投饵系统的设计、建造和应用技术。第十一章为大水域筏式和平台养殖工程的设计,讲授海藻、贝类和海参的大水域筏式养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及以养殖工船为主体的平台养殖系统的设计、建造和应用技术。第十二章为网箱养殖系统的设计,主要讲授网箱的现状、类型、规格、结构、设置水域、抗风浪技术和增氧技术。第十三章为水族养殖工程的设计,主要讲授水族箱的造型、材料、水处理系统、调温系统、充气系统和装饰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第十四章为人工鱼礁[2],介绍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造型设计、投放方法和效果评价。下篇的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二章是该课程在应用方面重点讲授的内容。

3.引入新成果和新模式

引进和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动态和成果等。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形成了一些新的养殖模式,为使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技术,需要将这些新成果和新模式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新成果包括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引入的重力无阀过滤器、泡沫分离器、压力过滤器、微滤机、生物过滤、自动投饵机及网箱自动升降系统等新设备。讲授这些新设备时,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设备,还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原理,进而创新改进这些设备。新模式包括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工厂化对虾养殖、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南北方接力式鲍鱼和海参养殖、工船平台养殖、家庭水族箱养殖和海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等。这些养殖模式是当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学习这些新型的养殖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养殖技术,从而提高学生从事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水产养殖工程学既讲授工程学原理,又讲授水产养殖模式。对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工程学原理是难点,笔者认为该课程应多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解这些难懂的工程学原理。水产养殖工程学讲授的内容正是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正在采用的养殖技术,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讲授普通流水工厂化养殖场的设计时,以当前正在使用的工厂化养殖场为例讲解,跟学生一起分别设计大菱鲆、鲟鱼、虹鳟和对虾的工厂化养殖场,并与学生探讨这些工厂化养殖场的盈利模式。讲授大水域筏式养殖工程的设计时,以海带和扇贝养殖为例来讲解筏式养殖模式,以鲍鱼和海参的养殖为例来讲解南北方接力式养殖模式,并分析其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和优缺点。另外,还可以通过到养殖场参观实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水产养殖工程学讲授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黄朝禧,赵凤歧.水产养殖工程学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5(1):93-96.

[2]黄朝禧.水产养殖工程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08-123,345-355.

[3]杜守恩.水产养殖工程技术[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18-33.

[4]杜守恩,赵芬芳,唐衍力.海水养殖场设计与施工技术[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15.

[5]曲克明,杜守恩.海水工厂化高效养殖体系构建工程技术[M].海洋出版社,2010:104-316.

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达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XDSJP2013008)资助。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