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3-14卢静石鹏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现状

卢静+石鹏

【摘 要】为了了解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发展状况,本研究利用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洒扫应对”各因子的得分要低于女生,且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的“洒扫应对”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学生干部的“洒扫应对”各因子得分要比其他学生高,绝大多数因子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除了“应对能力”外,七年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高于八年级,且差异显著;七年级各班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八年级在各个因子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在父母亲学历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父母亲的学历并没有明显的正比或反比的关系,父母亲为“大学”学历的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学历的要高。

【关键词】初中生 洒扫应对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28-04

一、问题的提出

“洒扫应对”出自朱熹的《〈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洒扫”指对学生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让学生从洒扫庭院开始体验劳动;“应对”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就是让未成年人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洒扫应对”教育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将世界推向文明、推向幸福的重要力量。对学生进行“洒扫应对”教育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更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同时,“洒扫应对”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洒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学会自尊,增强自信、增强体质,养成节约、孝顺习惯,培养责任心和感恩心……而“应对”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而且也是人际交往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学会了“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的技能和礼仪,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今的中学生绝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孩子的“洒扫应对”教育,造成不少中学生自立自理能力差,唯我独尊、目无法纪、为所欲为,不讲礼貌,不懂尊重、礼让他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等。可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洒扫应对”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设计出适合本校初中生的“洒扫应对”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教育对策,我们通过问卷对本校初中生的“洒扫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建政校区和琅东校区七、八年级15个班的学生669人(共施测714人,无效问卷45份),其中男生361人,女生308人;七年级388人,八年级281人。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行编制的《南宁十四中学生生活自理状况及文明礼仪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共134道题(其中,4道主观题,3道测谎题),包含6个内容量表:(1)洒扫态度;(2)洒扫能力;(3)洒扫行为;(4)应对态度;(5)应对能力;(6)应对行为。

(三)测试过程

本次调查提前将问卷导入“问卷星”调查网站,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自习课在电脑室让学生登录网站进行测试。主试为本课题研究者,施测时主试按要求朗读指导语,并回答学生在问卷填写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

(四)统计处理

测试的所有的数据均采用 spss17.0 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初中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差异情况,本研究使用 t 检验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

(二)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初中生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情况,本研究使用 t 检验对是否独生子女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三)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是否学生干部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洒扫应对”能力差异情况,本研究使用 t 检验对担任干部和不担任干部间学生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学生的“洒扫应对”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要高,除了“应对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差异极其显著。

(四)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年级间差异

为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差异情况,本研究使用 t 检验对七、八年级学生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除了“应对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级学生,且在“洒扫行为”上的差异显著,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应对行为”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五)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同一年级各班级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不同班别学生间的“洒扫应对”能力差异情况,本研究分别在七、八年级的班级间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除了“应对能力”这个因子之外,七年级各个班级在各个因子间的差异不显著;除了“洒扫行为”和“应对行为”之外,八年级各个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六)父亲学历对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影响

为了检测父亲的学历对于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影响,将父亲的学历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研究生”四个类别,并对这四个类别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6。

表6表明,从整体上看,学生的“洒扫应对”各因子的得分与父亲的学历并没有明显的正比或反比的关系,父亲为“大学”学历的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学历的要高。除了“洒扫态度”和“应对态度”之外,其余因子在父亲学历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七)母亲学历对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影响

为了检测母亲的学历对于初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影响,将母亲的学历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研究生”四个类别,并对这四个类别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7。

表7表明,从整体上看,学生的“洒扫应对”各因子的得分与母亲的学历并没有明显的正比或反比的关系,母亲为“大学”学历的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学历的要高。除了“洒扫态度”之外,其余因子在母亲学历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通过对本校学生“洒扫应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在本研究范围内可以看出:

(一)男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少于女生,除了“洒扫能力”因子外,其余因子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多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在成长过程中,初中阶段的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成长上具有较大的性别差异:男生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叛逆心和破坏性强,他们坐不住、玩心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无法像女生那样细心地完成一些家务活,他们不太愿意遵守规则,更易给人以丢三落四、不守规矩和不懂礼貌的感觉。相比之下,女生乖巧听话、认真心细、有责任心,接受信息能力强,而且她们的情绪比较于男生要稳定和理性,更善于执行照做和模仿,也更倾向于接受社会规则的制约,所以更能给人以较男生更强的自理能力和乖巧懂事讲礼貌的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的社会主流家庭生活观念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因为社会对于两性的性别角色要求有所区别,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对于女生的“洒扫应对”能力的要求相比于男生要高。在学校里,因为女生懂事、心细、更负责任,所以教师也更倾向于让女生来担任班干的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些活动让女生有了更多的提高自己的沟通、领导、组织和“洒扫应对”的能力。

(二)独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相比于非独生女子来说会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弱点,如独立性差、耐受挫折性差、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等。但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在“洒扫应对”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且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差异还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

这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洒扫应对”能力的培养,相比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且不少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多为再婚家庭或者非公务员非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再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存在愧疚感,对于孩子更多的是不理智的溺爱;而非公务员非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能生二孩的家庭经济实力不错,母亲多为全职妈妈,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反而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现在,国家开始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非独生子女的“洒扫应对”的能力培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新问题。

(三)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学生的“洒扫应对”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要高,除了“应对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差异极其显著。

在选择学生干部时,“洒扫应对”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和其他学生青睐并“委以重任”。而在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的学生也较其他学生更严格地要求自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接人待物上都尽可能地做好表率作用,而且作为学生干部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锻炼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所以,学生干部在“洒扫应对”各因子上的得分较其他学生要高是必然的。当然,这样正常的现象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应将锻炼的机会集中在少数学生干部身上,应创设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得以锻炼自我和展示自我。

(四)除了“应对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级学生,且在“洒扫行为”上的差异显著,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应对行为”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按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应有所提升,可为何七年级在“洒扫应对”绝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比八年级要高,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的的程度呢?这也许是因为刚刚进入初中,学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教育,关注孩子在进入初中后的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孩子能遵守学生的规章制度。而八年级学生的学业较七年级要重,无论是教师和家长都更倾向于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放松了对“洒扫应对”能力的要求。而且一年的初中生活已让八年级学生熟悉学校的生活,他们已不像刚入学时那么遵规守矩,所以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文明礼貌上的表现要稍弱一些。但八年级的学生接触的事物要比七年级的学生多,也更为成熟,所以在“应对能力”上的得分要比七年级的得分稍高。总的来说,八年级学生在“洒扫应对”各个因子上的得分要比七年级的低并非“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成绩,还应关注孩子的“洒扫应对”方面的培养。

(五)除了“应对能力”这个因子之外,七年级各个班级在各个因子间的差异不显著;除了“洒扫行为”和“应对行为”之外,八年级各个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由于实验学校实行平均分班的缘故,七年级各班级学生间的“洒扫应对”能力状况是平衡的。而“洒扫应对”状况在八年级各个班级间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班主任对于“洒扫应对”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和班级管理的不同所造成的。这同时也说明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培养。

(六)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在父母亲学历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父母亲的学历并没有明显的正比或反比的关系,父母亲为“大学”学历的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学历的要高。

这也许是因为初、高中学历的父母比较于大学学历的父母来说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没有那么理性和科学,而且初、高中学历的父母在生活中吃了没有文化的苦,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所以在教育上更偏重于子女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洒扫应对”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学历的父母由于高学历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为顺利,所以他们也同样更关注孩子的学习。

五、结论

通过对本校学生“洒扫应对”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男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少于女生,除了“洒扫能力”因子外,其余因子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多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独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三)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学生的“洒扫应对”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要高,除了“应对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达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差异极其显著。

(四)除了“应对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级学生,且在“洒扫行为”上的差异显著,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应对行为”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五)除了“应对能力”这个因子之外,七年级各个班级在各个因子间的差异不显著;除了“洒扫行为”和“应对行为”之外,八年级各个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在“洒扫态度”“应对态度”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六)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在父母亲学历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父母亲的学历并没有明显的正比或反比的关系,父母亲为“大学”学历的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比其它学历的要高。

【参考文献】

[1]朱杰人.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定华.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任务[J].中小学德育,2011(1)

[3]李小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6)

[4]涂爱荣.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

[5]刘欣欣.中学生生活技能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教育科学,2006,(2)

[6]张曼.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基于劳动技术教育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杨德尧.初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1998(12)

[8]杨敏.中学生活德育的现状关注及走向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2(7)

[9]许鹏程.学生自理能力弱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0(10)

[10]崔红.试论生活教育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11]冯艳琴.农村初中学生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2]余晓洁.初中学生生活技能现状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中学“洒扫应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以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为例》研究成果。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初中生现状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