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之大 高职之高

2016-03-13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技能型办学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武 跃

大学是天空、是海洋。大学是社会文明的摇篮,先进文化在这里聚集、生产和发扬;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类知识在这里交汇和碰撞;大学是时代精神引领者的聚集地,这里有大师引领的教师团队,也有正在成长的学生团队。大学胸怀宽广,包罗万象,求真、求善、求美,对学术而言它有不受约束的天地;对学子而言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大学自身而言,百川汇入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这里所说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院校。

一、大学之大何以为大

社会呼唤大学,大学需要大师。

(一)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大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吸引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的人才,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梅贻琦在这方面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他不是泛泛地议论大学要有名师,而是从办学目的出发,从实现办学目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出发进行具体实在的分析。他认为:“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而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就需要设备和教授。设备方面有钱就不难办到,“可是教授就难了。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后来梅贻琦又一再重申这种观点,“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

(二)大学之大在于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是大学之大的重要依据。

大学只有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者、不同学派的学者,才能氤氲出学术自由风气;只有激荡着学术自由的风气,才有不同思想的交锋和竞争、不同学术的探索和争鸣;只有不同思想的相互砥砺切磋,新学术、新文明才得以孵化、孕育,真理才能在与谬误的争论中脱颖而出。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大学之大在于文化

大学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为大学的基本定位。大学本身是学术性机构,但从人才培养的基本含义而言,大学最根本的定位仍然是一个文化机构。学术可以促进人们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但它可能并不能够完全保证人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化和提高,而学校与教育机构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正是这种成长方向与价值观的教育。这也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二、高职之高何以为其高

高职是高山,是大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以规模扩张、新校区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为主要内容的外延建设任务,开始转向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

(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研究、关注企业需要,研究技能型人才的产出规律。因为只有企业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以及这些员工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学校应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课程,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工作的内容来设计实训的流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立足区域,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要坚持以特色铸品牌的方针和策略,在专业设置、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追求特色,追求专业品牌化,强调实践与技能,致力于培养拥有一技之长、勇于创新的学生。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的必经之路。综观各职院之间以课题、试点专业、精品课程、实践创新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对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下大功夫,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多渠道引进海外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环境留住人才,用制度管好人才,促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力量等各自优势,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不断夯实产教融合的发展基础,优化、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环境。加大现有人才的国际交流力度,通过海外培训和研修、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等形式,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提高待遇,让高层次人才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三)高就业率是第一吸引力

就业乃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是否能保持高就业率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使高职生能学有所用,是全社会乃至每所高职院校亟待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格局是地方或行业的一线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体现学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服务”与“依托”的关系,要按照适应需求、条件可能、相对稳定、适度超前的原则设置高职的办学专业。要根据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必须从专业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既是对职业教育属性的根本肯定,又是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

高职的职责,并不单单是为特定的工作培养特定的技术工人,因此,高职教育是基于学生在充满变数的未来能获得成功,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综合知识,比如国学、哲学、语言和交际学等。大学也好,高职也罢,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二者紧密结合,不可有任何偏颇,俩手抓俩手都要硬,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是成功育人之道。

猜你喜欢

技能型办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