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述评

2016-03-1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关键词:海塘三江平原

张 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述评

张权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环境逐步由运河河网水系向三江水系转变,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人口的增长以及地方官员的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海塘以及闸、坝、堰、堤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是这一时期萧绍平原水利工程修建的重点,在修建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利工程

本文所讨论的萧绍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其前身为山会平原(在今绍兴市绍兴县)。三江闸建成之后,山会平原与萧山平原(在今杭州市萧山区)合并成为萧绍平原,其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绍兴市下辖的绍兴县和杭州市下辖的萧山区①明清时期萧山县隶属于绍兴府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萧山县于1959年划归杭州市管辖.。作为亚江南经济区域,萧绍平原的开发相对较早,其开发模式与杭嘉湖地区差异较大,与邻近的宁波地区也有所不同。明清两代,绍兴府(今浙江省绍兴市及杭州市萧山区)人口数量逐步达到顶峰,且多聚集在萧绍平原,人口密度极高。而萧绍平原的开发也逐渐从内陆转向沿海,在这一迁徙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水利问题,即改造和兴建水利工程。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的开展情况及特点作一论述,并对其水利事业兴盛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水利工程概况

萧绍平原南部和西部为稽北丘陵,东部为曹娥江,中部及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带,因此其地势大致为南高北低,背山面水。萧绍平原水系和气候并不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由于处于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且分布不均,更由于北面临海且地势低下,萧绍平原濒海地区的河流和农田经常遭受海水倒灌而导致盐碱化,每逢旱季或雨季极易造成灾害。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萧绍平原水利建设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修筑海塘,防止海潮侵袭,海水倒灌。明中前期,北部沿海海塘多为土塘。而在明中期之后,修建海塘技术愈加完善,海塘也屡有增修,并且海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萧绍平原的海塘由土塘逐渐更新为石塘,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海塘防御体系。二、修建坝闸堰以及小型水利工程,储蓄淡水。此类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在萧绍平原内陆,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三江闸防潮抗旱的压力。由于其成本较低,并且见效快,因此在明清时期成为萧绍平原水利事业的一大特色。

(一)北部沿海海塘的增修与维护

明代萧绍平原的海塘修建主要集中在中后期,相比较而言明前期修建海塘较少。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元璋派工部主事张杰在萧山主持修建海塘四十余里;“天顺七年,潮决。钱塘江岸及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乍浦、沥海二所,钱清诸场,命侍郎李颙修筑”①参见:李亨特. 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六:水利志三[M].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33;山阴县的后海塘“在府城北四十里,亘清风安昌两乡,实濒大海”①33,是萧绍平原抵御海潮的重要水利工程,“成化八年风潮大作,塘尽坏,山会萧滨海之民皆被患,有司议加修葺”①33;弘治年间(1488-1505年)会稽县的土塘改建为石塘,万历二年(1574年),白洋口塘损毁,知县徐贞明重新修筑。

清代政府对兴修水利十分重视,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其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解决水利建设问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大水冲決西江塘,次年总督姚启圣捐资补修患口数十处。俞卿在任绍兴知府时,主持修建的海塘规模最大。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秋,飓风大作,海塘尽毁,知府俞卿到任后“先丈午村、蔡家塘、马鞍山三患口,沿海三十余里,亦次第筑成。”①34事后俞卿在碑记中这样写道:“事有当为而不为者,因循废弛,贻数万人之害,丧数十倍之利,至数十年而不可救,山阴之海塘是也;有不可为而不得不为者,勉强拮据,尽心力为之,不避怒,不畏难,若有天焉,默相其成,俾民去其害,而更收其利,则山阴易石之海塘是也。”①34从上述记载足见当时修建海塘的必要性与工程的艰难程度。此后会稽知县张我观在俞卿的支持下,将本县土塘改建为石塘,共计2 300余丈。乾隆年间(1735-1799),知府永贵修建石塘,并督令山会萧三县知县修建本县石塘。乾隆十九年(1754年),绍兴知府兴德修建鱼鳞石塘,从此鱼鳞石塘始见于萧绍平原海塘工程。此后绍兴历任知府及下辖各县大都重视海塘建设,大部分隶属于三江闸水利工程体系,兹不详述。乾隆年间(1735-1799年),山阴知县刘晏、李以倓、李升阶、万以敦、乡绅高元隼;会稽知县曾省、彭元玮、沈坚,都曾先后主持修建石塘,修筑总长度有数千丈之多。清代绍兴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同时,非常重视海塘的维修监督和管理。各级官吏按时巡查海塘,并派专人看护维修。为此,设立江田,以江田的田租充作海塘修筑费用及看护人员的日常开支。“康熙二十九年大水,知府李铎增立二洞,其前五洞复置田二十九亩以资岁修,后为怒潮所激毁其西三洞,五十三年知府俞卿遵旧制修葺三洞,洞底拽巨石巩护,屹如金城。前后捐银五百两,五十四年六月告竣设闸夫四名,以司启闭,山阴三名,萧山一名。”②参见:李亨特. 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四:水利志三[M].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35.

明清以前,萧绍平原一带居民的活动范围大都限于平原内陆,河湖之滨。平原以北至杭州湾的大片盐碱地,因海潮侵袭及自身原因不宜种植农作物,随着明清时期海塘修治,海岸线不断北移,滨海平原不断扩大并得到较高程度的开发。至清末,萧绍平原北部沿海地区,遍地种植经济作物,且设立有多处盐场,至此萧绍平原海塘体系基本形成。

(二)闸、坝、堰、堤及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明清时期为解决农田灌溉及防洪蓄水等问题,萧绍平原上修筑了完备的塘闸坝堰水利设施。这类水利工程相对海塘规模较小,且耗费银钱较少,但对小区域农田灌溉,防潮抗旱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明万历间,知府萧良干既修三江闸,复于山西设闸,为三洞以杀上流水势,补三江之所不足。”②沿海的坝闸除定时启闭以便蓄泄以外,还可防止海水倒灌,保护内河淡水资源。

鉴湖湮废以后,水无所储,浦阳江上游之水向北流经临浦,向东直入麻溪,再向北流,最终进入西江。浦阳江上游水流量大,流经区域地势较低,因而每逢雨季山会萧三县必成泽国。为解决这一问题,绍兴在山阴西部建西江塘和茅山闸,在西小江南北两面建扁拖闸。扁拖闸位于府城北三十里。北闸三洞是由绍兴知府戴琥主持修建,他主张在山阴、新灶、拓林各置一闸,以泄浦阳江南岸之水,另在扁拖、甲莲各置一闸,以泄浦阳江北岸之水,最后在萧山县的盒山、山阴县的新河各修筑一闸,以泄湘湖和麻溪之水。这样按时启闭,旱则蓄水,涝则泄水,山会萧三县的农作物可保无虞。南闸五洞是由山阴知县张焕主持修建,他以为“山会萧之水,皆宗于玉山、扁拖二闸,旱则储之,以资灌溉;潦则决之,以防浸淫。然环郡之地,亘数百里,溪壑暴涨,岂能速退,故于径楼之区,倚玉山为固,增置水闸,以分泄玉山陡门之水。则三江之至拓林,患可除矣。复于扁拖故闸之南增至五洞,以泄小江南北暴涨。而三邑居民,亦可均受其利矣。”①参见:李亨特. 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四:水利志一[M].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39在三江闸修建之前,扁拖闸与玉山陡门闸共同调节萧绍平原的水利灌溉。随后戴琥筑麻溪坝,横亘麻溪南北,浦阳江之水再不流入麻溪,不仅坝内之田免于水患,而且萧山北部也尽成膏腴。然而,麻溪坝外天乐乡四都之田仍有隐患。于是在明成化九年(1473年),绍兴知府戴琥修筑茅山闸。此闸既成,麻溪坝随即失去作用,天乐乡水患比以往更为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山扁拖二闸只能暂时遏制浦阳江上游来水,年久失修不免再次决堤,洪水泛滥成灾。“昔之贤守置玉山扁拖二闸,以泄其水。水潦甚昌,又设策决捍海塘,岸数道以疏其流,其为水虑悉矣。然二闸之口,石硖如亹,水却行自瀦出,田亦淹没,其功未全也。”①25此时萧绍平原就需要更大的水利工程,内泻江水,外遏潮患。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上任伊始,就积极奔走各地,勘察水务。经实地勘察,最终决定在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三江汇合入海之口,修建大闸。大闸共修建28洞并以天上28星宿之名命之,故名“三江应宿闸”。三江闸共耗时六个月完成,第二年三月,又建成三江塘,同时在三江塘和三江闸之内又建汤楼、撞塘和平水几个小闸,以削弱水势。三江应宿闸及其配套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山会萧三县之地几乎再无水患灾害,农业生产得到保障。

此后三江闸在明代经历两次大修,入清以后三江闸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及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行三次大修,对保障和维持大闸的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康熙二十一年修闸后,山阴县学者程鸣九将修建三江闸的相关文献,收录辑成《三江闸务全书》②该书收录于马宁主编的《中国水利志丛刊》第48册. 参见:马宁. 中国水利志丛刊[M]. 扬州:广陵书社,2006.,是研究三江闸的重要史料。

二、水利事业的特点

明清时期,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陆续修建,萧绍平原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水利工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萧绍平原的水利事业兴起于汉代,到明清时期该地区水利格局与水网体系基本形成。首先,这一水利体系是以湖泊、河网、海塘三者为主的水环境逐渐发展演变形成。汉代以来,萧绍平原鉴湖水利工程的修筑完成,使其内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鉴湖水系,鉴湖以及与其相似的人工湖泊灌溉水利工程,共同主导萧绍平原的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事业;到了宋元时期,鉴湖等大型人工水利工程相继被垦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地区水利格局,形成运河河网水系;明代修建完成三江闸水利工程,彻底阻断了大海与内河的联系,使该地区形成独立的三江水利体系,奠定了明清直至现代萧绍平原水利的基本格局。其次,萧绍平原的水利体系还表现在除大型水利工程外,其周围则有一系列的配套工程,使其物尽其用。以三江闸为例,在其修筑完成之后,汤绍恩又主持将古鉴湖东塘、南塘及其相关堰、闸改为水浒,萧绍平原东西横亘百里,皆成通衢,既利于防洪抗旱,又便于交通运输。万历二年(1574年),山阴知县徐贞明在三江闸附近修筑白洋口塘堤,防御海潮。万历年间,绍兴知府萧良干复建山西小闸与三江大闸共同启闭,以泄江水。经过多年修筑,形成了以三江闸为中心的水利工程体系。

第二、明清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中,由中央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较少,而由中央政府参与,地方政府和民间乡绅组织筹款兴建的小规模水利工程,则为数不少。明清时期包括三江闸等大型水利工程在内,由府州县长官、地方势力组织修筑的水利工程,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工程的规模上看多为一县两县甚至一乡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跨县的水利工程尚屈指可数,跨州郡的水利工程更是鲜有。以三江闸为例,自嘉靖十六年( 1537年)建成后,明代历经两次大修。万历十二年(1584年)绍兴知府萧良干经实地勘察,上报获准后主持维修三江闸,耗银一千三百多两。崇祯六年(1633年),时任翰林的会稽人余煌丁忧在家,此次三江闸大修由他倡议,经费靠民间捐资和田亩加赋来解决。清代三江闸经历三次大修,分别由福建总督姚启圣(会稽人),绍兴知府吴三畏、周仲墀来主持维修,除姚启圣申请国库拨款外,其余两次均系地方政府自行筹款。至此,明清两代三江闸共经历五次维修,其主持人或为知府或为绍兴籍官员,其中仅有一次是由中央政府拨款,其余至多由省一级地方政府拨款维修。三江闸的维修规模、经费筹措和人工物料所需尚且如此,萧绍平原其它水利工程的情况不言自明。

明清时期,为适应水环境的变迁,萧绍平原一大批新的水利工程被修筑,但是一些旧的水利工程处在被废弃的边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湘湖。自北宋创建至民国时期已历八百余年,这期间围绕湘湖的存废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民国时湘湖的水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经过明清两代的垦殖,湘湖的面积一再减小。尤其清代,“当清出湖里孙上下两庄占户一百有九,计瓦屋三十间,草舍三间。窑里庄占户五十,计瓦屋六十九间,草舍六间,窑所两座。闵家庄占户四,计瓦屋十九间。金家庄占户一。罗家坞庄占户八。徐家坞占户十七。石岩庄占户十二。定山庄占户七。杨家湾占户三。山前庄占户四。汪家汇占户二。汇上庄占户十。湖头庄占户十二。东汪庄占户三。青山庄占户二十一。湫上庄占户二十九。居山庄占户十六。经府县迭次详禀,以居民搭盖房屋并窑座处所,系沿湖一带山零地角与湖身贮水之处,并无妨碍,且系该地居民积祖相承,不知始于何年何代。合词吁请,无庸拆毁,划复刘藩司复批。饬设法永禁,酌议征租,又经清安两邑令详准,免除升佃,以杜借口输租效尤续占之弊。嗣钦奉谕旨,自后但许居住岸上,不得占垦湖身,有碍水利。”①参见:周易藻. 萧山湘湖志:卷一[M]. 民国十六年铅印本.28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田亩税收,对非法侵占湘湖的行为,并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而是对既有侵占事实予以默认。至民国时,湘湖面积进一步缩减:“今则上湘湖定山西北及东汪、黄竹塘间一带湖中涨地照此次测量之数计之,已有三千一百三十亩之多,占湖面七分之一。且此次测量之时适当霪雨之后,湖水平面较坝顶仅低五寸有奇,若水位略降,其淤出之地亩尚不止此。此外,全湖虽尽在水底,其水深之量仅自数寸以至二、三、四尺不等,其间有深至十余尺者,系湖滨窑户历年挖土使然,实非湖之本体也。”①31明清时期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对土地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萧绍平原湖泊的垦殖,但是为了灌溉新开垦的土地以及防止其受水旱灾害侵扰,又必须修建新的水利工程。通过考察水利工程的兴废过程,可以理解人、地、水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并且还要养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须保持上述三者之间的平衡;然而,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现有的土地已不足以养活这些人口,必然会迫使人类开垦新的土地,这也导致了人、地、水之间关系的失调,当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迫使人类再次做出调整,缓解人与其余两者的关系,使这三者重新达到平衡。

三、水利事业发达的原因

萧绍平原水利事业是伴随着自然灾害、农田灌溉、人口压力而兴起的。具体而言,这一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

萧绍平原的气候属于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春秋温暖,冬季虽冷但并非严寒。绍兴“历史上水灾主要发生于五月份起到九月份为止的5个月中,其中五月和八月,是水灾最频繁的月份。”[1]68每年春夏之交,必有梅雨。梅雨过多是造成萧绍平原水灾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旱灾害不断,“职乡浙江杭、嘉、湖、宁、绍、台、严七府,自先年七月二十三等日,龙门海啸,风雨飙至,波浪翻空,飘瓦飞砖,拔木掩栋,势若千军之沓至,声如万鼓之齐鸣,火光烛天,凡七昼夜。沿海居民及低洼近水之处,男女老幼淹没漂流,总计十余万。……海塘尽溃,一望洪流,舟航遍乎陆地,鱼鳖游于人家。米价腾贵,奸民乘间为盗,父老皆云二百余年未有之变”[2]。顾炎武对绍兴水利曾总结道:“按诸乡之田(一都至二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凡二十二都),其地卑,土泥淖,其水锺聚,不患其不蓄,而患其所以洩之者有弗时也;山乡之田(二十一都至三十都,凡八都),其地高,其土沙砾,其水涌,不患其不泄,而患其所以蓄之者有弗豫也。山乡东南又有范洋之湖(二十四都),为众山之堑,霪雨浃旬,洪水泛溢,所谓内涨也。内涨不泄,遂成积患,故涨于内者,求所以泄之而已。诸乡东北,又有纂风之镇(三十三都),为大海之滨,飓风时作,巨涛啮汰,所谓外涨也。外涨不防,遂成坍江,故涨于外者,求所以防之而已。一县之水,其利害大略如此。”[3]严重的自然灾害,促使明清政府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农田灌溉也需要建设大量的水利工程,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绍兴属邑八,惟山阴、会稽、萧山土田最下,苦于潦,守此者尝设玉山堰、扁拖两闸以泄之,潦甚则暂决,海增以疏之,然两闸口狭甚,水至此则却行,汎浸数百里,决海塘则激湍猛悍,并大为田患。”①王元臣.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二:水利志[M]. 康熙二十二年刻本,5.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人口增长迎来新的高峰,众多的劳动力有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也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需求。据万历《绍兴府志》的记载,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绍兴全府共有165 678户,总计575 651人;会稽县有18 608户,成丁人口62 004人;山阴县有29 142户,成丁人口115 490人[4]。但是当时户政紊乱,遗报漏报人数甚大。按照徐渭的估计,山、会两县人口至少有70万之多②徐渭《青藤书屋文集》卷十八《户口论》:“今按籍口六万二千有奇,不丁不籍,奚啻三倍之.” 因徐渭是万历《绍兴府志》撰写人之一,笔者认为其对绍兴人口的估计较为可靠.。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显然当时的耕地是无法保证其粮食需求的。明代山阴人祁彪佳曾论及人口问题:“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即以山阴一县计之,田止六十二万馀亩,民庶之稠,何止一百二十四万。以二人食一亩之粟,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5]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的《广志绎》中这样写道:“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如山阴、会稽、余姚,生齿繁多,本处室庐田土,半不足供,其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次者兴贩为商贾,故都门西南一隅,三邑人盖栉而比矣。”[6]266-267“宁绍盛科名逢掖,其戚里善借为外瑩,又傭書舞文,競贾贩锥刀之利,人大半食於外;”[6]263入清以后人口继续增长,“若按万历、康熙二代,以会稽县人口约为山阴县一半的标准合计,则当时绍兴人口总数已超过150万。”[1]89此时山、会、萧三县乃至绍兴人口已经发展到明清时期历史的顶峰。

(三)地方官员对水利事业的支持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事业得到地方政府的极大重视。自汉代以来守斯土者,名宦辈出,多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而为后世称颂。由于水利对于绍兴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它往往会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地方官需要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水利工程本身是由政府发动并组织百姓,有计划有目的的群体劳动,需要治水官员达到诸多要求。首先,地方官对于本地水情、地理状况以及水利工程各项事宜有所了解。其次,治水官员须有不顾个人荣辱、不计较得失、不畏艰辛的坚韧意志。最后,组织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须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地方官员对水利工程的态度及其个人能力深刻影响着本地区的水利工程的进展。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治水官员,为萧绍平原的水利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明代绍兴知府戴琥在天乐乡修筑土坝,使山、会、萧三县之患稍减。而后戴琥根据以往萧绍平原的治水经验制定了山会水则,这一水则一共用了将近六十年,直到三江闸建成方才停用。嘉靖年间,绍兴知府汤绍恩上任伊始便到实地考察研究经细致勘查后他认为“山阴、会稽、萧山三邑之水汇三江口入海。潮汐日至,拥沙积如邱陵。遇霪潦,则水阻沙不能骤洩,良田尽成巨浸。当事者不得已决塘以洩之。塘决则忧旱,岁苦修筑”[7]7212。他遍察水道,最终决定在三江口建闸,历时不足九月,三江闸告成,三县之田得以保全,萧绍平原水利体系初步形成。“吴郡三江应宿闸,旱有蓄潦有泄,启闭有则。山会萧之田去污莱而成膏壤者,富顺汤公赐也。”[8]清代绍兴籍名宦姚启圣,非常关心家乡水利建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捐资修筑西江塘,“先是江塘大溃,督抚亲勘。檄道府山会萧山三县,躬诸塘所估计工费,议以西江塘虽在萧山,利害实关三县。历来山会原有协济之例,今工费约万二千金,萧山独任其半,山、会合任其半,萧山任筑诸暨,愤王家池潭头闻家堰一带,大患缺处。山会分筑周老堰方家塘孙家埭上南一带,自去年十月动工,至是年春尚未竣事,福建总督会稽姚公启圣自任捐资筑塘,移文督抚停止三县捐输,将已经用过工费算还民嶪,命其弟通判姚起凤躬亲督筑。”①(清)李亨特. 乾隆绍兴府志:卷十五:水利志二[M].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21.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飓风大作,海塘尽毁。知府俞卿到任后,亲赴灾区组织当地群众,修筑沿海塘堤三十余里,后世称“余公塘”。陈绂在《余公塘纪事略》中说道:“盖公之事比之,于古人其难十倍,人情浇薄怨易兴,一难也。马公所障者湖水耳,今公则大海之潮,湖止三十六源,而潮之冲突千里,二难也。汤公建闸,银课之田亩,役槩之丁夫,然其费不满万金,今则五倍于昔而工皆僦募,三难也。今国家裁抑浮费,而方面大臣皆耆老重德,不乐有更张,非公精诚信于各宪,不能呼而輒应,四难也。俭民驾言绍述以起范公孝思,惟公百折不回,固排群议而从之,五难也。非常之原黎民所俱,今辰巳二年之间,塘再成而再圮,人人倦且怯,虽有盛气热肠却束手诿于天数,而公独卓立不顾,六难也。公了工庀石,而邻郡亦以塘舆火役控于诸壹,以羽檄征越之,石舆匠人非公调济得宜则势将坐绌,七难也。公负此七难以成百世之大利。”②(清)李亨特. 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六:水利志三[M].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37.这些地方官员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是萧绍平原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

总之,明清时期萧绍平原上的人、地、水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了该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地方乡绅也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掀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最终形成三江水利体系,为萧绍平原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陈桥驿,颜越虎. 绍兴简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计六奇. 明季北略[M]. 北京:中华书局,1984:97.

[3]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M]. 上海:上海书店,1985:45.

[4] 萧良干,张元忭. 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五:田赋志二[M]. 万历三年影印本.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50.

[5] 祁彪佳.《节食议》[C]//祁彪佳. 祁彪佳集:卷六. 北京:中华书局,1960:116.

[6] 王士性. 五岳游草、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M]. 北京:中华书局,2006:266-267.

[7] 张廷玉. 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7212.

[8] 俞卿. 康熙绍兴府志:卷十七:水利志二[M]. 康熙五十八年刊本.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45.

(编辑:朱青海)

Review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Xiaoshan-Shaoxing Pla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ANG Quan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China 310028)

This paper chief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Xiaoshan-Shaoxing pla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t that time,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plain was transformed gradually from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system to the Sanjiang system. In this process,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Due to th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support of local officials as well as other reasons,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is region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ll-siz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like seawalls,water brakes,dams,weirs and dykes acts as the core of this period. The paper reveals the some unique features in the coursr of such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this area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gricultur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lain of Xiaoshan-Shaox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K29

A

1674-3555(2016)01-0096-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1.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5-09-20

张权(1987- ),男,山西榆次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史

猜你喜欢

海塘三江平原
那一片平原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三江并流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