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

2016-03-13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中心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2期
关键词:活动量活动区设置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中心幼儿园 连 雪

区域活动以其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起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注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缺乏对区域设置理念的全方位理解

区域活动这一模式,幼儿教师更多是通过参观学习吸取的别园的模式,看到别人开展的效果挺好的,于是,自己也照着设置各种区域,提供相应的玩具材料,较少系统地思考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它?往往是较肤浅地学习他人的表面形式,别人设置了这样的区域活动,看起来挺不错的,于是自己也照着做一做,这样常常导致表面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回事,其实难于从区域的规划设置、运用中的指导等方面达到所制定的目标。教师如果没有科学正确理念的支持,不能相信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仅有一个开放的空间设计,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任何的改革都必须根植于理念,因为实践是理念的鄣显。我们认为在把握区域活动理念方面,老师们还有待进一步全面学习提高。

二、区域环境设置没有全面考虑必要的规则

大部分幼儿园区域的设置都是凭借教师认为幼儿会感兴趣哪些内容以及教师开展主题网络教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大部分都设有表演区、美工区、图书区、娃娃家、益智区等常见的几个区域,但教师们都忽略了区域环境设置的必要原则。在创设过程中教师较少的关注游戏的高低活动量、难易程度、集体与个别、一定的昌险度、干预与隐退等方面的平衡。

三、教师对于自身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把握困难

很多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常感到困惑,除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索外,究竟自己该做些什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有些幼儿园老师仍旧以主导的形式进行,在区域活动时间内将幼儿分开成若干组,然后一组一组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使区域活动变成了分组活动,完完全全地失去以幼儿为中心的精神。有的教师又太在乎幼儿的认知,过度的引导,忽略了幼儿的自我学习,甚至为了自己的引导而打断幼儿,反而让幼儿产生逃避之心。有的教师又走向了“放牛吃草”的极端,觉得幼儿自己玩就行了,教师只要管管不出什么安全事故就可以了,并未更多观察幼儿,凡是种种,都体现了教师对区域活动中自己角色把握得不够准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求对策,谋取平衡点。

一、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把握区域活动的意义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得知:由于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选择某项活动和按照某种方式开展活动就与幼儿的游戏兴趣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各个活动区的教育作用的发挥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前提条件的。因此作为幼儿园,不仅要知道应该为幼儿创设哪些活动区以及个活动区蕴含哪些主要目标,还要知道幼儿是通过何种途径参与活动区,通过哪些具体方式完成发展目标的。

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就要掌握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理念,必须较系统地了解有关的理念,根据科学合理的环境创设原则开展适宜幼儿的活动区,切实观察、把握幼儿游戏材料的适宜情况、适时参与、有效的指导游戏,协助幼儿更好的掌握活动目标,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活动区的意义:在于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式游戏,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确立了这样的理念才能使区域活动的设置成为“有源之水”。教师在运用活动区,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相信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二、遵循区域设置的必要性规则,满足不同需求

(一)色彩谐调搭配

众所周知暖色调会使人兴奋,而冷色调则反之,幼儿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受色彩左右,我们应视各区域性质不同而选择色彩。

(二)难易及活动量高低的平衡

为年龄较小幼儿所提供的环境应较单纯,接受较快,年龄较大的幼儿应增加环境的复杂性。功能过于单纯或复杂都不利于幼儿学习动机的引发和注意力的维持。环境同时也必须提供平衡高低活动量的器材与空间。高活动量,必须有大肌肉运动的空间,如我园设置的攀爬网、车区,低活动量如图书室、公共拼插区等小肌肉运动环境。

(三)干预与隐退、个别与集体的配合

在所设置的区域中,既要关照幼儿与同伴一起协作的集体活动区域,如娃娃家、积木区等,还要有相对独立私密的小空间。所谓干预与隐退,指室内外的人、物、声音,需要有能与群体分享、具有刺激性环境也要能避开刺激的环境,如我园大班图书、棋类区的设置采用隔断隔开设计,这样幼儿会少受外界干扰,增进专心,当幼儿想独自呆一会儿时,有设有秘密小屋,能让他有隐退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如此丰富的环境中满足不同幼儿需要,避免某些拒绝学习、焦虑等情绪的出现。

三、把握区域指导策略,有效促进发展

(一)区域活动前

区域活动前,要明确主题,使幼儿对活动的布局、分工以及活动的顺序做到心中有数。主题可以是孩子自己商量的,也可以是师幼共同讨论决定的,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教师则要为幼儿准备主题所需要的半成品材料及工具等。

(二)区域活动中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活动进行观察,在了解幼儿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引导方向,设置渐进性、建设性的问题,自然地进行随机教育,恰到好处地点拨,进行整体指导。

(三)区域活动后

游戏结束后,可请幼儿自己点评,如让幼儿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搭的时候克服了什么困难,既满足了幼儿表现的欲望、增强了信心,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是教师引导下的群体评价,则要善于捕捉对大多数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点评,提升评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有意识的进行评价记录,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

总之,开展区域活动,有利培养完整幼儿,又有利于与课程主题相呼应提供整合性的学习经验,实现幼儿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能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一定能探索出符合本园实际的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区域活动模式。

猜你喜欢

活动量活动区设置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北京地区泌乳母牛活动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童年活动量大 运动习惯保持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奶牛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研究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