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芝兰教授针灸治疗癫痫经验撷菁

2016-03-09张珊珊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池督脉癫痫

张珊珊,王 伟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中山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胡芝兰教授针灸治疗癫痫经验撷菁

张珊珊1,王 伟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中山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癫痫;针灸疗法;胡芝兰;经验总结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过度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行为混乱,常反复发作。其发病率由于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的差异,难于做出准确估计,欧美国家约为0.2%~0.7%,我国约为0.5%;男性发病较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为1.7∶1[1]。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属于中医学“痫证”的范畴。胡芝兰教授临床工作40余年,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术精湛,擅长针灸,精通方药,对于癫痫的治疗也是颇有心得。笔者曾有幸随胡教授门诊数月,其治疗癫痫的疗效显著,现特撷其精要,归纳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

癫痫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隐原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癫痫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密切相关。继发性癫痫见于脑部病变和代谢疾病等多种疾病。如脑先天性疾病、脑外伤、脑部感染等。原发性癫痫可无明显病理改变,脑内常可见海马角硬化,严重时病变向前延到海马沟部和杏仁核基底部。继发性癫痫的病理改变与相关的原发病变有关。

癫痫在中医属神志病,其病位在脑。胡教授认为因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有广泛的经络联系,故针灸治疗选穴以脑及其相联系的经络穴位为主;癫痫的发生与七情失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和卒受惊恐等引起肝、脾二脏功能失调导致的痰蒙心窍有关,故针灸治疗以调理肝脾、祛痰开窍为原则。

2 穴位选取

2.1 特色取穴鸠尾配腰奇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本穴是任脉络穴,亦为膏之原,具有镇静豁痰之功,善治癫狂痫。《席弘赋》言“鸠尾能治五般痫”,《胜玉歌》载“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腰奇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腰奇为经外奇穴,亦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是督、任、冲三脉交会部位。“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甲乙经》卷二第二),“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系风府,入属于脑”(《难经·二十八难》),因其三脉交会脊里正是腰奇所在部位,故腰奇是治疗癫痫的经验效穴。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腰奇通于督脉,任督两脉在上会聚于脑,脏腑精气由任脉入目而居于脑,后出项中(风府)又注之于督脉,督脉统领一身之阳,任脉统领一身之阴。鸠尾与腰奇相配,使元阳元阴之气上濡于脑,阴升阳降,阴阳交合,补益脑髓而为脑神之用。

2.2 远道取穴调理肝脾调理肝脾胡教授选用脾俞、肝俞、中脘、合谷、太冲、丰隆六穴。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是脾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有补益脾气的功效;中脘为胃之募穴,是胃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有调理脾胃之功效,与脾俞相配,为表里经俞募配穴法,共奏补固后天之本的作用。肝俞为肝之背俞穴,是肝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有疏肝养肝之功效;合谷与太冲是经典的开四关的配穴法,可祛风开窍、镇静安神,是治疗神志疾病常用穴位,与肝俞配伍,行疏肝养血、安神定治之功。丰隆为胃经上的络穴,是祛痰之要穴,治痰蒙清窍之病症每多用之。此六穴合用,达疏肝理脾、开窍安神之功效。

2.3 局部取穴直达病所癫痫的发病部位为脑,病机为大脑功能失常,故胡教授选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等在头部的穴位以直达病所、消除病症。四神聪是经外奇穴,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有四穴,《太平圣惠方》载“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是治疗神志疾病的验穴,现代有研究表明癫痫患者异常脑电波发出部位是枕大神经分布区,如大发作患者有1/3的异常脑电波是四神聪所在处,用四神聪治疗大发作效果最好[2];百会穴位居巅顶部,为督脉经穴,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可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且与脑密切联系,亦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风池为胆经穴位,是头部祛风要穴,可调节头颈部血液循环,改善头部供血。有试验研究显示,针风池、百会能使癫痫大鼠海马结构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明显下降,从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3]。

3 针刺方法

鸠尾针刺方法:向下斜刺1寸,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取针。鸠尾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7寸,其深部为肝脏,后上方为心脏,针刺时如果进针深度或角度不当,或留针时患者不慎扭动针体,可能会伤及上述内脏。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4]中对鸠尾穴针刺角度和深度的描述为:向下斜刺0.5~1寸。腰奇穴针刺方法:嘱患者俯卧床上,按法取穴,将皮肤用手提起,斜向上刺2寸,然后大幅度捻转,使患者自感酸麻感向上扩散至后头部后取针。肝俞、脾俞位于背部膀胱经上距正中线左右各1.5寸,其下深层有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肌肉丰厚,相对安全,针刺方法:向外斜刺1.5寸,行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得气后取针。中脘、合谷、太冲、丰隆、百会、四神聪、风池,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均留针30 min。其中穴位有双穴者均取双侧穴位。电针在左右神聪与风池穴各接一对,调为疏密波,时间20 min,电流大小以患者能接受为度。电针是现代针刺技术,疏密波有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的功效,电针四神聪与风池能增强穴位祛风开窍、安神定志之功,改善脑功能。针刺疗程:隔一天针灸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长短视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而定,一般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不发者可停止,病情严重可适当延长疗程。

其中鸠尾、腰奇、肝俞、脾俞针刺得气不留针,中脘、合谷、太冲、丰隆、百会、四神聪、风池,得气后均留针。主要考虑到仰卧位取穴比俯卧位取穴多且患者仰卧位相对于俯卧位舒适,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此种不留针与长留针的方法相配合,避免了因体位的原因而舍弃一些疗效甚佳的穴位,提高了针刺治疗癫痫的疗效。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15岁,2016年3月21日就诊。主述:癫痫反复发作6年余,加重两月。患者9岁时因高热惊风后开始出现癫痫发作,起初为突然的意识丧失,行走停止或讲话停止,一般几秒内可恢复,一日可发数次,诊断为“癫痫小发作”。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不佳,逐渐发展为夜晚突发抽搐,手舞足蹈,偶吐白沫,发作持续几分钟,醒后不自知,患者白天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患者曾就诊于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其母担心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不高和后遗症,未同意手术治疗,遂带患儿来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就诊。现患儿每月夜发癫痫10~15次不等,面色稍白,精神不佳,胃纳不佳,舌淡苔白,脉滑缓。诊断:癫痫,局限性发作。取穴:鸠尾、腰奇、肝俞(双)、脾俞(双),针刺得气后不留针;中脘、合谷(双)、太冲(双)、丰隆(双)、百会、四神聪、风池(双)、照海(双),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电针双侧四神聪与风池20 min。由于患者常于夜间发作,遂加取双侧照海穴。患者每周治疗3次,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的第2个月患者夜发3次,治疗第3个月患者夜发1次,精神转佳,食欲尚可。后继续巩固治疗1个月,期间未发。半年后随访,患者半年内失神发作仅2次,余皆正常。

5 结语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约75%的患者通过常规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约25%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不能控制复发,成为难治性癫痫。全国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至少有150万人以上[5]。针灸的介入治疗,不仅能从很大程度上治疗及控制癫痫发作,而且能明显地减少抗癫痫药副作用或是减少其剂量,亦为治疗难治性癫痫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胡教授40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使其对治疗癫痫有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使针灸治疗癫痫得到扩展与肯定。

[1]JWAS Sander.The epidemiology of the epilepsies:future directions[J].Epilepsia,1997,38(5):614-618.

[2]郑祖艳,贺鑫.头穴电针治疗癫痫4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0,10(1):53-54.

[3]杨帆,徐国龙,王频,等.电针对癫痫大鼠cAMP,cGMP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科技,2002,9(4):199-200.

[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4.

[5]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7.

(编辑 刘 强)

R742.1

B

2095-4441(2016)04-0037-02

2016-11-09

猜你喜欢

风池督脉癫痫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墨风池诗词选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