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史》里的“徇”字

2016-03-09龚梦川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华书局

龚梦川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金史》里的“徇”字

龚梦川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历朝历代的史书,都被后人作为探知了解一朝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重要依据,《金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记录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重要史籍。本文通过对《金史》中的“徇”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用法的辨析,加深了对历史记载中所发生事件的了解。

关键词:金史;徇;辨析

《金史》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史书。女真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灭辽,臣服了西夏,建立了与宋南北对峙的金朝。 初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后迁都燕京(今北京)。辖境北至外兴安岭上的火鲁火瞳谋克,东临海,西以“界壕”与蒙古为邻,南达运河,与宋并立。金以今天的北京为中心,在北方统治了近一百二十年(公元1115年~1234年),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

《金史》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在《本纪第十四·宣宗》(宣宗为第八帝,完颜珣)中叙述当时蒙古元兵对金的进攻时,常用的有“攻”、“围”、“收”、“下”、“平”,例如:

(1)贞祐四年正月庚午,“大元兵收曹州。”①

(2)贞祐四年二月甲申朔,“大元兵围太原。……己亥,大元兵攻下霍山诸隘。”②

(3)贞祐四年八月丙子,“大元兵攻延安。”③

(4)贞祐四年十二月壬申,“大元兵进自代州神仙横城及平定承天镇诸隘,攻太原府。”④

(5)兴定元年十一月丙戌,“大元兵收山东滨、棣、博三州,己丑,下淄州。庚寅,下沂州。”⑤

(6)兴定元年十二月庚戌,“大元兵平益都府。……辛酉,下密州,节度使完颜?死之。”⑥

而在有的地方使用了“徇”,且只用于对元兵军事行动的叙述.其中比较特别的几处列如下:

(7)贞祐元年十一月癸未,“大元兵徇观州,刺史高守约死之。又徇河间府、沧州。”⑦

(8)贞祐二年正月辛未,“大元兵徇彰德府,知府事黄掴九住死之。”⑧

(9)贞祐二年正月乙未,“大元兵徇怀州,沁南军节度使宋扆死之。”⑨

(10)贞祐二年冬十月丁酉,“大元兵徇顺州,劝农使王晦死之。”⑩

(11)贞祐二年十二月乙卯,“大元兵徇懿州,节度使高闾山死之。”11

(12)贞祐三年十一月庚辰,“ 大元兵徇彰德府,知府陀满斜烈死之。”12

(13)兴定二年五月己亥,“大元兵徇锦州,元帅刘仲亨死之。”13

(14)兴定二年九月戊子,“大元兵徇汾州,节度使兀颜讹出虎死之。”14

(15)兴定四年五月丙辰,“大元兵徇兖州,泰定军节度使兀颜畏可死之。”15

初看,会以为这个“徇”是巡逻、巡视的意思,但句子后半还提到,元兵“徇”过之处,守城的官员、将领都被杀了,而且在描述宋和西夏对金的进攻时,常用“攻”、“围”,有时还用“侵”、“犯”,却没有使用过“徇”字。那么,这个“徇”在这里就一定不止是巡逻、巡视那么简单了。

《金史》中在记载宋对金的进攻时有以下一些叙述:

(16)兴定元年五月癸巳,“宋人攻颖州,焚掠而去。”戊戌,“送人取涟水县。”16

(17)兴定元年秋七月辛巳,“宋人围泗州。壬午,围灵璧县。……乙酉,宋人袭破东海县。”17

(18)兴定二年癸卯,“宋人侵青口,行疏密院遣兵败之。”18

而《金史》中在叙述西夏对金的进攻时,则是常用“犯”这样带有贬义的词,例如:

(19)兴定元年秋七月甲辰,“夏人犯黄鹤岔,官军败之。”19

(20)兴定元年九月戊寅,“夏人犯绥德之克戎寨,都统罗世晖逆击,却之。”20

(21)兴定二年秋七月辛未,“夏人犯龛谷,提控夹谷瑞及其副赵防击走之。”21

(22)兴定三年闰三月戊午,“夏人破葭州之通秦砦,刺史纥石烈王家奴战没。”22

那么,为何在叙述元兵进攻时特别使用“徇”?“徇”在此处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何同样是对金的进攻,元兵和宋及西夏却使用了不同类别的词?

从上面用“徇”的例子可以看出,凡元兵所“徇”之城,守城的官员、将领最后均被处死。可见,“徇”表现了攻城的蒙古兵的凶猛,但另一方面,“徇”字用在这里,是否还有别的特别的含义呢?

《说文·人部》中:“侚,疾也。从人,旬声。”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人部》:“疾也。《五帝本纪》:黄帝幼而侚齐。裴駰曰:侚疾,齐速也。《素问》上古天眞论:黄帝幼而侚齐,长而敦敏。王注:侚,疾也。按:侚今本譌作徇。司马贞乃云未见所出矣。《释言》:宣,徇,徧也。徇本又作侚。《墨子》年踰五十,则聪明思虑不徇通矣。徇亦当作侚。《史记》侚齐,《大戴礼》作叡齐,亦作慧齐。从人旬声。辞闰切。〖十二部〗。”23

按照这里的说法,后来使用的“徇”,是“侚”的讹用。

再翻看《汉语大字典》中,人部, 6画:

侚 (一)

1《广韵》辞闰切,去稕邪。真部。

疾速。《说文·人部》:“侚,疾也。”王筠句读:“《书·泰誓》:‘王乃徇师而誓。’傅曰:‘徇,循也’。正义曰:‘《说文》云:徇,疾也;循,行也。徇是疾行之意,故以徇为循。’《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幼而徇齐。’裴驷曰:‘徇,疾;齐,速也。’案:竝当作侚。《释言》:‘宣,徇,徧也。’《释文》:‘徇,本又作侚。’是也。”

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广韵·稕韵》:“侚,以身从物。”《正字通·人部》:“侚,与殉通。《书·伊训》:‘侚于货色。’《檀弓》:‘死者用生者之器,不殆于用侚乎哉?’石经并用‘殉’。”《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弟子尝欲齐戒不煞,迫以身侚物,不获从志。”

2《集韵》须闰切,去稕心。

远。《集韵·稕韵》:“侚,远也。”

(二)《集韵》松伦切,平谆邪。

使。《集韵·谆韵》:“徇,使也。或作侚。”

向众宣示。《集韵·谆韵》:“徇,徧示。或作侚。”

既然“徇”本来作“侚”,那么在《金史》中出现的“徇”,是否就是这里解释的“侚,疾也。”呢?

以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来说:

(7)贞祐元年十一月癸未,“大元兵徇观州,刺史高守约死之。又徇河间府、沧州。”24

(8)贞祐二年正月辛未,“大元兵徇彰德府,知府事黄掴九住死之。”25

如果在这里理解为元兵疾行观州,那么后面又将刺史处死,似乎有点牵强。

我们再查看在《汉语大字典》中,彳部6画p819-820,“徇”:

(一)《广韵》辞闰切,去稕邪。真部。

① 巡视;巡行。《广雅·释言》:“徇,巡也。”王念孙疏证:“徇、巡,古同声而通用。”《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陆德明释文引《字诂》云:“徇,巡也。”《汉书·食货志》:“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颜师古注:“徇,巡也。”《后汉书·张纲传》:“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

② 巡行示衆;示衆。《说文·彳部》“彳匀,行示也”清朱骏声通训定声:“《六书故》引《说文》作‘徇’。”《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杀颠颉以徇师。”

《汉书·高帝纪上》:“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斩之以徇。”颜师古注:“徇,行示也。《司马法》曰:‘斩以徇’,言使人将行徧示衆士以为戒。

③ 当衆宣令。 ④ 炫耀;夸示。

⑤ 夺取。《史记·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司马贞索隐引李奇云:“徇,略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李贤注:“徇,略也。”

⑥ 谋求。 ⑦迅速;敏捷。 ⑧同“殉”。 ⑨止。

(二)《集韵》松伦切,平谆邪。

①使。 ②依从;曲从。 ③环绕。 ④周遍。

综上所述,当我们将《汉语大字典》中的各义项和《金史》中的叙述进行对照,似乎在这里取“徇”字的“夺取”之义项更为合适。

既然《金史》中的元兵“徇”某城后,守城官员将领皆“死之”,那么“徇”当取“夺取”这一义项。但只在某些情况下,选用了“徇”,似乎是要区别于“攻”、“围”、“收”、“下”、“平”等词。

联系到《说文》中的“侚,疾也”,应该是想描述出当时元兵不仅是夺取了城池,而且是凶猛迅速的情景。自古以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皆是以武力暴力强夺进行扩张,金宣宗贞祐至兴定年间为公元1213年至公元1221年,而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此时正处于其对外征伐扩张的时期,并且带有攻夺后占为己有的炫耀,以显示其军队强悍。

将《汉语大字典》中的“侚”与“徇”相比较可以看出,“徇”本来作“侚”,但后人渐渐使用“徇”后,“徇”除了有原来“侚”的含义之外还有了比“侚”更丰富的含义。

在《金史》的《出版说明》中提到:“早在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本着‘国亡史作’的惯例,便已开始议修辽、金二史。宋亡,又议修辽、金、宋三史。但由于当时以哪一朝为‘正统’长期争论不休,体例不能确定,故一直没有修成。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宋、辽、金‘各与正统’,并任命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主持修史。次年十一月,《金史》修成……”。26也就是说,按照惯例,一朝之史,均由后一朝修纂,《金史》是元朝官员主持修纂的,自然对元兵的行为给予比较高的评价,而且称元兵为“大元兵”。在叙述元兵的军事行动时,使用的都是以元兵为尊的词。而对于宋和西夏,则是使用贬低其地位的词。

此外,在《金史》的《出版说明》中还提到:“宋、辽、金三史之间的关系,由于各书所据史料不同,而史官记事又往往从本政权的角度出发,有所回护,所以有关同一事件的记载,难免互有差异。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各史参看,才能了解事件的全貌和真相。”27

这提醒我们,就算是史书,由于编纂者的立场不同也难免会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多读、对照,才能全面了解历史。

注解:

①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16页。

②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16~317页。

③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19页。

④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22页。

⑤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3页。

⑥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3页。

⑦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3页。

⑧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3页。

⑨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3页。

⑩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5页。

11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6页。

12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15页。

13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7页。

14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9页。

15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52页。

16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0页。

17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1页。

18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4页。

19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1页。

20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2页。

21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38页。

22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44页。

23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24页。

24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3页。

25 《金史》卷十四《宣宗》~卷十六《宣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03页。

26 《金史》,《出版说明》,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一册,第1页。

27 《金史》,《出版说明》,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一册,第3页。

作者简介:龚梦川(1980-),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字专业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古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K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78-02

猜你喜欢

中华书局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祓禊之间
图书出版切勿忽视版权“敲门砖”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郭文斌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