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云南省医学类南亚留学生管理的思考

2016-03-08杨颖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3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

杨颖(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3)



对云南省医学类南亚留学生管理的思考

杨颖
(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在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云南省在医学类南亚留学生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以大理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分析大理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南亚留学生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方面的对策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对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的学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理大学;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学生管理

[DOI]10. 3969/j. issn. 1672-2345. 2016. 02. 02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利用地域、学科、经济等优势招收世界各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取得发展的重要环节。云南省毗邻南亚,近年来滇学习医学专业的南亚留学生也与日俱增。其中,以大理大学最为突出。自2005年起,大理大学陆续面向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南亚国家招收全英文授课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1〕。在以教学为第一目标的前提下,用学生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以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尽管大理大学在学生管理方面已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但摸索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此,本文以云南省大理大学为例,在对来校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南亚留学生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方面的对策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对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的学生管理水平。

1 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特点

1.1条块管理与单列留学生院,对留学生从招生到报到、住宿、教学科研、日常管理以及毕业的全程化管理不同,大理大学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的管理采用条块管理的模式。虽然形式上成立单独的南亚学院,但实质上它却不单列,留学生管理按照“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原则,由学校学生管理的职能机构将权力下放到学院,实现从上到下的所谓“条”式管理;在横向上,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同级别部门根据不同的职责对留学生进行归口管理,形成“块”式管理。根据职能分工,学生处围绕“安全、纪律、学习”三大主题对留学生进行奖惩、日常行为及宿舍管理。

1.2独立管理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南亚留学生,“班主任—学生办—学生处”三级学生管理模式不变。尽管如此,临床医学专业的南亚留学生在学生管理方面仍呈现独立性的特点。这里所谓的“独立管理”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它并不是说要对留学生管理进行区别对待,而是说在不脱离学校学生管理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摸索出符合留学生特点的,与中国学生管理一致,且稍有不同的管理。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学校在学生处分别下设中国学生以及留学生管理科,从学生管理的源头上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事务分开运作,这使得留学生管理呈现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的相对独立性。第一,管理队伍的相对独立性。留管队伍单独运作留学生管理事务,他们与中国学生管理队伍一起,构成了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第二,管理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在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根据留学生特点,单独制定与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稍有不同的留学生管理、违纪处分、宿舍管理等制度。第三,管理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受到文化差异以及“外事无小事”观念的影响,留学生管理方式既要小心翼翼,又要特殊细致,既要极端刚性,又要略微弹性。

1.3分段管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中国学生的教学模式,学校对临床医学南亚本科留学生进行分段教学。相应地,在学生管理上也出现分段管理的特点。与中国学生不同,他们的学习年限被设定为5.5年,教学上分为三段,即前0.5年由A学院承担汉语教学,中间2年由B学院承担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剩余3年由C学院承担专业知识教学。由于各学院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所以留学生管理也分别由学院承担。只不过,出于对前半年学习时间较短,以及分校区地域影响的考虑,学生管理并非严格地按照“三段教学”的标准来划分,而是采取两段式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在前2.5年采取“一刀切”模式,无论是否承担教学,学生管理全部由B学院来承担;在2.5年结束后,学生全部转入C学院,除申请国外实习的学生外,学生管理工作全部由C学院承担。

2 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问题

2.1留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我国在留学生入学上未形成统一、严格的制度,所以临床医学专业南亚留学生在进校以前,全部都未参加过严格的选拔考试,甚至连一些语言考试都未参加,一些因成绩过低而在南亚国内无法就读的落榜学生也出现在名单中。学生生源好坏掺杂,文化、学习素质参差不齐,为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阻碍。一方面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带来了“文化休克”〔2〕,使得中国特色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南亚留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等情况时有发生,学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纪律为中心的管理上,“奖少罚多”,严重违背了学生管理以正面为主的初衷。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中文学习积极性差异较大,大多数南亚留学生不愿意学习中文,加之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学生管理语言障碍问题突出〔3〕,导致了留学生“无人管、不愿管”状态的出现。

2.2留学生管理体制不顺

2.2.1分段管理的阻碍分段管理使留学生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了管理责任不清,尤其是在管理交接中若发生意外事件,管理主体模糊不清,职责、责任界定存在一定难度,造成了管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管理的难度〔4〕。另外,多元管理主体的存在意味着管理风格有所差异〔5〕,这容易使学生出现“适应症”的情况,即学生适应管理需要一定时间,由于每一个管理主体的管理时间较为短暂,仅为一到两年,容易出现留学生刚适应这一阶段的管理就要转入下一阶段的情况。需要适应管理的次数越多,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就越不利。

2.2.2归口管理的阻碍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尽管各个部门都有较为清晰的职责划分,但学生管理是一种整体性的管理,绝对分割的情形是不存在的〔6〕。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交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使多头管理不可避免。具体事务的管理者要兼顾各个上级部门,经常形成多头汇报,工作重复、浪费。现实的情况是,看似每个部门都在管,但却都管不好。而且,上级职能部门存在一定的部门利益,它们也会经常围绕此展开激烈的部门竞争。按照“经济人”的假设,各部门很擅长规避责任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使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在所难免,导致了工作低效性,部门矛盾油然而生,且不断加剧。

2.3留学生管理边缘化

2.3.1岗位边缘化在任何一所高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展开,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这是学生管理岗位呈现边缘化状态的必然原因。然而,由于留学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相比中国学生的学生管理来说,留学生的学生管理岗位边缘化的情况更加严重。

2.3.2人员投入边缘化从人员编制的角度,学校专门用于留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编制屈指可数。自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以来,用于留学生管理的专职人员较少,其中向外引进专职留学生管理岗位仅1人。如果按照教育部专职学生辅导员1:200配备的标准,将不设编制的外聘人员以及兼职留学生管理人员扣除,则专职留学生管理人员与留学生的比例离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3.3资金投入边缘化在财务经费核算中,划拨给留学生日常管理的经费比例较少,除一个固定项目单列外,学校实行学生管理经费整体划拨的政策,即不再对中外学生进行具体细分,而是将学生管理经费统一、整体下达。中外学生管理经费额度不明确,加之留学生人数比例小,容易造成学生管理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有时甚至会导致留学生管理经费消失。

2.4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佳

2.4.1留学生管理队伍流动性大从人员的构成来看,现有留学生管理人员大多数来自于专职辅导员以及不设编制的外聘人员。由于转岗、晋升、学习、调动等原因,留学生管理队伍出现“轮岗”的情况,这与管理学上促进人员积极性的“轮岗制”有本质的不同,它是指留学生管理岗位人员更换频繁。在缺岗的情况下,由新进员工或是外聘人员补岗,一年或一月期满,留学生管理岗位的人员出现更迭,陷入“增加—流失—再增加—再流失”的循环怪圈。

2.4.2留学生管理队伍业余化突出所谓的“业余化”,一是指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大多数时候,管理人员因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被赋予了留学生管理的职责。他们未经过专门训练直接上岗,并不具备管理留学生的经验和专业素质。二是留学生管理的“副业性”。大多数专职辅导员除了承担留学生事务管理外,还承担了繁琐复杂的中国学生事务,而且中国学生管理事务是主业,留学生管理是兼任或“副业”。

3 加强和改进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对策

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教学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尽管如此,高等学校仍不能忽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毕竟,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纪律良好的学生队伍,教学无从谈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和改进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在努力提高生源质量的基础上,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纪律、安全教育为基本点,坚持“奖多罚少”的正面教育,不断拓宽对留学生管理的内涵,坚持学生管理全体总动员的思路,从思想、实践上进一步消除留学生管理的边缘化,不断加大对留学生管理的资金、人员投入,提升南亚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水平,逐步深化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学校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3.1努力提高生源质量要想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使学校朝着内涵式大学的方向发展,在留学生方面不仅要扩大留学生招收的范围,以进一步巩固留学生作为特色的教育与管理,还要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质量,以实现留学生的可持续性。在保证留学生招收人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必须改变以“数量取胜”的思想,从源头改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质量。一方面要择优录取,尽量根据南亚国内成绩选择素质较好,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建立与中国学生一致的留学生入学体检及心理测评制度,并根据结果选择身体素质好、心理健康的学生。

3.2不断拓宽学生管理的内涵要不断拓宽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的内涵,第一,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纪律、安全教育为基本点的管理主题,用制度从严管理。当然,从严管理并不是说要以“惩罚”为主,事实上,惩罚只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第二,要加强管理与教育的契合,树立以正面教育为手段的管理,通过课内、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文化以及学校生活,将留学生思想、文化等教育融入学生管理中〔7〕。第三,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管学生”的传统方式,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逐步实现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并将此作为拓展学生管理内涵的重要方面〔8〕。

3.3进一步消除南亚留学生管理的边缘化第一,要从顶层设计上凸显留学生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规章、制度、学习、会议等多种方式逐步消除教职员工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轻视与偏见,将学生管理视为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不断引导全校教、职员工从思想上提高对留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加大资金、人员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严格、清晰划分中外学生管理经费,按照南亚学生比例逐年、合理地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逐步增强南亚留学生工作岗位的编制、待遇以及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加大南亚留学生管理岗位的晋升及发展空间,以吸引、留住更多人才。第三,要动用全校力量管理留学生,这是确保学校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管理工作完整性、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尽管各个岗位职责要明晰,要分清,但南亚留学生的管理绝不仅仅是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任务,学校全体人员都必须加入到对南亚留学生的管理中来。尤其是任课教师,要逐步改变“只教书不育人”的思想,依书本教学,用课堂育人。事实上,相比单纯的学生管理,在教学中育人的做法更有效。

3.4逐步深化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分段、条块式的归口管理是一种利弊兼有的体制,一方面它使学校留学生管理走上了有学校特色的轨道,十年来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而另一方面由于多头管理的存在,部门、人员推诿扯皮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成立单独的留学生院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但根据学校实际,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单列的留学生院不具备完整的构架,该学院没有任课教师,无法承担教学,为数不多的行政人员构建整个学院,并且承担了从留学生招生到毕业的所有工作。人少任务重不利于留学生管理的工作,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更加加重了留学生管理的独立性,使得留学生管理队伍变得更加势单力薄。拿班主任配备举例,除将所有行政人员选聘为班主任外,该学院难以从本学院或是其他学院任课教师中选聘,这加重了留学生工作原本“无人管、不愿管”的情况。另外,推诿扯皮现象是促使学校进行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推手。然而,完全将推诿扯皮的原因归结于体制问题是不科学的。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人员、部门沟通不善、责任心不强等都是推诿扯皮的罪魁祸首。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任何体制的运行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否定留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事实上,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学校获得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任何管理体制都会带来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持。改革需要大刀阔斧,但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蹴而就〔9〕。现阶段,学校应该结合临床医学南亚留学生特点,根据学校学生工作的规律,切实转变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人员之间沟通协调能力,有规划、有阶段地深化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的,有特色的管理体制,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

3.5不断提高留学生管理人员素质随着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南亚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级留管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通过学习、培训、交流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提升留管队伍的素质〔10〕,除了要注重传统的外语能力和基本的管理技能外,还要关注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对国际时事的敏锐性、外事知识和管理能力及跨文化视野的培养〔11〕,以逐步实现留管人员从“通才”向“全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静.对大理学院南亚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2):90-92.

〔2〕伍志刚,谢芸,阳柳,等.论文化休克与提高医学留学生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476-477.

〔3〕王慧杰.论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228-229.

〔4〕冒大卫.浅析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机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2-94.

〔5〕郑鸣,郭建中,阮爱萍.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体制探讨〔J〕.商业时代,2008(16):60-61.

〔6〕李艳.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策略浅析〔J〕.学术探索,2006(5):129-132.

〔7〕张捷,张乐平.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J〕.时代教育,2014(3):79.

〔8〕马兆明,李艳芬.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留学生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20-621.

〔9〕张融融.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规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09-112.

〔10〕吴彬江,冯振卿,王心如.医学留学生教学改革的规则与展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81-84.

〔11〕杨勇琴,王慧杰,熊伟.浅谈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及角色定位〔J〕.时代教育,2015(9):34-35.

(责任编辑袁霞)

Thoughts on Management of the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from South Asia in Yunnan

Yang Ying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roll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ppeared on the management of South Asian students who study clinical medicine. Take Dali University for example,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s about South Asia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affair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the paper places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affairs management, and try to put forward to some approaches.

〔Key words〕Dali University;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from South Asia; student's affairs

[中图分类号]C931:G64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2345(2016)02-0096-05

[收稿日期]2015-11-06[修回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杨颖,讲师,主要从事留学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浅论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