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2016-03-08俞淑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培养

俞淑萍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俞淑萍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摘 要: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方向。体育专业的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由于体育生在日常学习中大多将精力重点放在体育训练上,学生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较为松懈,更容易使体育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分析体育专业学生道德培养的特点和高校在体育专业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一 体育专业学生道德培养的特点

(一)体育生文化基础薄弱、学训矛盾突出

当前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兴趣,“学训矛盾”仍然突出。体育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并且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在高中毕业后,一些学生之所以选择体育专业就读,很大程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较差,对其它学科没有兴趣。而进入体育学校后,日常训练占据了学习生活的主导,加之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差、思想认识不够,导致了日常道德养成教育较为薄弱。

(二)体育生性格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弱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对于体育生,高校与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日常训练上,对于学习的管理明显不够。同时,体育专业的学生活泼、好动是其最大的特点,部分学生抽烟、喝酒、上网吧等恶习较为突出,难以管束。体校学生普遍“重训轻学”,不重视文化学习,自控能力缺乏,性格易冲动。在校园生活中“重义气,讲哥们”、纪律散漫、行为规范差、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崇尚暴力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体育生意识形态消极、教育参与性差

当前在社会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受社会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普通存在消极思想,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冲击较强,理想信念空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正确,集体主义意识淡薄,荣辱不分、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成为一些体育专业学生的真实写照。许多体育生在高校日常教育中被“边缘化”,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各类活动中参与程度不高,大多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日常学习生活中,体育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体育训练上,而对于学校的其它社团、文化活动参与不重视。

二 高校在体育专业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已成为国家层面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德育角色不正确

长期以来教师在体育学生德育工作中是“传道授业者”的角色,“教师讲、学生听”是德育工作的真实写照。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种单向式的传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德育方法陈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指出:“道德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教育。但是近年来,许多学校把重点均放在体育生的训练成绩的提高上,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说教式”、“灌输式”占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德育内容流于形式

在对体育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其“形式大于内容”,教育内容空洞、无味,教育手段单调,德育的个性化、趣味性、有效性明显不足,使得广大体育专业的学生“知行不统一”,思想道德十分薄弱,缺失道德准则的事件曾出不穷。

(四)德育评价不合理

在对体育生的评价过程中,仍然是以《大学生道德行为量化考核细则》为基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评价的过程性。德育评价“千篇一律”,量化细化不足,缺少道德评价的标准,没有考虑到体育生的特点,使得德育评价缺少有效性。

(五)不注重心理疏导

高校是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与人格特征形成的特殊教育阶段。体育生在这一阶段在身体发育日益成熟的同时,也处于“心理断乳期”,其思想道德、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的“可塑性”也较强。但是当前高校对于体育生的心理疏导不重视,加之体育生性格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差等特点,使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道德素质的形成。

三 增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有效性的对策

(一)转变德育角色

要进一步转变道德素质培养的角色。一要将传统的政治理论的说教者转变为引导者。尤其在当前体育生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本位主义等思想影响严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以积极做好学生政治舆论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1]二要将传统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道德的训导者转变为影响者。要及时发出正面声音和“正能量”,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力。加强学生的群体性引导,将学生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对与错、事与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着自己的坚定立场,形成正确的道德审美观念与道德判别标准。三要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行为主导者变为组织者。要尊重体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组织引导。结合习惯矫正与解决生活和学习实际问题。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行为引导体系,形成对体育学生行为正确的引导,预防学生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创新德育方式

要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工作方法,加强体育生道德素质培养体系的系统化、个性化、多元化顶层设计和规划,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探索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树立体育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大力实施启发式、合作式、讨论式、角色式、问答式等多种教育方法,使体育专业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正确的道德素质倾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要积极利用好网络平台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有利平台,利用博客、微博、E-mail、手机短信、微信、QQ群、BBS虚拟社区论坛和聊天室等网络工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体育专业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让体育专业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情感、思想的交流,畅所欲言、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体育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学生政治倾向、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三)丰富德育内容

一要实现教育内容生活化。进一步丰富体育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内容,对传统的德育内容进行拓展,使高校的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体育专业学生实际。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管理。针对体校学生纪律松散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纪律管理,将行为规范教育与生活管理相结合,建立体育生管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奖惩分明、执行到位,增强纪律管理的实效性。及时对体育专业学生违纪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使体育专业学生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要结合体育生的日常训练和学习实际,使得德育内容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生活主题,使体育专业学生拥有认同感,引导体育专业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感悟和体验,实现经验拓展延伸。全面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高度统一,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品质,实现“知行合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二要实现德育内容个性化。要积极开设博客、微信平台,使针对体育生的德育内容更加“接地气”,要做好各类活动的引导,利用好“学生社团、俱乐部、学生协会、非正式团体”等平台。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和训练之余,大力开展班会、演讲会、讲座、报告会、座谈会、文艺表演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文化氛围,增强体育生的参与性,使体育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形成优良的品质。

(四)完善德育评价

推进对体育生的德育评价由目标型向形成型转变,不但要注重体育专业学生完成道德素质培养目标的情况,更要注重道德素质培养的过程。在高校体育生的德育评价中建立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一元化”评价转变为“学生、教师互动”的多元化评价。要将体育专业学生纳入德育评价主体的范围,让学生对自己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体育精神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及时的进行反馈。进一步对现行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量化考核细则》进行完善和拓展,探索建立专门面向体育生的《道德行为量化考核细则》,将体育学生的行为规范、纪律完成情况、生活作风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学生的“学分”建立联系,使得体育生道德素质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五)加强心理疏导

做好有针对性的做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指导。一要建立心理疏导平台。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网站,鼓励体育专业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建立融思想性、指导性、服务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师工作平台,使得教师能够为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引导、答疑解惑。针对体育生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训练,全面加强生物反馈、感觉、知觉、情感、意志、暗示、认知等方面的引导,使体育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关心、关怀、关爱体育专业学生,更加注重学生思想的倾听,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排忧解惑。将传统的“点对面”的道德素质性说教,转变为“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的贴身、贴心沟通,使学生能够相信教师,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与学生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3]二要尊重体育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一步推进道德素质培养的差异化,要树立“全纳教育”理念,不能够“千篇一律”,而要尊重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兴趣、心理特征间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定位,促进每个体育专业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沟通和互动,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培养体育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总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薄弱、学训矛盾突出,性格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弱,意识形态消极、教育参与性差等特点。高校在体育专业学生德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德育角色不正确、德育方法陈旧、德育内容流于形式、德育评价不合理、不注重心理疏导等问题。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德育开展中,只有进一步转变德育角色、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评价、加强心理疏导才能够有效增强体育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华荣.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定位的再审视[J].体育与科学,2013,(4):81-82.

[2]钟楠.论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9):64-65.

[3]秦茂森,神克洋.高校学生干部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班集体中的作用探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6):49-50.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7-0182-03

收稿日期:2016-04-04

作者简介:俞淑萍(1978-),女,江西玉山人,宁德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培养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