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016-03-03李德亮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鲁镇封建礼教祝福

李德亮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

试析《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李德亮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

鲁迅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其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封建社会黑暗的反思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祝福》是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与思想性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祝福》;祥林嫂;悲剧命运

《祝福》作为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小说中所蕴涵的反封建思想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有极强的文学研究价值。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先是丧夫,再改嫁,丧子,又被逐出鲁家,最终没有得到未庄人的谅解被逐出未庄而精神崩溃,她从未想过抗争,从未做任何改变,最终在绝望中离开。

二、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

1.祥林嫂的个人原因:祥林嫂的自身性格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话中写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祥林嫂的不幸既有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共同不幸,又有她个人所特有的不幸。《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下层农民阶级的愚昧和奴性,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周围人的愚昧或封建婚姻夫权或者是封建族权的某个单个原因所导致的,也不仅是祥林嫂自身奴役和被奴役的性格所导致的,她的悲剧的一生是由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周围人的愚昧、封建婚姻制的可悲及祥林嫂自身的原因一起导致的,每一个悲剧的原因就像是一副催化剂,当这三种催化剂全部融在一起的时候,她的生命才开始真正被吞噬掉。

2.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思想毒害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封建迷信对人们的毒害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祥林嫂一生辗转挣扎于冷酷的封建制度下,经历了嫁而守寡、寡而再嫁、二嫁再寡的曲折多舛的大半生。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3.封建祭祀习俗的心灵摧毁

《祝福》开头这样描写祭祀场面:“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从作用上说,这一风俗本身就带有宗法等级和迷信色彩,家中的妇女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只有干活打下手的份,根本没资格去拜请福神;即使富贵人家的妇女,如带绞丝银镯的妇女,也不能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祭祀活动,自然禁忌很多。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爷家做工时,就碰上了这样的准备活动,那时的她还没有再嫁,所以还是属于“清白”的,因此鲁四老爷尽管皱了皱眉,但对她并无太多禁忌,祭祀时福礼的准备、桌子上供品、用具的摆放等,祥林嫂样样可以参与。这种允许,在祥林嫂看来是一种荣耀,于是她的心情大好,觉得人生有了奔头,小说是这样写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爷家,已是再嫁再寡,这种不祥的女人,迷信思想严重的鲁四老爷自然不会让她给自己家带来晦气,他“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作为伤风败俗的失节妇女,祥林嫂已经失去了参与这种重大活动的资格。即便她不惜花去“历来积存的工钱”,去土地庙“捐门槛”,自认为已赎尽身上的“罪孽”,却也无法抹去她的“污点”了。

可见,祥林嫂死,不仅是由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造成的,还应该包括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她从肉体到精神的残酷虐杀。祥林嫂周围的世界,已经被封建伦理道德支配。她踯躅在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里,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

[1]朱晓进,唐纪如.鲁迅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2.

[2]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1.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鲁镇封建礼教祝福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