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抢占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2016-03-01柳泽民邬蕾

现代经济探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发展教育

柳泽民 邬蕾

创新发展:抢占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柳泽民 邬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所提出的问题,构成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依据和现实基础。创新发展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传统发展红利消失后所遇到发展困局的根本出路,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马克思的两层次劳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内在地揭示了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创新发展核心在于提升自然界的自然力利用水平和促进社会自然力的生成,根本办法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基础工程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实现中国经济从“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根本转变,从以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实现“后发优势”向以自主创新形成“先发优势”的根本转变,抢占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创新发展 两层次劳动 先发优势 自然力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强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举措,也必将成为新的发展实践中的主旋律和基本色。

一、创新发展的实践依据与现实基础

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相伴产生、相互交织和相互促进的社会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面临的发展问题重心不同,由此决定不同的发展理念,以及解决具体发展问题的不同路径。马克思指出,人类可以创造历史,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每一代人只能在前人创造的历史前提上创造新的历史,因此,发展的任务和具体办法都具有历史性,是历史实践提出来的,而不是发展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这同时意味着,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理论,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办法,一切只能根据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主要发展目标和约束条件而定,因此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离不开对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问题的具体分析。

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形成了怎样的发展事实?提出了怎样的发展要求?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我们的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跃迁

1978年到2014年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到2015年,人均GDP达到了7589美元,经济总量突破了103856.6亿美元,继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经济总量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了日本经济总量的2倍还多。在当代中国,这样的成就取得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继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再次历史性地告别了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状态,告别了凭票供应消费品的历史,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根本转变。进入新世纪,在发展的历史惯性下,我们进一步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历史赶超,先后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并在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一方面标志着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即经济总量不足问题得到初步的解

决,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显现出来,即如何满足人们需求多样性的发展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与此同时,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的发展红利日渐消失。在国内表现为资源枯竭、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破坏严重;在国际上,通过技术引进获得发展动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为经历30多年的引进、消化、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整体跃升,我们对国外的技术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但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对华的即使输出方面管制越来越严格,要想通过引进国外的核心技术几乎不可能。不仅如此,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开启了遏制中国的战略,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的双重困境。那么,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技术创新是根本路径,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形成核心竞争力,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来创造新的业态,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完成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性历史任务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地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战略。这一战略肯定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在生产条件和主观努力程度上的差异,释放了人们因地制宜通过诚实劳动追求富裕的巨大动力,形成了活力竞相迸发的社会局面。但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是阶段性目标,无论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实现共同富裕都是必然的要求。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必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另一个就是实现全体劳动者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甚至把能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衡量整个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标志。邓小平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在完成“先富”的阶段性目标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基本社会现实。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进一步的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和各行业、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

那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需要制度的创新,根本目标是形成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机制,促进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都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有“获得感”。

当然,创新发展还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但最终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落到实处来实现发展目标,因此,从现实角度看,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转换,厚植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厚植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是创新发展战略的两个根本点。

二、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意义

创新发展战略不仅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在马克思那里,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人类最终自由而全面解放的根本路径。

1.理论基础:社会劳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本身暗含着两种劳动:一种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创造具体产品的劳动,也就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下的劳动,我们称之为“常规型劳动”;另一种则是为创造生产具体产品提供“正常的生产条件”的劳动,这种劳动为常规型劳动提供新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我们称之为“创新劳动”。因此,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社会劳动分为两个层次:即在“既定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常规型劳动”,以及创造社会生产条件的“创新型劳动”。

那么,这两种劳动在价值创造或财富创造中又怎样的区别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常规型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既定社会生产条件下的抽象劳动时间来量度,创造的财富用所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来加以衡量,这个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已经有详细说明。但创新型劳动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生产的“产品”是“社会生产条件的变革”,包括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技术水平和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组织形式,它通过提高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创造能力而增加社会财富、创造劳动价值,其数量等于这种新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在社会扩散中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历史积累。鲁品越先生对此分析指出,这种历史积累,“在数学上表现为该创新型劳动所创造的总价值等于其所引起的价值增值在‘社会历史时间’中的积分。一旦某项创新对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过程完成,此项创新型劳动便实现了它们能够创造的全部劳动价值。”①鲁品越、桂徽:《创新型劳动的价值创造模型——对庞巴维克挑战的当代回应》,《经济学家》2010年第3期。不难看出,创新型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不是单纯的微观个体的劳动过程,而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从一种状态的跃升到另一种更有效状态的过程。相比较常规劳动而言,这种创新劳动带来的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和全社会性的提高,因而在历史上表现为撬动财富的重要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历史性作用方面的肯定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创新劳动的社会历史作用的高度肯定。

在马克思那里,这种创新劳动所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无疑是指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从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方面去加以分析的。就第一方面来说,马克思详细分析了机器体系通过对自然界中自然力的利用和控制所形成的巨大历史作用,比如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在促进财富生产方面的明显效果;“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就第二方面来说,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已经知道,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作坊和家庭生产所形成的巨大社会效应。在马克思那里,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本质上是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方式的转变,它的改变释放出来的是蕴藏在社会劳动中的巨大社会自然力。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制度创新,结果都会带来社会生产效率的巨大变化,从而表现出撬动社会财富的巨大杠杆作用。因此我们这里讲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2.战略意义:创新是拓展发展新空间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路径

首先,通过改革开放前半期的技术引进,我们获得了后发优势,缩短了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马克思认为,人类创造自己的文明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通过劳动传承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一是通过交往来借鉴他人创造的文明成果。鲁品越先生把这两种方式看成人类文明的经纬线。人类正是在传承前人经验和交往的相互取长补短中来积累文明创造新历史的。回顾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资产阶级正是借鉴了古代中国所创造的四大发明,才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才实现和加速了西方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而回顾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正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迅速改变自身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缩短了我们的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时间,降低了我们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和风险,从而获得了后发优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才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进而占据财富食物链的高端位置,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占领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我们获得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赶超发展,但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样证明,这种追赶型的技术引进模式并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技术引进,我们获得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当时引进的这些技术在当时的国内是先进的,在国外来说,却是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发达国家牢牢把握着技术的制高点,从而不仅占据着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并进而掌控财富分割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在这场合作中,我们始终处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地位,是代工大国而不是创新大国,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断带来资源、环境等压力的与日俱增,初期的各项改革红利也日减消退,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传统发展方式和方法难以为继,中国面临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需要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们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引进技术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竞争的角度,西方发达国家原来比较开放和宽松的技术输出态度变得越来越谨慎和保守,要想获得西方的核心技术几乎没有可能,要想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占领财富生产和财富分割的制高点,唯一的路径就是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最后,通过制度创新,使蕴藏于社会劳动中的社会自然力充分显现出来。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从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度变迁,充分激发社会发展经济的活力。这种制度变迁确实极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但是这种制度变迁的发展空间到如今已经达到它的最大边界,要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当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在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的基础上,凝聚社会发展的合力,通过推动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释放社会劳动中蕴藏的社会自然力,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当前,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根本举措。

总之,新时期国家对创新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无疑是基于创新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第一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在财富分配中的话语权,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拓展发展空间、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路径。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来说,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就是要占领财富创造和财富分割的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实现从改革开放前期的后发优势向形成深化改革新时期先发优势的根本转变。

三、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发展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实施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形成全社会参与创新的自觉意识,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因此,一项基础工程就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0年5月,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贯穿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成为国家号召开展以高校学生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2015年5月4日国家再次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文件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指引和实施要求,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了具体的蓝图。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以国家战略的形式肯定了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何以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热点话题?学界往往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引致高等学校学生就业难度的日益增加来诠释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因为这个说法没有把就业难放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和时代新背景中去加以分析,从而遮蔽了问题的真相。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相对下降甚至绝对减少,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形成巨大的劳动力“蓄水池”,创新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出路,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创新创业教育不只是解决高等学校学生就业的特殊问题,而是基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说,即使高等学校不扩招,创新创业教育也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必要内容和永恒主题,并不存在什么情况不需要进行这样的教育。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必须在思想、技能等各方面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不仅要通过受教育传承知识,还要通过教育学会如何去创造新知识。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球化、竞争以及新科技革命是当今时代的独特色彩。全球化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于世界体系而独自获得发展,竞争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全球化中所能获得的话语权,而新科技革命作为一种革命

性的力量,则意味着创新在今天将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的核心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面,谁拥有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众多的顶尖创新人才,谁就站在了新技术革命的最前沿,也同时就站到了财富创造的制高点。创新能力的强大不仅意味着在传统产业链中占领制高点,更意味着开拓新型业态的能力,意味着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并对传统产业形成革命性影响。因此,21世纪无疑是创新的世纪,同时是创业的世纪。“当代中国,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更需要培养创新意识、更需要推崇创业精神。”①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凸显了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精神,即创新和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承前人的知识,更意味着在此基础上创造,并把创造的新成果社会化,形成现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进人自身的解放。因此,教育是人类的独特优势,它使得我们能够超越动物的本能而实现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文明,形成文明的累积效应。创新和创业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之所以今天必须显著地加以强调,这与创新和创业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有关。

创新意味着在生产生活中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知识边界,意味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人们的解放角度来看将明显优越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必将替代现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创业的内涵进一步意味着运用创新的理论成果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使之对象化和社会化,在提升人们生产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对现有业态的改变和更替。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我们都能够从社会变迁中感受到创新和创业的痕迹,只不过在传统社会里面,这种创新和创业变迁太缓慢而难以被人们明显察觉。但是,到了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和创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且直接有意识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创新和创业其实就已经成为明显的社会现象了。到了上个世纪末,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浪潮再次凸显出创新和创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说,创新创业实际上已经成为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因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使得优胜劣汰的规律十分现实地作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了。因而,创新创业教育被高等教育提升到一个突出重要的高度,实际上不过是时代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已。不是赶时髦,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而且要真正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显得格外紧迫,这又基于当前中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以及现有的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甚远有关。从国际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来看,“上世纪中后期,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大学,将社会服务融入教学、科研,大学功能由此拓展到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形成了一批创业型大学,在美国形成了两个著名的创新轴心,一个是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硅谷,另一个是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为核心的波士顿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②周祖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8期。而我们国家的情况与世界的情况相比如何呢?根据学者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很少,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还不到学生总数的1%。美国等创新型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能达到20%-30%”。③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总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战略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今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战略加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时代色彩,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重点突出和全方位贯彻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基本方略。

[责任编辑:吴群]

F061.3

A

1009-2382(2016)11-0015-05

柳泽民,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合肥230032);邬蕾,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生(上海200433)。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的社会凝聚力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4D7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