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小冰期与海南岛寒冷事件述论

2016-03-01詹兴文张朔人

新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万州降雪冷空气

詹兴文 张朔人

明清小冰期与海南岛寒冷事件述论

詹兴文 张朔人

地处热带的海南岛,因受明清小冰期影响,岛内气候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动,由此形成的寒冷事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对该时段海南岛寒冷事件的梳理,为人们了解海南气候变动提供基本线索。

海南岛;明清小冰期;寒冷事件

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与相应的气候类型相适应,从这点来看,人类为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人类通过自身活动对自然界的生物圈施加影响(如砍伐或培育森林、人工建造大型水利工程等),使得局部乃至整体的生态产生改变,进而使气候朝着人类不利或有利的方向发展。

海南气候资源丰富,四季不明显,夏季和冬季温差不大。如明代嘉靖早期在儋州为官的顾岕所总结:“南海地多燠少寒,木叶冬夏常青,然凋谢则寓于四时,不似中州之有秋冬也。天时亦然。四时晴明,则穿单衣,阴晦则急添单衣几层。谚曰: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又曰:急脱、急着,胜如服药”[1]。

海南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雨季(5月至10月)分明。干旱现象多发生在旱季,本岛西部地区较为严重。雨季里,盛行西南风和东南季风,日照多、热量丰富,热带气旋(台风)多,雨量充沛。

海南气象灾害为数不少。主要有热带气旋、暴雨、冷害、海上强风、干旱、冰雹等。海南素有“台风走廊”之称,这种灾害性天气,每年一发乃至数发。气候骤降中的冷害事件,对岛内生产生活乃至生态环境有着较大影响。目前为止,鲜有此方面的相关论著,为此,笔者将从冷害的角度出发,探讨自明代以来气候冷暖变化及其趋势。

一、明清小冰期对海南气候影响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炎热、高温、少寒是其主要特征。明代唐胄指出:“琼州气无定候,夏不甚热,遇西北雨则寒;冬不甚寒,遇东南风则暖”[2]。然而因气候异动,天气变冷并不少见。

明代之前,由于资料缺载,无法清晰其变化情况。明代及其以后,不同时期方志的编纂者通过“灾异”的方式,将雨雪冰雹等灾害天气附于方志之后,可以发现这种灾害性天气对海南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从岭南乃至全国气候变化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海南岛的气候变化与之有着一定的同步性,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相关论断为之提供佐证。

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中,竺氏认为“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C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C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并通过大量的资料,得出在1400-1900年明清500年间,异常气候下“寒冷冬季”年代分布集中在“1470-1520,1620-1720和1840-1890年间”[3]。海南气候所受的影响,在岛内不同时期的方志中有所反映。

(一)小冰期在明代的影响

成化五年(1469)至崇祯十六年(1643)174年,寒冷天气共有九起。按照竺氏第一时段的“寒冷冬季”“1470-1520”年代分布,海南情况与之基本吻合,并有向后推延的趋势;第二阶段,开始时间比竺氏预计的要早。

九起寒冷事件中,有六起为雨雹。这种强对流天气,按照今天的解释即是:地面冷高压中心气压强度是这种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当该中心气压达到1060百帕以上,便形成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恶劣天气[4]。

“越中自古元无雪,万州更在天南绝”,但是正德元年(1506)冬,远在岭之南的海南东南部万州,突然之间遭遇雨雪天气。万州所人,弘治壬子科(1492)举人,有宣化知县履历的王世亨[2]将其家乡的这场灾害以“长篇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首长诗为《正德琼台志》卷41《祥瑞》所记载。“茫茫沧海”“无障碍”,表明此场降雪之大;槟榔也“落尽山头枝”、水中“死鱼”之多,乃至人们拿去卖掉,足见温度骤降幅度之大,实为历史仅见。

万历三十四年冬天,海南“百物凋落,六畜冻死”,受灾程度之大,由此可见。尽管方志没有确定其范围,可以肯定的是,琼北是灾情重点地区。

表2 史料中的清代寒冷天气记载

续表2

(二)冷空气对清代岛内天气影响

有清代海南现存的府州县方志(府志4、琼山6、澄迈4、临高3、定安4、文昌3、会同2、乐会3、儋州2、昌化2、万州2、陵水2、崖州4、感恩1,共42种),共记录上述的31起寒冷事件。其主要时空分布为:

文昌,1662、1683、1713、1856、1876年,共5起;

琼山,1684、1703、1707、1836、1864、1892年,共6起;

定安,1711、1815、1817、1819、1846、1862、1878、1892年,共8起;

万州,1737、1763、1767、1768、1796、1812、1821年,共7起;

澄迈,1701、1815年,共2起;

临高(1690)、崖州(1823)、儋州(1833)、感恩(1908)等州县各1起。自康熙元年(1662)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246年间气温,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除了昌化县外,寒冷天气基本上侵扰到全岛的各个地方,中部地区是否受到影响,因资料缺载无法断定。其中,对东部定安、琼山、万州等地为影响较大,西部相对弱小。

第二,万州为重灾区。乾隆二十八年(1763)至三十三年(1768)五年,三次降温;嘉庆十七年(1812)至二十年(1815)两次降温,开历史先河。

第三,连片受灾。嘉庆二十年,澄迈、定安、万州,三州县同时受灾;光绪十八年(1892),琼山、定安、屯昌,气温同时骤降。

第四,道光三年(1823),位于本岛最南端的崖州,发生雨雹灾情,是岛内气温骤降的最低值。

崖州灾情可作为岛内寒冷事件的转折点。在嘉庆道光50年内,全岛共发生灾情11起,波及范围自北部琼山起至南部崖州和西部儋州等地,这一时段属于岛内小冰期活跃时期。光绪十八年,琼山、定安、屯昌同时受灾,算是其影响的余波。这与竺氏的估算有着不小的差距。

总之,对上述寒冷事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明代中后期,时隔100年的二次大幅降温,清代嘉道50年间的寒冷期,表明明清小冰期在“炎天涨海”的海南岛上较为活跃。

(三)民国余波

1912年民国成立以来,早期军阀割据,1939年2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占海南,动荡局势使得方志纂修缺少制度性保障,仅存几部方志对该种天气记录多语焉不详。长时段空缺,使得该时期发生灾害情况难以复原。

感恩,1917年“闰二月廿七八,天雨雹,黎峒亦有”[5];文昌,1920年“二月十八日夜,雨雹下降,小者二三方寸,大者可满方尺。北区一带屋瓦多被破坏,有致椽桷露出者。庭间大雹堆积,水沟为之不通。一切墙壁花碎,痕如斧琢。至草木、薯芋尽无完叶,其鸟蛇动物亦间有击毙者。自来雹灾,此为特甚”[6];屯昌,1935年“重霜8天,杂草枯死如火烧,槟榔幼果脱落光”[7]。澄迈,1940年冬至次年春,有“冷湿4个月不见阳光”[8]的记录。

二、小冰期时期冷事件成因

在历史记述中,东南部万宁,南部乐东、东方等市县,皆有不同程度冷事件发生。如此,冷空气如何穿越北部、中部山区且未留下痕迹而到达上述地区?这些冷事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一)冷空气南下路径

1.北方冷空气南下路径。

相关研究表明,以东经110°为分界(大致澄迈与海口交界的经度一致——引者注),北方冷空气对海南岛入侵,可分成“偏西”“偏东”两条路径,即:增压中心在“偏西”地区,冷空气将经过川黔桂等地南下;另一条则是,冷空气经过湖南、广东南下[4]。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对本岛气候产生影响:

冷锋,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扫过本岛上空;

静止锋,冷暖气团强度相当,锋面在雷州半岛和本岛南部沿海间静止或摆动;

冷锋锋消,所谓锋消即指促使锋面减弱或消失的过程。此对本岛的影响主要是锋面南移至华南沿海后消失,冷空气扩散南下。

2.岛内冷空气通道。

中部五指山和西南部鹦哥岭为隆起核心,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山81座,超过1500米的有五指山(1867.1米)、鹦哥岭(1811.6米)、鹅鬃岭(1588米)、猕猴岭(1655米)、雅加大岭(1519.1米)及吊罗山(1519米)等,这些山岭大致构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相互平行的三列山脉。1500米以上的山峰数量少且彼此分离,是故“气流窜穿少阻,屏障作用不十分明显”[9]。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中部地势影响,岛内东西、南北温度产生明显的差异。其中,强冷空气,将会穿越中部山地直接影响到南部地区;较弱的空气只能徘徊在北部,南北气候迥异。

(二)对几次冷事件的解读

1.万州雪事件。

理论上讲,降雪天气主要是大气中“有较冷的冰晶核;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等条件构成,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为雪花,这一过程即为降雪。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一般而言,降雪集中分布在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的地方,低纬度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或高原也有降雪的可能。

在唐胄的记述中,正德元年万州降雪,对本岛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性[10]。寒冷空气对琼山、文昌、定安、会同、乐会等地没有产生太大的天气变化,却在万州降下大雪,究竟何种原因造成的?

万州地处东南部、东临南海、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的沿海台地上,按照上述解释,该地似乎并不具备降雪条件。但是,“海洋气流也能间接影响该区下雪的机会率,如果在高纬度地区一带有较多暖流支配,会减低该区下雪的机会(例如日本本州至九州一带)”。那么,地处低纬、有寒流经过的地区,其下雪的几率有可能增加。如果这一推测成立,万州降雪事件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

本岛东部地区的南海海区,冬季(当年10月至次年4月)主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沿台湾海峡南下是本海区冷空气南下的主要路径[4]。

据此,可以做出这样的推定:正德元年冬天,北方强冷空气在“偏东路径”上,以“冷锋”的形式迅速影响本岛东部地区,前锋到达万州;而自台湾海峡一路南下过程中增加了水汽、逐渐变弱的寒冷空气同时抵达。二者交汇于万州上空,于是便产生此次降雪。

2.崖州、感恩冰雹极端天气。

道光三年(1823)十二月,在今天的乐东黎族自治县滨海地方的黄流、赤岭、赖洋诸村,一场大冰雹袭击事件;民国六年(1917)闰二月底,一场雨雹在本岛西南部地区感恩县(即今天的东方市)及其纵深的黎族居住区内落下。如同正德万州降雪事件一样,岛内其他地方并没有类似降温记录。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陆海冷空气交汇于此,从而形成极端的天气,是这二起冰雹产生的主要原因。

陆地上,北方冷空气沿着岛内“偏西路径”,从临高、儋州、昌江等地一路南下。西部水域上空,由广西东部经北部湾入南海冷空气团,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变暖,二者在西南部地区上空相遇从而形成“静止锋”。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强盛,使得锋面南压,从而产生了道光三年、民国六年的崖州、感恩恶劣天气。

[1]顾岕.海槎余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91:12.

[2]唐胄.正德琼台志:卷4《气候》[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3]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4]海南省史志工作办公室.海南省志·气象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45.

[5]卢宗堂,等.民国感恩县志:卷20《灾异》[M].海南:海南出版社.

[6]李钟岳,等.民国文昌县志:卷10《灾祥》[M].上海:上海书店.

[7]屯昌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屯昌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119.

[8]澄迈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澄迈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215.

[9]颜家安.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

[10]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2-133.

(作者:詹兴文,海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朔人,海南大学研究员)

P461

A

1004-700X(2016)06-0054-06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人口发展与生态演变研究”(11XRK00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万州降雪冷空气
万州:发展生态经济 书写绿色答卷
古城墙的凝望
万州面的乡愁味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2003-2017年阳泉市降雪变化及成因分析
冷空气从何而来
我困在这座小城二十年
冬日暖暖
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