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归来》的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

2016-02-23袁丁

电影文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归来文学语言

[摘要]张艺谋的电影《归来》是由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成的。小说的文本语言与电影语言在构成元素、传播机制和表达形式方面既存在很大的不同,又有相通之处。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共同承担着传播信息与文化的重任。笔者从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特征入手,结合电影《归来》及其小说文本《陆犯焉识》,阐述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的相通之处,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对于《归来》在电影语言应用方面的巧妙之处做出分析。

[关键词]《陆犯焉识》;《归来》;文学语言;电影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电影艺术最早在19世纪末的法国出现,自电影艺术诞生起,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就诞生了。在现实生活当中,电影语言与文学的语言共同承担起了传播文化、沟通思想的重要责任。影视艺术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它建立在文本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视听感官呈现给观众。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就电影《归来》与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的语言进行分析,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进行研究。

一、文学语言的内涵与特征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形成一定规范的书面语言,本文中笔者将书面语言的探讨范围划定在文学作品的范围之内。《陆犯焉识》是严歌苓的小说,电影《归来》就是改编自这部作品。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电影《归来》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改编,在内容上二者存在较大的出入,情节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在内容方面,电影存在很大的联想成分,是导演在小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语言具有“言外之意”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文学语言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读者对于同样的文学语言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眼中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语言具有不规律的特点,读者的理解、想象和阅读感受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电影语言的内涵与特征

在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中,电影语言也成为一种形象的语言表现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电影语言具有特殊性,往往是经过安排或特殊处理的语言。我们在听或看电影语言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电影情境,并在电影所营造的情境中,无需过多的语言,观众便可以清楚地领悟语言的情感和内涵,容易被电影中的语言所感动。但是,文学语言则不同,文学作品情景的营造需要语言去完成,而不能直接进行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语言对人物形象或场景的塑造更加具体、形象,这也是电影语言的魅力所在。

三、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一)构成元素的差异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在构成元素方面的差异是二者的本质差异。书写符号与语言单位是文学语言的主要构成元素,小说《陆犯焉识》是作者严歌苓所书写的,词素、音素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单位。而电影语言的构成元素则是自然符号,电影《归来》当中,音乐、情境、剧本以及人物形象等都属于电影语言的范畴,是构成电影语言的重要部分。真正的声音语言在影片当中的体现比较少,大多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演员的表演等来展示出所要表达的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与听觉层面的语言。

(二)传播机制的差异

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都具有传播信息与文化的功能,但传播效果却不同。在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引导读者的思维。读者通过文字感知文学作品当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作家对读者引导的过程也是对读者的想象和思维进行禁锢的过程。严歌苓创作的文学作品《陆犯焉识》,其信息与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文字,读者只有在对小说进行阅读之后,才能感受到《陆犯焉识》一书当中所表达的思想。而电影则是借助光学镜头和声波,对电影的思想进行表达。对于电影的画面与声音,观众需要自己去领悟和理解。例如,在《归来》中,陆焉识逃到家门口敲门,但此时冯婉瑜的女儿就要回到家里,楼道里还有等待抓捕陆焉识的人。陆焉识不清楚这一切,但是冯婉瑜是清楚的,此时,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是冯婉瑜的紧张、激动而又痛苦的表情。在演员出色的表演当中,电影人物的内心矛盾与丰富情感需要观众自己去感悟和领会。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

文学语言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展开议论、叙述或描写,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后形成自己的理解。文字作为作家笔下的书写符号,具有概括、抽象的特征。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抽象的特点。与文学语言不同,电影语言则是具体的、形象的。电影呈现给观众的是具体的有声音和画面的情境,人物的设计也具有直观性特点。读者在阅读《陆犯焉识》的时候,首先是眼睛接触到文学语言的描述,随后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或景象。这种描写与想象体现了文学语言显著的抽象性特点,读者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接受与欣赏。电影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与文学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直观、生动是电影语言的显著特点。在电影当中,电影语言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人物、场景等做出简单明确的说明,观众通过电影语言可以对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直观准确的把握,而不必通过自身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来完成对电影的理解。由此可见,电影语言更加丰富、直观且富有创造性。在观看电影《归来》的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场景、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动作、背景音乐等对电影的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进行把握,而无须通过主观的联想去获得。由此可见电影语言的丰富性以及直观性特点,但电影的视听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观众的想象。

四、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的相似性

(一)艺术风格的一致性

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体现了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本质联系。文学语言是电影语言发展的基础,为电影语言的发展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养分。《陆犯焉识》具有显著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解读,小说选择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人物和事件等进行创作,通过语言文字集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叙事,还包含着自己对社会的评价、批判等。而《归来》也注重对现实的展示和观点的表达,展现了显著的现实主义特点。但电影由于受到独特表达方式的影响,内容上难以对人物的情感进行丰富细腻的文字展示,而是通过人物的表演、电影镜头的转换等表现出当中真实的场景。可见电影语言虽然与文学语言相比较更加客观,但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一致性。

(二)文艺创作方面的相似性

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电影作品与小说作品的共同追求。文学作品《陆犯焉识》当中,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环境下人物的状态和心境,从而突出主人公的遭遇和性格特征。在张艺谋导演的影视作品《归来》当中,导演则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再次创作,电影通过男女主人公简短的语言,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塑造,突出了人物的特征。从塑造人物的形象来说,二者都有所创新,并运用自己所擅长的形式,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语言艺术的相似性

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同属语言的范畴,都承担着传播信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任务。此外,在语言艺术方面二者也存在相似之处。文学作品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读者在阅读之后难以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体验,但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而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的则是具体的、形象的电影语言,观众通过听觉与视觉器官,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领悟。因此,电影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更佳。但是在语言艺术方面,二者依然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一般电影的语言多采用小说文本中原有的语言,电影情境的创设也多以小说文本中用文字描述的情境作为依据。《归来》整部影片中声音语言表达很少,但是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情与性格特点、负载的内心变化过程等都十分到位。在农场,婉瑜见到女儿丹丹、焉识跟踪婉瑜到天桥,丹丹则是跟踪焉识,在电影当中,三位主人公的内心活动都是复杂而不同的,影片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变化。而在小说《陆犯焉识》当中,人物心理则是通过作者的文字阐述与剖析展现出来的。在语言艺术上,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五、《归来》电影语言处理的成功之处

(一)视觉冲击强烈

电影镜头的切换、激烈的动作等都会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并形成心灵上的震撼。电影《归来》当中展示了火车站陆焉识被抓的一幕。电影镜头频繁地切换着:呼唤、发现、奔跑、被抓、摔倒等人物的动作频繁出现,带给人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也让观众理解了陆焉识与冯婉瑜相隔咫尺却难以相见、女儿丹丹抵触父亲的原因。

电影语言的展现具有直观的特点,唯美的镜头与赏心悦目的演员是提升电影人气的一种方式。电影《归来》由于人物设定的限制,陆焉识和冯婉瑜都不能以帅气或漂亮的形式出现。于是导演将女儿丹丹设定为一位芭蕾舞演员。电影中多次出现了丹丹跳芭蕾舞的唯美镜头。但是,由于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丹丹一直是单身。从视觉冲击的角度来说,电影对于语言的应用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而电影《归来》对电影语言的处理,无疑是优秀的。

(二)合理使用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

文学语言是由词素、音素组成的一种无声的语言,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和理解,需要借助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来完成。电影语言则是一种图像化的语言,可以借助声音、画面等元素进行展现。因而,在影视作品当中,能否恰当地处理电影语言已经成为衡量电影的一项标准。处理电影语言的方式有三种:注重图像表达、注重文字的表达、文字与图像并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则属于第一种——注重图像语言的表达。影片中的有声或无声的文字语言较少,在许多镜头当中,一个字都未出现的情况十分常见。例如,在婉瑜失忆之后,陆焉识在用钢琴弹奏《渔光曲》,企图唤起婉瑜的记忆,这一段的时间较长,约有6分钟。却没有出现一个文字,只有断断续续的琴声,而画面则展示了两人的内心变化。对于须借助文字语言表达的情节,电影《归来》对文字语言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例如,在陆焉识逃回家敲门直到冯婉瑜拿起陆焉识塞进门缝的纸条,这一段的时间约有10分钟。在影片中算是文字语言出现较多的部分,但也只有婉瑜、陆焉识以及女儿丹丹三个人简短的对话,字数不足70个。虽然文字语言的表达十分精简,却充分体现了三个人的情感,加深了观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并从语言以及动作表情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归来》在语言的处理上虽与小说《陆犯焉识》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电影经过改编,对电影语言进行了独特的处理,赋予了电影语言新的活力,也赋予了电影新的内含,是一种创新,也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 周承英.归来人焉识?——读小说《陆犯焉识》、看电影《归来》有感[J].群言,2015(02).

[2] 苗姗姗,白丽娜.浅析文学文本与视听语言对于艺术的表达——以电影《归来》及其原著《陆犯焉识》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06).

[3] 李文思.谈电影《归来》与小说《陆犯焉识》的主题及艺术[J].电影评介,2015(01).

[4] 申慧.从语言与图像的融合看当代文学与电影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

[5] 薛颖.小说文本的电影传播——从《陆犯焉识》到《归来》[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4.

[6] 加晓昕.从严歌苓到张艺谋——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转型路径探析[J].四川戏剧,2013(05).

[7] 赵炎秋.《归来》与《陆犯焉识》叙事比较: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三[J].中国文化研究,2014(03).

[8] 樊露露,刘砚群.从《归来》看张艺谋对《陆犯焉识》的改编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0).

[9] 陈嬿文.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的矛与盾——以张艺谋电影《归来》为例[J].艺术百家,2014(05).

[作者简介] 袁丁(1973—),女,重庆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归来文学语言
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归来》:去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