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莉云运用潜阳封髓丹医案4则

2016-02-21董月秋郑玉姜莉云

新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潜阳砂仁虚火

董月秋,郑玉,姜莉云

昆明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云南 昆明 650011

◆医案研究◆

姜莉云运用潜阳封髓丹医案4则

董月秋,郑玉,姜莉云

昆明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云南 昆明 650011

潜阳封髓丹;失眠;头痛;眩晕;喉痹;医案;姜莉云

潜阳封髓丹为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方,是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二方合成,潜阳丹出自火神派鼻祖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4味药组成;封髓丹最早见于元代许国祯的《御院药方》,方由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物组成。郑钦安治疗虚阳浮越之证时常将上述两方合用,疗效显著,后世火神派传人将其发扬光大,吴佩衡先生将两方合称为“潜阳封髓丹”。姜莉云主任现任昆明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师从扶阳派大家吴荣祖教授,应用此方治疗虚火上冲、虚阳上浮之证有桴鼓之效,现摘其部分医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失眠

李某,女,80岁,2014年1月14日初诊。主诉:失眠2年余。患者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口干,心烦急躁,畏风,大汗出,双下肢发凉、乏力、不肿,夜尿频,舌红、苔少,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失眠。患者虽有口干、烦躁、汗出等“热象”,但更有下肢发凉、夜尿频等阳虚之征,又为年高体弱之人,故辨证属虚阳上浮扰神。治以潜阳安神为大法,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处方:附子、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肉桂、砂仁、龟板、黄柏、炙甘草各10 g。煎服方法:开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20 min,取汁200 mL,每天3次,每剂药可煎服5次,共5剂。嘱:忌辛辣、香燥、酸冷、水果。

2014年1月21日二诊:失眠有所好转,较易入睡,畏风、汗出减轻,双下肢较前有力,仍心烦,腹部胀满,频繁矢气,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磁石20 g,以增强潜阳安神之力,加枳实10 g,厚朴15 g,以行气除满、畅通中焦枢纽。继服7剂。

2014年1月28日三诊:患者睡眠基本恢复正常,无畏风、汗出、口干,双下肢觉温,行走有力,偶有心烦、矢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前方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属“失眠”。失眠为临床常见病证,中医多从疏肝泻火、补益心脾、滋阴降火、镇惊安神论治,从阳虚论治者较少。临证中我们发现阳虚失眠之人并不少,尤其是老年人更多见。《素问》言:“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皆提示老年人阳气渐衰、阴寒内盛,阴阳失去平衡而较易出现虚阳上浮、上热下寒的表现。因此临床上若遇到老年人顽固失眠可辨证应用潜阳安神法。

2 头痛

张某,女,44岁,2014年3月7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头痛20余年,加重1年。患者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平日靠口服各种止痛药物缓解,未彻底治愈。现头痛以巅顶部为重,伴双目干涩,口腔溃疡、心烦、夜寐不安,经前期头痛加重,甚时恶心欲吐,头面时汗出,颈项不适,双膝以下逆冷,脘腹遇冷不适,小便清长,大便正常,口干喜热饮,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滑。四诊所得可谓一派阳虚、阴气上腾之象,故投潜阳封髓丹加味。处方:附子颗粒45 g,葛根、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磁石、炮姜、党参各20 g,熟地黄、当归、高良姜各15 g,龟板、砂仁、黄柏、炙甘草、吴茱萸、川芎、赤芍、香附、肉桂各10 g。煎服方法:开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 mim,取汁200 mL,每天3次,每剂药可煎服5次,共3剂。嘱:忌辛辣、香燥、酸冷、水果。

2014年3月14日二诊:3剂药后自觉身轻神清,诸症明显好转,惟觉夜间全身发热、汗出,余无其它不适。上方去四物加桂枝、白芍、山茱萸各20 g,五灵脂10 g。5剂,每天1剂,水煎早中晚分服,姜枣为引。服完5剂后诸症皆除。

按:本例患者头痛20余年,其肢冷、小便清长,喜热饮,舌淡胖润,脉沉,均为阳虚之象,头痛乃阴气上腾所致。郑钦安云:“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法宜回阳收纳为要。”以潜阳封髓丹合吴茱萸汤加味即获效验,方药合拍。

3 眩晕

李某,女,45岁,2014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头晕2年余。患者2年多来反复出现头晕,时有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查颈椎CT、头颅CT、血压血糖等均正常,多方治疗无效。症见面色潮红,双眼无神,手足烦热,大便干,舌质红、边有齿痕,舌体胖大,苔黄,脉细弱无力。辨证属少阴寒逆夹饮上犯,方选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加味。处方:附子颗粒、巴戟天、茯苓、白术各30 g,龟板、桂枝各15 g,炒麦芽、炙甘草、肉桂、黄柏、砂仁各10 g。煎服方法:开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 min,取汁200 mL,每天3次,每剂药可煎服5次,共3剂。嘱:忌辛辣、香燥、酸冷、水果。

2014年5月23日二诊:头晕、手足心热症状均明显减轻,舌胖大齿痕明显,脉沉弱,上方去巴戟天,茯苓加至40 g,继服3剂而愈。随诊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属“眩晕”,平素见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脉细,辨为阴虚之证,阴虚阳亢,世医皆谓此本当滋阴潜阳。但细辨症状尚可发现不寻常之迹象:双眼无神,舌边齿痕、舌体胖大,脉虽细但仍有弱而乏力之表现,多被忽略而诊为阴虚火旺。郑钦安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识此,则可辨阴盛格阳,虚阳上越之症,方用郑钦安所推崇的潜阳封髓丹加味,药到病除。

4 喉痹

周某,男,35岁,2014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咽痛1周。患者于1周前因吃油炸花生米后病发咽痛。经服阿莫西林、板蓝根片等药,病症有增无减,伴吞咽困难,咽痛连及左耳心,口中流清涎。查:咽部充血,色紫暗,悬雍垂水肿,左咽部见一蚕豆大紫血泡,左下颊淋巴结肿大。大便微软,小便清长,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边有齿痕,脉沉细而弱,尺脉浮大无力。辨证属下焦阴寒,逼阳上腾。治当温阳祛寒,引火归原。方用潜阳封髓丹合滋肾丸加减。处方:附子45 g,玄参20 g,桔梗15 g,龟板、砂仁、炮姜、焦黄柏、知母、炙甘草各10 g,肉桂6 g。煎服方法:开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 min,取汁200 mL,每天3次,每剂药可煎服5次,共3剂。嘱:忌辛辣、香燥、酸冷、水果。服药2次,当晚即能顺利进食,咽部血泡消失,喉微痛。再服而愈。

按:本例属“喉痹”。该患者因食香燥动火之物而发病,症候为咽红、肿、痛,应为胃火亢盛之阳热实证,临床必见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数有力。此与本病不符,故决非胃火亢盛之阳热实证。此证脉沉细而弱,尺脉浮大无力。尺脉属肾,肾主水,水以下流沉潜为顺,脉以沉伏为宜。今病发初冬,脉反浮大无力,且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胖嫩多津,系下焦阴寒,逼阳上腾。患者平素肾阳不足,命门火弱,因吃香燥动火之物突发此病。病虽笃重,只因抓住阳虚火浮这一病机,用潜阳封髓丹纳气归肾,引火归源,滋肾丸补水熄火,重用桔梗、玄参交通上下,药症合拍而获速效。

人之虚火上炎所致诸证,就其病机而言,大约有二:其一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阴虚火旺;其二命门火衰,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而见上热之症。清·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将此火喻为“水中之龙”,言“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若虚火上炎等证,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程钟龄《医学心悟》中亦指出:“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越于上,当以辛热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潜阳封髓丹即为此设。方中附子辛热补坎中之真阳,龟板咸凉,补离中之真阴,二物合用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砂仁辛温,能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黄柏味苦入心,能坚肾益阴,色黄入脾,有调和水火之用;甘草补中,调和上下,又能伏火。全方共奏回阳潜阳,收纳阳光,引火归原之功。故用以治疗下焦阴寒过盛,虚火妄动之证颇效。

前人谓:“实火易医,虚火难疗”,若辨证不清,阴阳不分,寒热混淆,临证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头痛医头,脚疼治脚,必然陷入阴证似乎阳,清之必毙;阳证似乎阴,热之反伤的困境。命门火衰,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是虚火的病机,亦是使用本方的依据。而肾阳虚者,大多数具有以下特点:①舌质淡嫩多津,舌边有齿痕;②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肢冷畏寒,或身虽热而欲近衣被;③脉沉细弱,或尺脉浮大而虚。若具此等指征,无论虚火发于何部,均可按阳虚上浮辨治。

(责任编辑:冯天保,郑锋玲)

R249

B

0256-7415(2016)09-0192-02

10.13457/j.cnki.jncm.2016.09.085

2016-04-10

董月秋(1979-),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

姜莉云,E-mail:jean6895@163.com。

猜你喜欢

潜阳砂仁虚火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诗词去“虚火”才能更健康
入冬这把“火”多是虚的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的AECOPD伴呼衰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砂仁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