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

2016-02-15郭振雪吴彩霞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转型特色区域

郭振雪,吴彩霞

(肇庆学院 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b.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GUO Zhenxuea,WU Caixiab

(a.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

郭振雪a,吴彩霞b

(肇庆学院 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b.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区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范围内,一定人群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等的“共同体”。区域文化在传承文化普遍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征。区域文化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精神引领和支撑;第二,提供鲜活素材,补充古典或现代元素。

区域文化;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特色构建;积极作用

20世纪90年代末开启的高校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轨道,并一路飞奔前行。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学术界公认的大众化阶段[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歌猛进、一路飞奔的同时,中国实施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工程,其中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倾斜性支持和重点保障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高校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老牌“巨无霸”高校和后来崛起高校对教育资源的过度垄断使地方高校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发展步履维艰。在此背景下,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就成为国内地方高校突破生存“瓶颈”、走出发展困境的唯一出路。2014年4月26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驻马店闭幕,参加论坛的178所中国地方性高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提出要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此后,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就成为国内研究的重要议题。本论文拟从区域文化的视角探析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地方高校有两个属性:第一,由省级政府举办、统筹管理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2];第二,为1999年扩招后升格设置的650多所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介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

一、国内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国内高校“实力鸿沟”的出现,一些地方高校就开始努力探索自身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之路,以此为契机,国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总体上看,国内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研究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而这种实用主义研究取向又可以分为两种视角:第一,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研究[3-6],这也是部分地方高校特色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突出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第二,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研究[7-10],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就国内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看,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确使一部分地方高校走出了生存困境,实现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但是,“唯经济论”和“唯市场论”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当前,中国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受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偏好的影响极大,地方高校尤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凡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就相对比较容易,也更容易取得实际效果。换句话说,地方高校所在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的高校而言,如果一味追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就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后台”不硬、“出身微寒”的地方高校来说,其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就需要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引领和影响下,各民族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创建和演绎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尤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地区的高校而言,以区域文化作为其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切入点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区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区域文化在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中的概念界定有很大差异。本文将在梳理现有区域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其概念,阐释其特点。

列宁认为:“地理环境的特征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11]据此,有学者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12]。区域文化的形成除了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一定区域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人文遗迹等也会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区域文化是指处于一定区域内的群体,在区域某种历史、社会、人文背景熏陶下,长期形成、发展起来并日趋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13]96。区域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狭义的文化概念,更多体现为特定区域内人群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生追求、道德情操等精神性因素。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4]。还有其他诸多关于区域文化概念的表述,笔者在此不予赘述。但从上述区域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一定区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因素是区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区域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因此,本文认为,区域文化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地理范围内,一定人群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等的“共同体”。区域文化在继承文化普遍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承性和兼容性。198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认为,广义上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和记录者,作为主体文化内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子文化”,区域文化具有先天的传承功能,即传承了主体文化的某些外在和内在特质。区域文化的兼容性主要指其面对外来文化时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目排外,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勇敢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和“侵蚀”。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文化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下区域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独立性和同化性。区域文化的独立性不是封闭保守、夜郎自大,更不是盲目排外,它的独立性意味着包容、创新基础上的原则坚守和特色自立,意味着开放、发展基础上的卓然气质和浓郁风格。区域文化的同化性,指面对域外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区域文化能够汲取外来文化的先进、合理成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构成元素,“扬长弃短”。区域文化的同化性使其在“吐故纳新”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可塑性与创新性。区域文化的可塑性,是指区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柔韧性,百折不挠,在挫折和磨难中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和完善功能。“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到封建社会中后期我国已经形成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区域亚文化。”[15]这些区域文化,虽经历社会变迁和战乱纷争,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特立独行,这与区域文化的可塑性是密不可分的。区域文化的创新性,是指当面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域外文化的挑战时,区域文化能够不断充实和更新其内涵,以深厚的底蕴和崭新的形象“绝世而独立”,展示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三、区域文化分类及其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作用

宏观的地理方位和微观的地域属性是当前区域文化分类最常用的划分标准。宏观的地理方位就是按照地域的东西南北划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就属此类。微观的地域属性是在区域的范围内根据地域的特点再划分出若干的微观”区域,进而划分出更为具体的子区域文化。例如,根据中国南方不同省份和地域的特点,南方文化又可细分为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湖湘文化等若干个地域色彩更加浓厚的子区域文化,而湖湘文化、江汉文化和江淮文化等子区域文化,又同属于荆楚文化这一大区域文化的范畴[13]96。区域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说,只要某一地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区域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文化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国内对区域文化的分类研究也比较多。本文认为,尽管我国区域文化种类繁多,但个性鲜明、影响力大的区域文化主要有以下六大类别。第一,齐鲁文化。山东是齐鲁文化的摇篮”和大本营。齐文化崇尚革新,鲁文化重视传统。齐鲁大地是儒家思想的滥觞之地,深受儒家“人本”思想的浸润和熏陶。因此,人道精神是齐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第二,燕赵文化。燕赵文化主要涵盖河北、山西及陕西的中北地区。这一区域民风粗犷,性情刚烈,“多慷慨悲歌之士”。因此,燕赵文化重情厚义,洒脱不羁,豪气任侠。第三,三秦文化。三秦文化覆盖陕西和甘肃、宁夏的东南部。该区域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民风彪悍,在与域外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中,三秦文化表现出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和兼收并蓄的特点。第四,楚文化。楚文化所属区域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的西北部。此区域文化在文学上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又表现出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和不屈不挠的一面。第五,吴越文化。该文化覆盖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江南号称“鱼米之乡”,富甲天下,文风极盛。与粗犷豪放、不拘一格的北方文化相比,吴越文化婉约恬淡,雅致清新,风格独特。第六,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涵盖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岭南背靠陆地,面向海洋,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不屈的奋斗精神造就了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包容创新的天然底色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而成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12]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的形成对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区域文化能够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提供无形的精神引领和支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中,区域文化的核心要素,比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偏好等会对地方高校领导层的决策偏好、行为方式、做事风格等产生无形的影响和引领。例如,岭南文化具有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特点,近接海洋、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又使其具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这对一些广东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地处广东省东莞市的东莞理工学院为例。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此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联姻”,大力实施“人才订单”培养。该校先后与中兴、西门子、华为、微软、IBM和智汇谷等国内外大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先进实验室和联合学院,引进企业科技人员开设课程、编写教材,共同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建成了校外20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供学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第二,区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习俗、人文遗迹、自然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一些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地方高校的特色构建与转型发展提供鲜活素材,补充古典或现代元素。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迥异,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如果能够以当地文化的某一个显著特征为着力点,深入挖掘这一特征的历史渊源、时代内涵和价值,并和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以及市场需求等有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学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建设就能够做到按图索骥,有的放矢,避免走一些弯路。这一点最为鲜明的事例就是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曲阜师范大学。该校利用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故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立了省级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和“孔子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及海外投资者联合创办了中外合作孔子文化大学,突出了该校在孔子和儒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肇庆学院。肇庆是享誉海内外的“端砚之都”,也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该校依托“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成立了“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研究院下设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机构,对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四、结语

本文研究的初衷在于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即高度重视区域文化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冀有更多这方面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以区域文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探索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之路,并不是排斥、贬低、甚至全面否定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中的经济和市场导向。毕竟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来说,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其挖掘和利用区域文化内涵的前提条件。

[1] 雷洪德.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12(7):46-52.

[2] 胥刚.新常态下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9):98-102.

[3] 张安驰,顾永安.产业结构:地方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之切入点[J].江苏高教,2015(4):46-49.

[4] 任培秦.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15.

[5] 王黎恺.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14(6):58-59.

[6] 李国仓.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10-13.

[7] 赵新亮,张彦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5(2):38-42.

[8] 王冰,陈兆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基本问题探讨[J].天中学刊,2014(6):117-122.

[9] 李军龙,滕剑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24-127.

[10] 吴路珂.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新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4-77.

[11] 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59-465.

[12] 杨小凤.地方文献与区域文化发展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83-86.

[13] 巴玉玺.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差异性的理论辨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95-98.

[14] 张笛风.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8):68.

[15] 汪岩桥.区域文化与市场主体精神培育[J].浙江学刊,2008(4):34-40.

Local University’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ract:Regional culture is the community of some relatively stable ways of thinking,values,behavior patterns and social customs which ar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production. Formed under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it has certain regional features.Regional culture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unique features.The effects could be reflected from two aspects:providing spiritual guide and support on the one hand,and providing fresh material to supplement classical and modern elements on the other.

ords:regional culture;local university;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positive role

GUO Zhenxuea,WU Caixiab

(a.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G521

A

1009-8445(2016)06-0083-05

(责任编辑:董 娟)

2016-09-05

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2015年度教育研究一般课题(ZQJYY201547)

郭振雪(1979-),男,河南邓州人,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转型特色区域
特色种植促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分割区域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完美的特色党建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