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运动的国际现状分析

2016-02-14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创客

李 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创客运动的国际现状分析

李芳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软件工具的获取变得越来越便利。3D打印技术和开源硬件、软件也为创客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了全球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创客运动因其“开放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及“教育性”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政府、企业、学校以及社区的普遍关注。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主要聚焦于更加广泛的创客运动的讨论,分析了国际上推动创客运动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研究报告及文章,等,通过对国外创客运动的现状分析,以期为我国创客运动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为我国创客教育的探索提供启示。

【关键词】:创客;创客运动;创客教育;创客空间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开源软件、工具以及信息资源越来越便利,这直接促进了创客的产生。随着创客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创客、创客空间以及创客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外技术爱好者、创客以及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创客运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2005年,美国多尔蒂(Dougherty)和他的团队创办了MAKE杂志,推动了“技术支持DIY”社区的形成,这被认为是创客运动的开端。2013年,首届中国创客圆桌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创客运动的开始。创客运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它正在变革着文化、教育以及商业,形成了“创客文化”、“创客空间”以及“创客教育”。国内关于创客运动介绍大多集中在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育等与之相关的理论探讨,针对国际创客运动现状的分析则很少。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主要聚焦于更加广泛的创客运动的讨论,分析了创客空间、创客组织机构、创客运动相关的期刊杂志以及研究报告和文章,等,通过对国际创客运动的现状分析,以期为我国创客运动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为我国创客教育的探索提供启示。

1 创客与创客运动

“创客”一词源自英文Maker(制作者)和Hacker(创造性地运用技术资源的人)的综合释义[1]。我们常说

创客运动体现了一种设计、制作、创造与创新的文化,典型特征是在DIY(自己动手做)或DIWO(和其他人合作做)理念的支持下,许多人聚集起来进行一些制作或创造活动,包括纺织工艺、机器人制作、烹饪和木质工艺、数码制作、机械维修以及创作,等。尽管国际上开展创客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基于开放探究、内在兴趣和创新的理念。伴随着在线创客社区、创客空间、Maker Faires等创客组织团体的建立,创客运动在国内外快速地发展起来。

2 国际创客运动概览

随着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创客们建立了他们的市场生态系统,形成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有独创性的创客利用新的技术,比如:Arduino微控器、3D打印等进行创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工程、工业设计、硬件技术和教育的变革。2014年举办的美国白宫创客大会则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全民参与“创客运动”,美国将第一届白宫创客大会举办日2014年6月18日定为“国家创造日”,并将第二届白宫创客大会的举办日期(2015年6月12—18日)定为“国家创造周”,号召全美“每个企业、每所大学、每个社区、每位公民都加入到支持全美各地民众成为创造者的行列中来”[3]。以美国为代表,创客运动在各国政府的政策和倡议支持下得以促进。2015年1月28日,在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4]。现阶段,创客运动不仅涉及技术、制造业和商业,而且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客运动能够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的原因除了创客活动本身的特点和各国政策的推动支持外,还包括大量创客空间的建立,创客运动的组织机构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最重要的是创客对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客空间为创客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准备和物质基础,创客的组织机构是创客运动的推动力,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2.1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创客运动实践的场所,是创客发挥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物理环境。安德森对创客空间的界定是:“创客空间是指配备创客所需设备和资源的开放工作场所,创客在创客空间里完成其产品”[2]。目前,全世界已建立1 214个创客空间,还有357个正在筹备中;创客在创客空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包括长期深入的项目、技能培训项目以及介绍创客技能的工作,等。根据所在的场所,创客空间主要分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社区创客空间、学校创客空间以及在线创客空间;国外主要的创客空间有创客空间(The Make Space)、塔科马私人实验室(FabLab Tacoma)、波士顿Artisan's Asylum创客空间和奥克兰The Crucible创客空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客空间有“北京创客空间”、上海的“新车间”和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香港的创客空间有Makerbay(http://makerbay.org),等。国外许多高校、中小学也在积极探索建设校内创客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面主要分析国外典型的创客空间。

2.1.1创客空间(The Make Space) 创客空间(http://makespace.io)是一个公共工作室,由志愿者们按公共图书馆的风格创建,该创客空间的理念是共享实践知识和技能,目的是帮助人们把非常棒的想法变成现实。该工作室提供简单的工具、先进的制作设备、大量收集的、捐赠的、回收的资源,这些工具、设备和资源都可以在人们的各种项目、发明、创作和探究中使用。这些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是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以及通风柜工作站。该工作室装备齐全,包括电烙铁、锯、钻头、锤子、砂纸和许多常用的工具,还配备公用电脑。除此之外,工作室还提供一些免费的技术课程供人们学习,包括如何使用现成的工具(如焊接、电子设备、3D打印机以及模具),如何进行激光切割,等。该工作室有许多主题社团,比如工艺社团、技术哲学与社会讨论组,等,任何人在闲暇时间都可以来到该创客空间分享知识、技能、想法和创意。

2.1.2创客商店(The Make shop) 创客商店(http://www.themakeshop.org/)是一个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由企业家Jill P创办,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该工作室强调学习、创造和探究的理念,目的是要在社区中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同时促进创客运动的发展。该创客空间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创新性的课程,涉及缝纫、编织、钩针、摄影、纸工艺、肥皂制作等许多创造性领域,还提供一些免费的开源软件供大家使用探究。为了满足不同创客的需求,该创客空间有3个主题:木制品车间、缝纫车间和电子技术商店。在这些主题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利用非结构化的资源去进行缝纫、编制、构建电路等实践探究活动。该创客空间也向人们提供乐高、机器人技术、动画创作等课程。

2.1.3塔科马私人实验室(FabLab Tacoma) 塔科马私人实验室(http://www.fablabtacoma.com)致力于向学生、发明家、艺术家和DIY爱好者提供容易获得的、开源的前沿设计和原型设计的设备,现有的设备包括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CAD/图形工作站、数控路由器(48X96)、焊接站、示波器、电力供应、显微镜。该创客空间分为木工艺工作区、金属加工区、协作工作区,提供的服务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形成原型,为教师在教育者论坛上提供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知识和工具资源以及提供在线销售创客产品的商店。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获得教育机会,同时也可以得到由著名设计师们组成的专业团队的帮助支持。

2.1.4波士顿Artisan's Asylum创客空间 Artisan's Asylum是位于麻省理工附近的一个非盈利性创客空间,面积约40 000m2,其目的是支持和促进当地社区不同类型手工制作的教学、学习、实践活动;拥有多个工作室,配备了专业的加工设备,包括:木工车间、焊接车间、喷涂车间、精密金属加工车间、原型制造工作室、电子产品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缝纫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等,同时还提供了公共的社交区域和货架存储单元;拥有约10名全职员工和一些社会志愿者,采用会员制运行,其运行经费来自日常开展的各类创客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捐助(包括私人基金以及Math Works、Autodesk、Solid Work等公司);②包月会员:目前拥有约250名包月会员,会员有权在周末或工作之余使用该创客空间提供的各类加工设备;③公开创客课程;④空间或设备租赁[5]。

2.1.5奥克兰The Crucible创客空间 The Crucible创客空间由艺术家Michael Sturtz创办,面积约5 600m2,是一家非盈利的工业艺术学校,面向全社会开放;与Artisan's Asylum类似,该创客空间拥有铸造、锻造、焊接、陶艺、玻璃吹制、首饰制作、创意电子产品、机械加工、木工等数十个工作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每年提供500多门手工制作和艺术类课程,教师多来自工业界、艺术界和大学,每年有5 000多人参加相关课程;该创客空间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于课程学费、会员会费、场地出租和社会捐助;根据缴费数额的不同等级,会员享受不同的福利,包括课程打折、开放使用设备、会员T恤、活动优惠,等[5]。

2.2目前推动创客运动的组织机构

2.2.1创客媒体(Maker Media) 创客媒体是一个全球性平台,由世界创客大会发起人戴尔创办,旨在把创客与产品、服务、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创客联系起来,为更多的创客提供服务。在兴趣或职业的驱动下,创客利用好奇心、智慧和自身创造力,进行了一些项目向人们展示他们如何与周围的世界互动。2005年创客媒体创办制作(Make)杂志,2006年创客媒体举办创客嘉年华活动(Maker faires),这些都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创客运动的发展。该机构还开发了创客入门工具和书籍,已经在Maker Shed商店销售。

2.2.2创客嘉年华(Maker Faires) 创客嘉年华(http://makerfaire.com/)是一个面向各个年龄阶段的技术爱好者、手工艺者、教育家、思想家、业余爱好者、工程师、科学俱乐部、作家、艺术家、学生和商业参展商的活动。所有的创客参加创客嘉年华来展示他们的成功,并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创客嘉年华是一个吸引人的聚会,有好奇心、喜欢学习、热爱分享的人来展示他们能做什么,许多制造商来显示他们的工作;许多制造商说,他们没有其他地方分享他们所做的事情[6]。2006年,在旧金山湾举行的首届创客嘉年华吸引了大批创客来参与手工制作和学习新技能,每年都举办一场大型的创客嘉年华活动,据统计,将近有21 500人参与了第一届和2014年纽约创客嘉年华。仅仅在2014年,大约有119个小型的创客嘉年华活动在全世界举行,例如:东京、罗马以及深圳,等。创客嘉年华主要是为那些有远见的探索新技术的创客设计,活动不仅涉及技术领域,而且包括科学、工程、艺术、绩效和工艺领域。

2.2.3创客杂志(Make) 创客杂志(http://makezine.com/)是美国发布的双月刊杂志,由创客媒体出版。该杂志主要关注DIY或者DIWO项目,涉及计算机、电子、机器人学、金属工艺、木制工艺等其他领域。Make杂志被认为是创客运动的“中枢器官”,可见该杂志对创客运动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组织现有Make项目、3D打印机项目、Arduino项目、超级小电脑项目,同时也提供信息订阅服务。

2.2.4Maker Ed Maker Ed(http://makered.org/)是由Dale Dougherty创办的非营利性组织,是非营利性公共慈善机构Tides Center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创客,致力于通过创客活动使所有的年轻人形成对STEM学习的兴趣、自信和创新意识。通过其教育工作者和社区的支持,该组织在扩大和深化青年创客学习体验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该组织进行了多个计划和项目,比如Young Maker项目,它把8~18岁的年轻人聚集在创客空间进行有指导的创造活动;在小俱乐部,参与者可以自主选择、共同设计开放项目,最终有机会分享和展示成果作品。Maker Ed就是一个典型的探索创客教育的项目,该项目通过这3种方式:教育工作者向学习者提供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经验和必要的支持,社区向青年提供创造机会以及组织青年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创造,以促进青少年形成对STEM学习的兴趣、自信和创新意识。

2.3创客教育:教育界的创客运动

面对困扰教育界很久的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人们寄希望于创客教育。随着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看到了创客运动对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力,纷纷探索创客运动与教育的结合。我国东北师范大学郑燕林教授指出,创客教育的核心是支持学生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6]。新媒体联盟2014年的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中指出,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将是未来3—5年内的趋势,而在教育界日趋发展壮大的创客运动,正是这一预测的一大表现[7];2015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创客教育将给高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深刻变革。未来2—3年内,用于创客教育的创客空间将会在众多高校中得到采用[8]。因此,人们认为创客运动将是改良教育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国内外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教育界的创客运动:创客教育、创客课程,等。

国外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开展创客教育,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内华达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等60多所高校已经陆续在校园里开设了创客空间[9]。现阶段美国比较知名的高校创客空间包括斯坦福大学的Fab Lab创客实验室、华盛顿玛丽大学的Think Lab创客实验室、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Garage创客空间、内华达大学的科学图书馆创客空间(Science LibraryMakerspace)、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开源硬件创客空间(Open Hardware Makerspace)[10]。其中,内华达大学的科技图书馆创客空间被美国的创客杂志评为最有趣的创客空间[11];国外许多高校也在探索开设创客课程,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该学校推出了8个交叉学科辅修创客课程项目,开设了30门新的跨学科的以工作室方式推进的创客教育课程,旨在支持全校所有本科生开展跨学科的创新学习[12]。麻省理工学院自2002年起,每年均开设面向研究生的创客课程“如何制作”;2014年秋季学期此课程共开设16周,教学内容包括:导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管理、计算机控制的切割、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3D打印与扫描、计算机控制机械、建模与铸造、嵌入式程序设计、材料合成、输入装置与输出装置、网络与通信、端口与应用程序设计、机械与机器设计以及项目开发[13]。麻省理工学院2015年3月计划开设关于商业、领导力、管理与创新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课程[14]。我国郑燕林教授总结了美国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基本路径:在意识层面积极响应全美创客行动,充分重视创客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这是实施创客教育的起点与目标指向;在规划层面注重对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整体设计,充分关注与社区创客教育的联动,这是实施创客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实践层面着力打造优质的创客空间提供创客教育环境,灵活选择适切的创客教育实施方式,这是创客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重要依托[7]。国外高校纷纷通过建立校内创客空间、开设创客课程、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等方式推动创客实践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比如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可以为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带来思路。

3 创客运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影响创客运动深入发展的因素

影响创客运动深入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资金和人力。创客运动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可获得的开源技术工具,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充足的开源软件工具供创客使用是制约创客行动的因素之一。创客空间的建设还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的。比如3D打印机的购买,一些新兴的技术工具的购买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创客运动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在实际推进创客运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是重视男性创客、重视有技术应用技能基础的创客,如何让创客行动、创客教育更具包容性,让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技术背景的人都有参与创客运动的机会并得到持续支持是创客运动深入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15]。而且由于创客非常强调制作产品的价值,往往不尊重非创客人群存在的价值,这可能是创客文化本身的缺陷。如何真正调动教师、学生等人群参与到创客运动中,以及如何合理地设计创客空间中的实践活动也是影响创客运动深入发展的因素。创客本身的合法性也值得重视,3D打印是创客最常使用的技术,但是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被创客通过3D打印出来,这里面所涉及的版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2影响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创客空间的建设与管理并没有形成可推广的模式,许多学校、社区想要建立创客空间,但是没有公认的创客空间建设与管理模型供他们参考;而且不同国家、地区的创客空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何为所有的创客提供一个共享和交流的全球性平台?最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要保障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国家、学校、社区形成“创客”文化,其次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鼓励企业、学校、社区设计并建设创客空间,同时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最后创客空间的管理者要合理地规划创客实践的体系。如何有效地设计创客空间来真正地促进人们在创客空间进行创造活动和学习值得我们思考。创客空间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需要政府和投资机构的支持,只有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学校、企业、社区才愿意参与创客项目,建设创客空间。

3.3创客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和挑战

创客教育如何有效地融入传统教育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传统教育中现阶段创客教育的实施对于环境、工具、材料、教师素养等有一定要求,尚未形成系统、成熟、具体、有全面推广价值的学校创客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深入推进创客教育还需较长时间的探索[16]。在推动创客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创客教育不仅会面临经费支持问题、教师培训问题,而且还会面临与课程要求以及考试的矛盾、教育公平等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地设计创客空间、实践活动来支持人们的探究,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创客提供一些合适的技术工具和材料,如何对教师进行创客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4 总结与启示

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对创新创业、创客空间和创客教育的关注;正是因为创客运动对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各国政府、企业以及教育机构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创客空间的建设、创客产品的销售、创客教育的探索。通过创客实践,学生既可以获得学科知识,又可以利用他们强大的思维和想象力来创造真正有潜力改善世界的新事物。现阶段,国际创客运动主要集中在社区、校区创客空间的建设、创客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创客教育在高校、K-12中的应用探索。

现阶段创客空间的建设与管理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进行规划和设计,我们要探索如何把创客运动中的学习策略和积极因素等迁移到教育教学中,通过吸收创客运动的经验,教育工作者可以让所有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参与到最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中来。如何做好校园创客文化与创业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创客空间的人才、设备、知识、资金等资源引入校园,将成为未来创客教育发展中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的问题。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创客空间的建设、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通过了解国外创客运动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我国创客空间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主要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重点关注校内创客空间的建设,不断地探索创客教育与我国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课、信息技术课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赵婀娜,李银鸽.清华有一群懂技术、爱艺术、好捣鼓的学生创客科技动手派[N].人民日报,2014-8-26(20)

[2]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萧潇,译.中信出版社,2012:9-23

[3]The US.White House.A Nation of Makers[EB/OL].https://www.Whitehouse.gov/nation-of-makers#section-engage/,2015-11-20

[4]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28/c1024- 26467870.html,2015-11- 20

[5]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5):27-32

[6]Maker Faire.A bit of history of makerfaire[EB/OL].http://makerfaire.com/makerfairehistory/,2015-11-20

[7]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3):21-29

[8]Johnson L,Adams Becker S,Estrada V,et al.NMC Horizon Report: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4

[9]Johnson L,Adams Becker S,Estrada V,et al.NMC Horizon Report: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5

[10]Watters A.The case for a Campus Makerspace[ED/OL].http://hack education.com,2015-11-20

[11]Conway A.Universit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makerspaces in America[ED/OL].http://www.unr.edu /Nevada-today/news/2014/makerspace/,2015-11-20

[12]Santoso 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spond to the President's call to support making on college campuses[ED/OL].https://www.White house.gov/blog/2014/12/10/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spond presidents call support making collegecampus/,2015-11-20

[13]Fab lab.How to make(almost)anything[ED/OL].http://fab.cba.mit.edu/classes/86314/,2015-11-20

[14]Matheson R.Innovation in the making[ED/OL].http://newsoffice.mit.edu/2015/innovation-initiative-event-projects-0311/,2015-11-20

[15]Gerstein J.Making MAKEing More Inclusive[EB/OL].https://user generated education.Wordpress.com/2015 /05/20/making-making-more-inclusive/,2015-11-20

[16]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2006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quo of the Maker Movement

Li Fang
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new technologies,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oftware tool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venient.3D print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open sourc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an provide material basis for makers' activities,thus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Maker Movement.Because of its open,creative,practical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Maker Movement attracts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s,enterprises,schools and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By making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ocusing on discussion of the more extensive Maker Mov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at promote the Maker Movement and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and articles.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ker Movement,we intend to point ou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ker Movement in China,and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maker;the Maker Movement;maker education;makerspace

作者简介:李芳(1990-),女,河南宁陵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远程教育。book=136,ebook=23的创客并不仅指制作者,而主要指发明、创造者。创客起源于美国,美国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创客”的概念,认为典型的“创客”是一群具备特定知识含量,具备创新、实践、共享、交流的意识,愿意挑战技术难题并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英特尔、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创始人物,都可以算是典型的创客,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改变世界的产品和发明。

收稿日期:2015-11-2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287(2016)02-0135-05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创客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