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性眩晕的研究综述※

2016-02-14崔立金赵志超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四平13600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颈性针刀电针

崔立金赵志超(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四平136001)

颈性眩晕的研究综述※

崔立金赵志超
(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四平136001)

颈性眩晕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无明确治疗方法,中医疗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针灸、推拿等,现将近5年来关于颈性眩晕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

颈性眩晕;Barre-Lieon综合征;综述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征[1]。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当转动头部或者仰头到达某一角度时出现,头部恢复正常体位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此病患者血压基本正常,年龄多40岁以上,无男女差别。常伴有头痛、呕吐、耳鸣、恶心、耳聋、眼球震颤,还可出现突然猝倒。严重者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吞咽困难、反呛、咽反射消失、声音嘶哑、眼肌麻痹、Horner征等。

1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1.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颈性眩晕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为在颈椎退变后期,椎动脉被逐渐出现的骨质增生压迫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对椎动脉影响较大的为关节突关节、横突增生、钩椎关节,内部因素还包含栓塞、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锁骨下盗血综合征等,以及外部因素如颈椎不稳颈椎间盘突出、骨折以及创伤等[3]。

1.2颈椎失衡学说人体颈椎稳定性正常是由内源性稳定与外源性稳定两部分组成,内源性稳定维持静力平衡,包括椎体、椎间盘、附件以及相连接的韧带结构;外源性稳定维持动力平衡,为脊柱运动的原始动力,包括附着于颈椎的颈部肌肉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内源性稳定是颈椎稳定的基础,外源性稳定是颈椎稳定的前提,颈部的正常生理运动及其稳定性总是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上,依靠肌肉的收缩与松弛来随时调整,从而达到动力的平衡。何水勇[4]等认为:静力性和动力性平衡因素都可以引发颈性眩晕,此病是建立在脊柱稳定性平衡破坏的病理基础上,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

1.3颈交感神经刺激颈性眩晕一方面由于脊髓束与颈髓中的前庭内侧束因局部异常的机械刺激受到激惹,而引起反射性眩晕,此为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干、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灰交通支受到刺激而导致的椎动脉反射性收缩痉挛,前庭系统短暂性缺血,而致使眩晕的发生[5];左金良等[6]发现节段性分布规律的神经纤维联系存在于颈脊神经节到颈交感神经节之间。钱军等[7]认为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重点可能是重建颈椎稳定性,

1.4中医之颈性眩晕是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名之为眩;是以视物昏花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名之为晕。中医认为眩晕是目弦和头晕的总称,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对于导致眩晕的起因古代医者认为:或责之于虚,如《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张景岳基于《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上,详尽说明了“下虚致眩”理论,均强调了素体亏虚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或责之于肝,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明确指出其发病关系密切的脏腑为肝脏;或责之于脾胃,《证因脉治》:“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滞中脱,有火则灼炼成痰,无火者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阳之气窒塞不通,而为恶心眩晕矣。”或责之于外邪,《灵枢·大惑论》:“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眩以转之。”综上所述将本病的病机归结为气血亏虚、肝血不足、劳倦内伤、痰瘀内阻等导致头部经脉气血失调,经气运行不畅,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其病位在脑。病因病机有虚有实,但以本虚为主。

2颈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

2.1.1体针治疗孙永胜[8]以四神聪、百会等为主穴并进行加减。风阳上扰配太溪、行间、太冲等;平肝熄风痰浊上扰配丰隆、内关等;气血不足配气海、关元、足三里;肝肾阴虚配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临床观察80例相关患者,总有效率达为92.5%。童娟等[9]通过调理局部血液循环,并在中脘及气海穴加用温针灸以温中通络、降气化痰,调整颈性眩晕患者的脏腑功能,结果表明运用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陈洁等[10]以中脘穴、双侧风池、颈夹脊为主穴;配以百会、四神聪、天柱、太阳、内关等穴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临床上治疗颈性眩晕患者245例,治愈率为84.5%。

2.1.2电针治疗电针不但能够缓解软组织痉挛,调节神经的敏感性,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来缓解眩晕。李月等[11]运用电针与中药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93例,并与口服尼莫地平对照组相对比,其有效率为91.6%。严文涛[12]运用电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102例,对百会、风池、颞后线、枕下旁线、足三里等穴位针刺后加电针,有效率为95%。

2.1.3腹针治疗李梅英等[13]运用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取穴:气海、关元、中脘、滑肉门(双)等。通过腹针治疗组与传统针灸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有效率达93.3%。崔立金[14]运用腹针配合中医汤剂来治疗颈性眩晕患者44例,有效率达97.7%。

2.1.4头针治疗游立[15]通过头针治疗颈性眩晕,选取标准为头针的治疗线:额中线、顶中线、颞后线。朱氏头针的治疗线为顶枕带和顶结后带。头针治疗组与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进行对照,总有效率为93.3%。

2.1.5温针灸温针灸不但能够缓解肌肉和关节韧带的紧张,还能促进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促进非炎症吸收,从而改善眩晕症状。付梅[16]运用温针灸来治疗颈性眩晕,并将温针灸治疗组与西比灵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何广武[17]观察在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中发现,电针和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6刺血疗法廖方容[18]临床上治疗颈性眩晕运用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马小平[19]运用皮肤针叩刺颈项部压痛点,颈部督脉及颈夹脊线,然后在颈项及胸背部肌肉丰富处加拔火罐治疗颈性眩晕。研究发现叩刺拔罐组疗效优于牵引对照组。

2.2针刀治疗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原理主要是,针刀可以松解痉挛病变的颈部肌肉、韧带、筋膜,从而使痉挛的肌肉及韧带肌筋膜内压力迅速释放。从而促进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修复,恢复颈椎肌肉关节正常的动态平衡。周雷鸣[20]运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患者80例,治疗组经针刀1~3次治疗后眩晕症状颈部僵硬等阳性体征消失则定性为治愈,治愈率为70%。朱乐进[21]运用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35例,针刀组有效率为94.3%。

2.3推拿治疗推拿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主要是运用推拿手法使局部的肌肉、韧带及筋膜等软组织得到放松,从而调整颈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关系,调整植物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和改善椎间关节及颈部软组织的炎症,及其对交感神经的炎性刺激,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使气血得以畅通,恢复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弹性,激活细胞,加速组织修复,进而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

宋浩铭[22]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先在头颈肩部用按揉与拿捏手法以放松颈肩部的肌肉,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然后用颈椎定位旋转复位,结束治疗。以上手法每日1次,每次20~30 min,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与西比灵药物组进行对照,治疗组有效率为93.8%。雷培政[23]运用推拿来治疗颈性眩晕患者80例,有效率达92.5%。李军等[24]运用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2.4中药治疗梁秉钧[25]运用八珍汤加味治疗血虚痹阻型颈性眩晕患者56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6],对照组均予尼莫地平3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有效率为96.5%。钟捷[27]运用鹿衔菖芎汤治疗痰浊中阻、瘀血阻窍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观察62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赖贵龙[28]运用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60例,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显著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的症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5手术治疗李曙明等[29]临床上针对颈性眩晕的不同发病机制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0例,并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对颈性眩晕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符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因施治,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达84%。

3结论

现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仍无比较系统的治疗,无论是通过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进行中药治疗,还是依靠中医针灸、推拿、针刀等疗法,或是西医的手术及封闭治疗,都无法使颈性眩晕进行彻底的治愈,所以应该结合临床确定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通过综合方法的应用来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向。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本病上在原有的治疗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中医药治疗疗效。在中医药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西医手术治疗。

[1]Ryan GM,Cope S.Ceviealveitigo[J].Lancet,1955(31):1355.

[2]连树林.庆刚,旋静,等.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32-433.

[3]李嘉琦,张秀菊,李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154-156.

[4]何水勇,沈国权,房敏,等.颈性眩晕发病机理的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9,25(2):2-5.

[5]于腾波,夏玉军,周秉文.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57.

[6]左金良,韩建龙,邱思强,等.颈脊神经节到颈交感神经节的神经纤维联系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2):255-256.

[7]钱军,田野,胡建华,等.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27-29.

[8]孙永胜.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8):46-47.

[9]童娟,姚红,陈建雄.益气温中针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8-10.

[10]陈洁,于光前.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证245例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9,15 (2):42-43.

[11]李月,曾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93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10):673-674.

[12]严文涛.运用电针治疗颈性眩晕102例[J].河南中医,2013,(1):118-119.

[13]李梅英,姜蔓萍,李朝阳.腹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 (9):124-125.

[14]崔立金.清眩舒颈汤配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5):45-47.

[15]游立.头针对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7):665-666.

[16]付梅.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45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2):259-260.

[17]何广武.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4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 (3):217.

[18]廖方容.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99-400.

[19]马小平.叩刺拔罐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 (12):23-24.

[20]周雷鸣.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3):25-26.

[21]朱乐进.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35例[J].河南中医,2012(6):753-75.

[22]宋浩铭.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 (8):40-41.

[23]雷培政.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5):45-46.

[24]李军,叶秀兰,唐占英,等.运用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24):2110-2113.

[25]梁秉钧.运用八珍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17):131,150.

[2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46-349.

[27]钟捷.鹿衔菖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痰浊中阻、瘀血阻窍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28]赖贵龙.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9]李曙明,赵为公,白斌,等.个体化减压稳定手术治疗颈性眩晕5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7):804-805.

Literature Review on Cervical Vertigo

CUI Lijin,ZHAO Zhichao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ip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lin Province,Siping 136001,China)

The cervical vertigo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diseases in today's society.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at present,Western medicine does not have clear treatment method.TCM therapy has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including acupuncture and massage.Articles on cervical vertigo literature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

cervical vertigo;Barre-Lieon syndrome;review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671672-2779(2016)-14-0148-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宋丽梅2016-03-08)

猜你喜欢

颈性针刀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