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初探※

2016-02-14朱亮房敏刘华沈雁陈云飞沈宇弘张腾季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处上海20043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岳阳病种基地

朱亮房敏刘华沈雁陈云飞沈宇弘张腾季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处,上海200437)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初探※

朱亮房敏*刘华沈雁陈云飞沈宇弘张腾季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处,上海200437)

目前,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诊治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已较为普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是加快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实践中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确定建设目标,探讨保障落实、能力提升、重点病种研究、人才培养等核心内容,从而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进行有益探索,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规范提供决策依据。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基础建设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创的新兴医学学科[1],大量事实说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在各地刚刚兴起,全国范围内还未广泛建设,亦未有统一的建设方案和参考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岳阳医院)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于2008年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核心要素的评价研究》的研究任务,通过大量的分析和广泛的讨论等调研,提炼出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核心要素,提交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指南(草案)》,并在之后的指南修订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岳阳医院此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核心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及重点病种研究要求、临床与科研能力建设要求、运行模式与机制等核心内容。经过广泛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提炼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纲要,形成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并通过在岳阳医院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探索、完善,确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

现将岳阳医院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做简要介绍,以期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规范提供决策支撑。

1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1.1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继承传统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探索中西医诊疗的最佳结合点,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形成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中西医结合发展规律的临床科技创新体制,在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

1.2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承担重大、疑难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重大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案的筛选、评价、规范和标准研究推广,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与开发,优秀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和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人才的培训,中、西医临床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中西医结合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任务。

2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核心内容

2.1重点病种研究要求重点病种的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辨证思维和现代医学的科学唯物论的结合,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的结合,辨证与辨病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理论指导、以多学科协作为手段,创新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法、技术和药物,揭示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理。突破既有中西医结合理论,使重点病种的诊疗水平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开展重点病种相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律等应用基础研究,并在国际或国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2.2能力建设要求以重点病种建设为抓手,提高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诊疗设备,形成丰富的、疗效肯定的中西医特色诊疗技术(制剂),并进行推广应用。实施医学实验室国际标准认证,使医学检查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注重培养专业化、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具备进行适合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创新的能力。

2.3人才队伍培养要求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临床疗效显著而深受广大群众信赖的中西医结合名医。同时,注重培育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领军人物和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覆盖全面的科研骨干队伍。

2.4深入完善运行模式和机制建立新的能够有效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提高和学术发展、体现中西医结合行业科研规律的临床科研运行模式;建立并实施有利于基地高效运行的创新机制和管理措施;建立能够保障临床研究基地持续发展的机制。

3岳阳医院中西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践

3.1以重点病种建设为核心促进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岳阳医院针对重大、疑难、常见多发病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重点领域开展重点病种建设,着力以重点病种的发展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从而提高医院整体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能力。

脊柱病是岳阳医院重点病种之一,医院整合脊柱病单元,推拿科,骨伤科,康复科等多个优势学科开展联合攻关,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化,病症结合,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保守与手术相补充。近5年,已成功申报国家自然基金12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国际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6篇,国内医学核心期刊100余篇。《“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在颈椎病推拿临床的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病机认识的颈椎病诊治技术》获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及《中医特色疗法诊疗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应用》获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代谢综合征也是医院重点病种之一,临床研究中涵盖了内分泌,心脑肾等学科,研究证实在西药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攻补兼施的益气化聚法能有效治疗代谢综合征以及该病患者糖尿病和肾脏损害等级的加重,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子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证实了“同病类证”的病证结合理论对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义。其研究成果《基于“同病类证”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组分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病类证”理论指导下代谢综合征组分疾病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3.2以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建设为抓手促进临床基础研究能力岳阳医院早在1999年3月就建立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所,旨在立足临床、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立足创新发展,形成多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高起点地开展工作,出成果、出人才。经过多年的积累不仅开始取得成果,而且培育了一支以青年为主的临床基础研究队伍。近5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所承担各级别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SCI文章15篇,最高影响因子19.845;申报专利9项,已获得专利授权一项。5年间,研究所负责项目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次。目前医院已出版书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

3.3以临床与科研为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教学发展教学以临床为核心,在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展开,以教学改革和中西医结合教研室的内涵建设为目标,以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的编写;中西医结合学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为抓手,促进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岳阳医院《附属医院“三位一体,四线并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4以临床研究为纽带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梯队建设岳阳医院通过各级别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临床研究及专业研究队伍,以项目带人才,逐步培育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领军人物。此外,岳阳医院通过各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院级中青年名医的培养,建立形成了以名老专家为主导,著名专家为主干,后备专家为主力的中西医结合名医队伍,使医院在中医传承工作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有机融合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精华,在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激荡、交融、结合下逐渐发展。它将中医与西医治疗中的优点和特色融会贯通,各取所长,取得了优于单一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的效果[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建设对于推动医院全方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凭借多学科的协作和现代医学技术,能带动临床疗效和学术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2)基地建设有利于临床科研的双发展,以临床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临床,解决临床难点问题。(3)借助临床基地建立成果与技术服务平台,充分挖掘和整理中医经典理论、名老中医经验及思想等内容,促进医院深入开展中医药继承工作。(4)临床基地建设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关键人才、师承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等手段,保障医院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稳定[3]。

岳阳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发挥,完善基地建设模式,在探索提炼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对明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目标、建设要求以及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具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中西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初探也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规范以及对各临床单位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提供示范性经验。

1]孙杰,姜妙娜,郭连英.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思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7):740-741.

[2]贺希,杨继兵.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的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1-3.

[3]宋柏林,冷向阳,杨海淼.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带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29):160-161.

Th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Ba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ZHU Liang,FANG Min*,LIU Hua,SHEN Yan,CHEN Yunfei,SHEN Yuhong,ZHANG Teng,JI Wei,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437,China)

At present,us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s,and refractory diseases has been common.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ba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alyzed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base construction,determined the construction goal and explored the core content of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ability enhancement,major diseases research,talents cultivation etc. Through the exploration,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an obtain decision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ba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linical research base;infrastructure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441672-2779(2016)-14-0098-03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大研究)资助(No:ZYSNXD-CC-ZDYJ021)
*

fm6505928@vip.sohu.com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贾杨2016-05-25)

猜你喜欢

岳阳病种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Mike21模型在长江岳阳补水泵船洪水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新病种”等十五则
送出去的儿子
我的基地我的连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