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6-02-13柯昌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经营评价

柯 丽,柯昌盛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 十堰 442700)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柯丽,柯昌盛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十堰442700)

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出台以来,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试图结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现状,提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力的办法。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评价

在完善的市场体制下,理想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能够提高企业防范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保障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贡献,但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作用

1.内部控制的含义

在我国,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制定并与员工共同执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机制和目的在于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控制手段和措施。简单而言,内部控制目标包括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经营效率效果目标、财务信息真实目标、战略管理实现目标等。

2.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相关经营方针的贯彻和执行;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等。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取得的成绩

1.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相关规定,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指导下,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尤其是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较完整,基本上达到内控监管的合规性要求,完成了对企业组织架构建设和业务流程的梳理。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要求,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主板上市公司共有1475家,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其中沪市主板上市公司995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480家。

2.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功效认识逐渐深刻。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有关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使得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机制运用上更进了一步。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应在披露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14年1月份,证监会、财政部共同发布公告,规定上市公司年度内控评价报告格式与内容的规范模板,要求按规定实施内控的所有上市公司,在年度披露内控评价报告时按照此要求执行。2014年度,纳入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中有144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司的97.83%。在未纳入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中,112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未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司的99.12%。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机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经营者受其经营理念和观念的影响,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认为内部控制影响了企业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认为内部控制“无用”或“无效”。再加上内部控制需要花费不菲的人力和物力,很多企业对控制组织和机制能减就减,能删就删,导致很多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组织结构不全,运行机制不完善,直接后果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涉及到了常规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不能对企业其他方面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防范。

2.工作效力低下

根据南京审计学院2004年6月对企业经理以上高管人员所做的《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抽样调查问卷分析:所有企业经营者都对内部审计的存在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疑问,有近25%左右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不存在内部审计部门,或即使存在,但几乎没有作用。企业经营者主观上对内部控制的放松,导致在执行有关制度和措施时不认真对待,常常采用“形式主义”,说得多,做得少,或出工不出力。再加上内审人员本着“好好先生”的心理,在查错防弊工作时害怕得罪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不了了之。这些都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效力,让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3.干预企业经营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时候,出于制度严密性和相互制衡的角度考量,往往把很多工作规定得很细致,流程规定得很繁琐、很死,想用制度来保证企业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渎职、贪腐等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营活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很多时候需要员工主动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灵活多变的的方式去应对,过于严苛或细致的内部控制措施常常限制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员工只能按部就班地墨守成规,既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有些企业在制定有关内部控制制度时,常常自上而下,没有对企业基层进行充分的调研,也没有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有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更没有吸纳员工参与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导致有些制度严重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员工也不认同,不配合,内部控制工作常常弄得企业内部怨声载道,严重干扰了企业经营的正常顺序。

4.轻视内控质量

如前所述,我国依据SOX法案,企业管理层要披露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4月在近两千家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仅为90.04%。其中披露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占比22.63%。大部分公司仅披露一般缺陷,对重大或重要的缺陷进行披露的公司较少。披露问题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前奏,由此可知,部分企业实际上面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

四、如何切实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1.对员工、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培训。培训内容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和绩效到全方位的企业工作上,树立企业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将内部控制理论与企业经营的各个具体实践环节相结合,结合员工实际工作中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改变企业员工和管理层对风险内控工作的认知,加深对内部控制功效的理解。进一步强调内控评价在企业经营风险内控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敦促管理层监督、检查风险内控工作的效力和效果,及时反馈内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对内部控制的各个具体环节实施评价和审计,尽力查找企业内控缺陷,加以整改,弥补管理短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保证各个业务流程管理严密,无漏洞可循,发挥内控工作应有的作用。

2.制定本企业的内控体系时,应注意多方调研,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时,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尽量选择不同的部门、级别、职务的企业员工参与调查,全面收集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情况,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意见。对业务流程的具体环节的控制和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两大部分。业务流程控制中的具体业务环节控制是与其他企业内部控制内容相区分之所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把各项业务分解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在任务发生伊始就实施控制程序,能够切实发挥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预警和控制的作用。基层员工是业务流程中的具体任务的操作员,在设计控制程序时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参与可以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程序设计根基扎实,而不是无根之木。

3.加强内部控制的质量管理,利用企业的ERP系统和精确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引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严格控制成本,在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的效益管理,严格管控企业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行业平均成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投入成本和产出收入进行比较,不断改进效益,降低成本。从市场开拓到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材料采购及客户选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寻求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理想控制,及时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

4.构建包含内控机制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影响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导向、对诚信品质的认同感以及道德水平的影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构成了内部控制自上而下贯通的精神基础。内部控制的职能发挥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如果企业里的各个岗位都是由既有胜任能力又有道德素质的人员坚守,可以敦促各级工作人员有效完成业务目标并遵守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会是难题。

[1]宛燕如,高文进.审计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连华,杨忠智,唐国平.企业内部控制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传化股份公司的经验与借鉴[J].会计研究,2014(7).

[3]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

[4]娄学瑾.领导者的内控之责[J].航天工业管理,2010(11).

[5]吴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

[6]孙露阳,张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财会通讯,2011(12中).

[7]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证监会上市部,山东财经大学.我国上市公司2014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EB/OL].[2015-11-06].http://kjs.mof. gov.cn/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1511/t20151106_1 547542.html.

F27

A

1673-0046(2016)5-0181-02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经营评价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的业务流程分析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