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伦理困境

2016-02-11孙振军王晓英

中国民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案主社会工作者社工

孙振军 王晓英

走出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伦理困境

孙振军 王晓英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从1951年确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信访制度在为民众提供利益表达渠道、缓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下面,本文将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伦理问题。

一、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不断突显,社会不稳定因素逐年增多,我国信访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上访总量居高不下,信访机构的解决方式单一及“不作为”现象层出不穷等。针对我国信访制度的运行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学者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不同的对策和改革路径。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在信访制度中可以借鉴和引入代理制度,明确信访代理的机构为非政府组织或群众自治组织,鼓励和扶持各类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逐渐介入到信访代理领域,让它们承担起原本就不需要政府过多介入的社会领域中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发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社会工作机构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广东、上海等地开始将社会工作引入信访领域。社会工作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为上访者提供专业服务,协调上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即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优势及意义、社工在服务信访群体中的角色定位、社工服务上访群体的方法与内容、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成效评估、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专业反思。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研究者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伦理反思较少,只有杨云革和朱眉华在其文章中进行了简单的回应,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笔者希望在本文中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上访者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以期对总结本土社会工作伦理经验有所裨益。

二、伦理问题呈现

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依据其哲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发展而来的一套实施准则,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助人行为的依据。社会工作伦理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命线,使社会工作专业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质,而且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既是内在的修为,也是外在的准则。

(一)案主信息的保密问题:对于案主信息的处理原则,在社会工作伦理中有一项重要的保密原则,它体现了社会工作尊重案主、以案主为本的专业精神。这项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案主未授权的情况下对案主所揭露的信息不予曝光。与案主隐私权相对应的是利害相关者的知情权。邹文静等认为,当案主的隐私涉及到他人利益或者更高层次的利益安全时,社工需要对在这种情况下案主是否存在隐私权或隐私权的强度进行判断并与其他相关利益进行衡量,以期决定是继续保护案主隐私权还是维护利害相关人的知情权,而不使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案主信息涉及其正当信访权利时,社工一方面需要对案主个人信息(特别是案主不希望他人知道的信息)予以保密,另一方面在我国这种以政府主导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政府人员建立良好的正向关系,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政府与案主对社工的不同角色期待:比如,社工在协调W信访工作人员与L案主的矛盾时,既需要与W信访工作人员维持好正向关系,又需要与L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关注L案主的诉求。W信访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是L案主上访率降低,而L案主的需要是满足其提出的上访诉求。社工应如何协调政府与上访者对社工的不同角色期待?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目标是协助有需要的人们,并且对于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及采取行动。而在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政府的一些领导经常把社工的职责定位为“协助执法部门的工作”,使得社工面临专业照顾和社会控制两种角色无法调和的紧张和冲突。

(三)案主对专业关系的挑战:L案主看到社工为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后,与社工的信任关系逐渐增强,认为与社工认识“是一种缘分”,把他当朋友,要送给社工很多生活用品。面对这种情况,社工应如何回应?

专业关系与双重关系问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中富有挑战性的一大议题。当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产生了专业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如朋友关系、商业关系等)时,社会工作者就陷入了双重关系的困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在1996年的《伦理守则》中明确提出反对双重关系。

我国学者潘绥铭等认为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的专业关系,在双方关系建立之初,就会在纯粹的专业工作中或多或少地渗入中国特有的人情味,而最终会发展成为朋友关系。

丁丁临产入院了,马上就要成为妈妈让她很兴奋。经常听别人说谁谁难产、生了多少个小时生不出来、孩子都憋紫了……所以丁丁希望自己能够生得快一点、尽快让宝宝出来。宫口没有开全,产科医生吩咐她先不要使劲,但是丁丁憋足了气一直在使,大夫叫她大口哈气停止用力,她也不配合。最后丁丁生得太快,并发宫颈水肿、宫颈撕裂、阴道擦伤、会阴III度裂伤、产道出血。

(四)服务对象的转移:由于上访者在多年的上访经历中对外界的敏感度和排斥感极高,所以社工为L案主提供专业服务时并没有直接从L案主入手,而是从为案主女儿提供专业服务入手,以此建立与案主的信任关系,然后过渡到案主的信访案件问题。社工应如何看待服务对象的转移问题?

针对服务对象问题,西方学者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界定为:与社会工作者有工作关系、付费给他(她)的人,或者是社会工作者采取干预措施,要改变或修正其行为的个人或其系统。在我国,社工为了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从案主较为关心的其他生活问题(比如案主家庭系统的某些问题)入手,通过为案主其他家庭成员提供专业服务从而过渡到案主信访案件问题的解决。

(五)案主自决:Z案主的儿子多年前因车祸去世,Z案主认定其为因公殉职(Z案主儿子为公安民警)。社工在与其交流中发现Z案主仍没有从其儿子去世的哀伤情绪中走出来,计划请一名心理咨询师为其治疗。但由于Z案主不认为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社工担心将计划告知Z案主后遭到拒绝,便打算向案主隐瞒实情。

当案主的自由选择从专业角度看不利于案主本人时,或者为了案主的福利而必须牺牲他们的自由时,社会工作者是否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去干预案主的自我决定?由于案主自决是帮助案主真正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在涉及案主安全和利益时,社工也应该考虑到案主选择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伦理问题成因分析

拉尔夫·多戈夫(Ralph Dolgoff)和弗兰克.M.洛温伯格(Frank M. loewenberg)等提到“伦理问题的两个成因是:(1)价值观之间有冲突;(2)在忠于谁的问题上有冲突”。罗肖泉提出价值观的冲突是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她认为引起伦理困境的价值观冲突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与案主价值观的冲突。笔者认为在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环境下,社工服务信访群体还会面临政府利益诉求与专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西方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之间的冲突等。在此将主要针对上述五个伦理问题展开伦理问题成因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个和第二个伦理问题均反映了当案主利益与政府利益发生矛盾时,社工应持有怎样的价值取向,是继续遵守专业伦理要求,以案主为本,还是向政府利益倾斜,扮演社会控制的代理人身份?

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模式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合作性强,独立性弱,受政府干预较多。政府及其官员作为相对独立的行动主体,不仅仅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他们也具有狭隘的部门利益,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等过程中也有着谋求部门利益与自身发展的冲动。在涉及政府与民众发生利益冲突的社会工作服务时,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抉择不仅需要考量案主的实际需求,而且也要受到政府利益的影响。社工一方面受到以案主权利为主的伦理约束,另一方面又面临政府部门的现实影响力,导致社工在专业服务与社会控制之间产生角色冲突。

第三个和第四个伦理问题反映了当西方社会工作经验运用于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时出现的水土不服状况。

社会工作作为回应民众需求的一种慈善事业,在西方产生较早。目前在欧美许多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社会工作者通过制度化规定与伦理要求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下主导性人际关系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制度下的人际关系,它受到人情、面子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要维持好这样的交往就必须投入感情,所以我国学者在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问题上,更多认为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应该是一种朋友或伙伴关系。

第五个伦理问题反映了专业价值观要求的内在冲突。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伦理守则中提出,美国社会工作的六个核心价值是服务、社会正义、个人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它为社会工作者在伦理抉择时提供了依据。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核心价值观的规定尚不明确,而且可操作性的伦理规则较少,导致我国社会工作者在遇到两难问题时没有依据可循。在服务信访群体时,社工既需要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利,又需要为案主抉择后的安全和利益着想,这使得社工在案主自决与专业服务两大价值观之间产生伦理困境。

四、伦理应对原则

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服务的亲身实践,结合我国学者在社会工作伦理抉择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出如下三个原则:

(一)案主生命优先原则。在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文献中,许多研究者把保护生命放在优先权列表的最高位置。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社会工作从其产生起便与案主需求连接在一起,在伦理抉择时理应把案主这一最基本的权利放在第一位。

(二)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认为,要构建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首先应该理清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与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因为这是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建立的社会基础。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和谐关系取向。中国人在处理关系时注重以和为贵,强调对均衡与和谐的追求。在信访社会工作领域,案主与政府之间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社工的服务更多围绕创造一种和谐关系的氛围,减除冲突。

五、研究建议

伦理对于任何一名社会工作者而言,都具有行为指导和专业规范的意义,伦理困境也常常是每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研究、督导以及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修订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我国目前的伦理守则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伦理需要。根据我国本土文化情境,借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总结出来的伦理经验,对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做进一步完善与修订,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发挥其专业特色。

(二)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本土社会工作伦理经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逐渐嵌入到诸多领域,一线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更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伦理经验,及时总结这些伦理经验对于建立本土社会工作伦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我国社会工作督导体系,重视对社工伦理的督导。对于在实践中遇到伦理困境的社会工作者,除了通过自我反思作出伦理抉择之外,还可以求助专业督导。社工督导教育不仅需要面向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和方法的运用,而且需要面向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判断。

(四)加强对社会工作伦理的教育。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偏重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学习,对社会工作伦理教学不够重视,这容易使“准社工们”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陷入两难境地,所以加强社会工作伦理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对伦理困境的反思和抉择。

(作者分别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社工、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项目部主任)

猜你喜欢

案主社会工作者社工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青春社工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