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2016-02-08杨烨熙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均值省份

杨烨熙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中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杨烨熙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07年—2014年八年间中部地区六省份的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结论提出建议。

DEA;科学研究;效率;评价

我国80%的科研经费和科研任务基本都由高校承担,是国家创新格局重要的主力军。中部地区作为我国一个重点的区域战略基地,如何促进中部地区高校的科研效率,不仅与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更关系着国家的总体战略格局。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部地区2007年—2014年高校科研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西部地区高校的科研效率的提升,促进地区科学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依据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等原则,本文选取研究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人员数、政府投入资金、企事业及其他投入资金为投入指标,出版专著数、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数、鉴定成果数、专利授权数、成果授奖数和科技成果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为产出指标。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综合效率分析结果

综合效率是对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如果综合效率等于1,即地区是技术有效的。

表1 综合效率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2007-2014年各个地区的综合效率整体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呈递增状态。各省份科研效率差别较大,河南有五年都达到DEA有效状态,说明科研效率较高,资源配置较为合理,湖南在评价年份期间都没有达到DEA有效,说明科研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表明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在空间上促进科研效率的提升。

表2 DEA分析结果汇总

从表2可以看到,2007年到2014年,中部地区各省份高校PTE均值和最小值不断增大,PTE均值由0.899增加到0.957,最小值由最初0.575增长到了2014年的0.818,说明中部地区总体纯技术效率随时间有所增长。SE均值有所下降,最小值也由2007年的0.984减少到2014年的0.886,规模效益不变的省份总数有所下降,由2007年的3个减少到2014年的1个。规模效益递增的省份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处于稳定状态。整体来说,中部地区高校科研规模效率很不稳定,有所下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

三、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中部地区整体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各省市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因此,提高科研效率,技术创新和进步是关键。第二,中部地区规模效率较低且很不稳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SE均值与最小值都有所下降,规模效益不变和递增省份逐年减少。说明规模效益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规模以提高效率。第三中部地区科研效率总体波动增长,各省份之间科研效率差距较大。因此,应该致力于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均衡配置,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缩小省际差距。

[1]苏为华,罗刚飞,曾守祯,高等学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研管理,2015,(9).

[2]陆根书,刘蕾,孙静春,顾丽娜.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

杨烨熙,1991年,女,山西阳城人,汉族,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均值省份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阎锡山对山西高等教育的守旧与革新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22个省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脱靶篇
捧杀篇
“取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