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的应用管理分析

2016-02-06辛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应用管理静脉留置针儿科

辛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的应用管理分析

辛培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管理效果。方法 以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确保输液的顺利。 结果17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均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意外拔管,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未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保护患儿血管,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和管理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在未来的临床应用管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儿科;应用管理

输液是儿科门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成本较低,且患者较为自由,因此儿科门诊进行输液的患儿人数较多。临床研究表明[1-2],约有45%~60%的患儿需要进行门诊输液,输液天数集中在3~10 d。但是由于输液天数较长,再加上小儿静脉细小,进行钢针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会造成一定的并发症,给儿科临床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工作难度。因此,如何减少患儿并发症,提高穿刺率是儿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所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研究旨在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70例患儿的输液种类多为抗生素、甘露醇等,输液总量在60~500 mL,输液天数在3~7 d。170例患儿中男92例,女78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年龄(3.3±0.8)岁。采用美国BD留置针,规格为24G,针管为27G。该研究过程中患儿性别,患病种类、患病时间和患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患儿评估管理 经过临床实践和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对下述五种患儿的情况进行评估管理,并确定其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①合作程度较低,好动,经常哭闹,钢针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血肿发生率较高。②患儿血管较细,钢针头皮静脉穿刺容易损伤血管,同一位置的反复穿刺不仅会造成静脉炎症,还会增加患儿痛苦,因此应当避免同一位置的重复穿刺。③输液药物种类较多,药物存在一定刺激性,要做好药物渗漏,防止静脉炎。④病情较重需要立刻建立静脉通道,便于及时抢救,保证输液的快速、及时。⑤患儿家属接受静脉留置针的程度,及其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程度。静脉留置针输液是钢针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替代方法,不会损坏患儿的血管。已有研究指出,钢针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渗透率较高,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两倍[3-4]。

1.2.2 患儿家属知情权告知 做好患儿家属沟通管理工作,医护人员要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针对该次研究过程各种注意事项和需要配合的地方及时告知家长,要切实做好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强化管理工作,及时告知患儿家属该次研究的目的和整个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不仅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更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是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降低医患纠纷的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管理过程重要积极的向患儿家属讲述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过程、安全性、特点,并告知患儿评估结果,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情况,由患儿家属自行决定是否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如患儿家属同意,则应当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发放相关的书面说明材料。

1.2.3 做好置管、固定医护管理工作 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置管位置,尽可能选择非活动部位,如手背。如果患儿年龄<1岁,其静脉留置位置多为头部;年龄>1岁,其静脉留置针位置多为手背或前臂;穿刺时充分暴露需要进行穿刺的血管,如穿刺位置位于头部,应当剪去穿刺部位周围4 cm×4 cm的头发,防止出现感染。已有研究指出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5-6]:以左手拇指、食指绷紧即将进行穿刺的皮肤,并固定穿刺血管,以右手持针,进针角度保证针尖斜向上15°~25°,出现回血后降低针尖角度并继续进针0.2~0.5 cm,完成后抽出针芯,送入软管,送入距离为1~1.5 cm。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穿刺时以右手拇指、食指持穿刺针,保证针翼与“Y”管重叠,穿刺进入血管后再向前进行少许推进,同时将食指适当退出针芯,以拇指将软管送进血管,这种做法可取得最佳的穿刺效果。

完成置管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排除留置空气后以3M粘贴进行平整粘贴。为防止穿刺点周围皮肤被压伤,应在留置针尾翼处留置棉球。如果留置针位置在手脚,其置管还应当以自粘绷带进行环绕包扎,且避开留置针;如果留置针在头部,其留置管应当以弹性头套进行固定,并观察渗漏情况。固定后保证可以伸进一个小手指,避免过松或过紧,才能起到最佳的固定效果,保证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顺利进行。

1.2.4 做好封管、宣教医护管理工作 患儿输液完成后以5 mL肝素液进行正压脉冲推注,在推注过程中进行退针,如封管液容量为1~2 mL则应立刻拔出针头并封闭夹管,保证留置针管内不存在空气,防止血液回流。再次输液前应当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血肿、渗漏情况,观察导管是否折叠。如果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则可在治疗结束时再拔出静脉留置针。

1.2.3 家庭护理要点 输液完成后做好患儿家属的护理宣讲工作,以患儿家属可以理解的语言告知其静脉留置针的意义,帮助其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告知不要拧动封闭夹管的管帽,防止发生脱落,造成血液回流。防止静脉留置针沾水,保证其干燥,避免发生感染。由于患儿多好动,因此患儿家属应当看好患儿的双手,防止静脉留置针的脱落或拔出,必要时可给患儿佩戴手套;注意枕头、衣服、鞋帽等外力对静脉留置针的摩擦,患儿睡眠时或哺乳时应当避免对静脉留置针眼的直接接触。制作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宣传卡,保证带管回家的患儿家属人手一份,强化其护理知识。同时给患儿家属每人一份无菌棉球,如发生静脉留置针以外脱落,告诉其不必惊慌,以无菌棉球按压针眼,待针眼不再渗血即可。

2 结果

儿科门诊共有17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针位置在手背109例,脚部21例,头部35例,手腕部5例。静脉留镇留置时间2 d的有10例患儿,3d的有34例患儿,4d的有55例患儿,5 d的有40例患儿,6d的有29例患儿,7d的有2例。170例患儿均未出现意外拔管,出现2例胶布过敏,30例静脉留置针导管折叠。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未出现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由于患儿血管较细,外加患儿的不配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较低,此外患儿家属多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患儿的反复穿刺输液存在较大困难,这就使得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方法简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患儿痛苦,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目前已经成为儿科门诊最常用的输液方法。

但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还应做好以下护理管理工作[7-8]:①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引发相应的并发症。②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再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情况,并观察静脉走向。如果存在异常应当立即进行拔针处理,如患儿仍需再次输液,重新进行穿刺。③最大限度地固定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肢体,减少肢体运动量及运动幅度,防止被水沾湿。如果进行洗澡或洗脸,应当做好静脉留置针的防护工作。如果患儿可以下地活动,则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位置应避免在下肢,防止下肢运动造成回血,堵塞留置管。④再次进行输液前应当先进行抽回血,完成后以生理盐水清洗导管。如果回抽无血,且清洗存在阻力,导管可能存在堵塞情况,其处理办法是拔出静脉留置针再次进行穿刺,切记不能进行强行推注,防止将血块推进血管,造成血栓。

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血肿、渗漏,导管堵塞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就要求医护人员切实做好护理管理工作。首选,针对输液过程中出现水肿的情况,应该保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输液技能,依据不同患儿的血管情况,做好事前预防管理工作,保证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其次,针对渗漏现象,就要求医院做好医护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巡查监管体系,保证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提升患儿家属帮助患儿固定好输液位置,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护理管理和检查;再次,针对导管堵塞现象。这种问题原因比较复杂,通常与医护人员操作意识不当有关,意愿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对医护人员操作进行纠正,保证操作的安全性;最后,针对静脉炎问题,医护人员应该全面保证操作的无菌环境,管理好一次性卫生用品,使用前查看保持期,充分消毒后再穿刺,滞留时间一般为3~5 d,及时对其更换。

该研究中的170例患儿均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其操作过程严格按照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进行:第一步,对患儿进行评估,分析患儿的实际情况,并确认其是否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第二步,获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这是进行治疗的基础,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第三步,进行置管、固定,整个操作过程实现无菌操作;第四步,进行封管、宣教,做好输液后的护理看护工作,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第五步,进行家庭护理,对患儿家属进行宣讲教育,保证患儿回家后的护理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17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均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意外拔管,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未出现并发症情况,这表明静脉留置针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保护患儿血管,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张宝华,李晓娟.影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应用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5,4(9):111-113.

[2]易秀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86-89.

[3]关景超.儿科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及静脉留置针在儿童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4(9):67-69.

[4]刘芳.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4(4):31-32.

[5]蔡丽勤,王金莲.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抽血运用中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9(19):115-116.

[6]李玉,郭春燕,朱雪凤.浅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童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36):103.

[7]关志东.静脉留置针100例儿科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9(18):103.

[8]崔旭.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与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3(6):116-118.

[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5(b)-0160-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4.160

收稿日期:(2016-02-28)

[作者简介]辛培(1979.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学。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f Vein Detained Needle in Pediatric Clinic

XIN Pei
Pediatric Clinic,Hohhot First Hospital,Hohhot,Inner Mongolia,01001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effect of vein detained needle in pediatric clinic.Methods 17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vein detained needle infus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relevant management methods were improv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infusion.Results All the children smoothly finished the vein detained needle infusion without unplanned extubation,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children was 100%without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Vein detained needle infusion can protect the blood vessel of children,reduce the workload and management efficacy of medical staff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and is of wide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Vein detained needle;Infusio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pplication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应用管理静脉留置针儿科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