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中式婚礼艺术特色初探——以《鸾凤和鸣》与《桃花红·杏花白》为例

2016-02-03丁雯婧

北方音乐 2016年3期
关键词:继承创意传统文化

丁雯婧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山西省中式婚礼艺术特色初探——以《鸾凤和鸣》与《桃花红·杏花白》为例

丁雯婧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传统汉式婚礼和山西地方民俗婚礼,不管从形式方面还是从文化内涵中,都具有着较为深刻而完整的表达。在对其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分别对婚礼流程的序幕、行礼、礼成这三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同时做出细致描述,之后是对两者更为深入的创意分析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式婚礼;传统文化;继承;创意

在当代婚礼中,追求简洁、时尚、个性的婚礼仪式已成为整个“快节奏社会”民俗特点,于是我们更多见的是,穿西装打领带的新郎牵手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举行西式婚礼。重复造成乏味,原本显得时尚的西式婚礼不再能满足年轻一代追求个性、表达文化身份的愿望。中式婚礼,悄然再次兴起,她虽价格不菲,但却备受青睐。本文希望以太原婚庆市场推介的汉式婚礼《鸾凤和鸣》、山西民俗婚礼《桃花红·杏花白》为例,通过分析其艺术特色,探寻其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创新。

一、汉式婚礼《鸾凤和鸣》分析

(一) 仪式流程

(1)序幕

几位女子穿戴汉式宫廷礼服发饰,舞一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舞毕,则由这几位女子持宫灯至入场处等待为新人引路,此时身着汉服的婚礼赞者率先登场,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开场白的引入,新人的父母为新人赐酒,并嘱托新人婚后要担负起的责任(亲迎蘸子礼)。同时,新婿新妇面向典礼台拱手等待婚礼开场。随后伴随着汉乐府民歌《关雎》音乐的响起在持宫灯侍女的带领下新婿新妇缓缓入场,新婿新妇行洗尘礼,正婚礼,上阶礼,喜娘持博山炉为新人祈福上香,新婿新妇行暨席礼,相对而跪坐。

(2)行礼

第一项,行沃盥礼。由侍者侍女为新婿新妇引水沃盥,熏香净手。以这样一丝不苟的态度来表达他们对婚礼仪式的尊重。第二项,行同牢礼。同席而坐,同席而食,食同一牲畜之肉三口,以示夫妻合二为一,从此福寿同享,携手共度一生。第三项,行合卺礼。取一个匏从中间劈开,用红绳将其连接,新人继而交替相尽饮,以示同甘共苦,且新人同饮一杯酒,以示同尊卑。第四项,解缨佩绶礼。新婿为新妇去缨,轻捋新妇头发。象征许婚与你,永不分离。侍女将新婿新妇随身佩戴的玉佩解下,继而交换为之佩戴,象征情定一生,唯而佳缘。

(3)礼成

第五项,赞者昭告天地,宣布礼成,二人结为夫妇。第六项,告谢父母。生身哺育拜谢不尽。在赞者的引领下,新婿新妇退场。

(二)承袭

汉式婚礼《鸾凤和鸣》,力图再现汉代婚礼礼仪中“迎亲于庭”的仪式场景。汉代婚礼仪式源于周朝婚礼“六礼”,剧《礼仪》记载,“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初步奠定了汉族传统婚礼的基础,经汉代发展,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迎亲于庭”的各项仪式都有深刻的象征含义。例如合卺礼,为何选用匏?为何将其一分为二并用红绳连接?汉式婚礼中的合卺酒,并非是今天常见的交杯酒,而是指匏,就是将我们今天的葫芦,一分为二,后用红线穿之盛酒又将其合二为一,这样的礼俗象征了夫妇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个体,是婚姻将他们连接在了一起,从此便合为一体,代表夫妻二人和谐相处、默契生活。至于在合卺礼中选用匏的原因,首先匏称葫芦谐音“福禄”,同时也许是因为匏瓤味苦,本不能食用,去瓤加以甘甜的米酒,让新婿新妇交替相尽饮,暗含着婚后需同甘共苦之意。

(三)创意

完整再现汉代婚礼仪式中的“迎亲于庭”,是《鸾凤和鸣》的原创之处。传统汉式婚礼各项礼仪的背后承载着许多深遂的文化涵义,新时期的今天,举办这样以周礼为蓝本的传统汉式婚礼,最大的意义在于她为当今世人真实的再现了古人文化生活的历史场景,也更好的传承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民俗风貌,同时还让世人看到了我们祖辈先民对待婚姻的严谨态度,宏扬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此外,《鸾凤和鸣》在一定程度上也融入了较多的现代元素。在音乐上,首先,对一些古歌进行重新的编曲,使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其次,选择了一些用民族器乐演奏的十分大气恢宏的乐段,其中的和声、配器都是西式的。第三,现代化的电脑灯光使用,使人感到庄严神圣,仪式感十分强烈。第四,在布场摆件与服饰方面,选择重现汉代宫廷生活图案的喷绘与仿汉宫灯的电子路引灯,并且新人着玄色礼服,(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地、最神圣的色彩),力求达到既古又新的感官效果。

二、民俗婚礼《桃花红·杏花白》分析

(一)仪式流程

(1)序幕

随着灯光的变化,随着那首动人的山西民歌 《桃花红·杏花白》旋律开始响起,六位舞者身穿具有山西剪纸特色的民族舞蹈服装,手持扇子和手绢依次登场,伴着这首大家十分熟悉的左权开花调,姑娘们用优美的舞姿为婚礼拉开序幕。

舞蹈结束后主持人登场,请上身挂大红花的新郎在四位舞者的簇拥下走上台来,大家的视线转向舞台的另一头,一位蒙着红盖头身穿大红色上下分体及地嫁衣的女子在两位舞者的陪伴下正静静的等待着。双方的舞者相互招手问候,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迎亲的音乐随即响起。

(2)迎亲

新郎在四位舞者的陪伴下在两侧布满桃花树的通道上前去迎亲。新郎傻傻的问他的“二小妹妹”是否愿意嫁给自己,“二小妹妹”含羞点头。六个舞蹈演员立刻欢天喜地的将新郎身上背着的大红彩绸花解下来,一端交给新郎,一端交给新娘,并且一边竖排三位的分列站好,肩上扛着红绸,摆着手臂像抬轿子一般的随着一对新人穿过“桃花林”向舞台走去,台上一对新人面对面站好,舞蹈演员略带嬉闹的簇拥在二人身旁。

(3)行礼

主持人请新郎挑起新娘的盖头(舞者皆上前抢着看)随后放下,并询问新郎一看新娘美不美?新郎答:美,眉似柳叶新月弯,杏儿眼来水汪汪。主持人继续问,二看新娘美不美,新郎继续挑起盖头,答,美!尖尖鼻子高鼻梁,殷桃小口最迷人。(舞者皆掩口偷偷轻笑)主持人再继续问,三看新娘美不美,新郎继续挑起盖头并直接挑下来,答,美!桃花般的脸儿呀怯他(山西方言 形容女子惹人怜爱的模样)死个人!舞者们此刻笑的前仰后合,台下的观众也被新郎逗笑,婚礼气氛热烈。随后请舞者送上交杯酒,新郎端起一杯酒,交给他的“二小妹妹”,自己手执一杯,在主持人一声令下后,二人一饮而尽。

(4)礼成

随后主持人宣布有请新郎的父母走上台来,请家长代表以及证婚人讲话,再接下来就是拜高堂和改口仪式了之后,是新人和父母一同为一株桃树浇水,背景的LED屏展示桃树发芽成长并且开花结果,象征他们一家人今后的生活花开富贵,早得贵子。最后,是一家人向整场来宾表达谢意。共举团圆酒的时刻,伴着更加热烈的音乐气氛,父母走前,新人随后,舞者跟在最后一并挥手走入了那片“桃花林”,婚礼结束。

(二)创意分析

(1)吸收民间艺术与民俗

山西省民俗婚礼《桃花红·杏花白》取材自山西左权地区“开花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山西素来被称为“民歌的海洋”,而这首《桃花红杏花白》可谓是我们山西享誉全国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描绘的是一位青年女子盼望与自己心上人相好一生的痴嗔娇羞的小心情,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清新流畅,歌词朴实无华,借景抒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于爱情的表达听来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选择民歌“桃花白杏花红”的旋律作为爱情的主题,十分契合山西本土民俗婚礼的整体风格,设计者用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桃花红杏花白》的基本旋律,进行几种不同风格的创意编曲,使其时而大气恢宏,时而欢快热烈,并将他们作为贯穿整个婚礼流程的主线

而开场舞蹈的编排也是取自山西民间舞蹈秧歌的基本步伐与风格。在演员一系列扭身留头、提胯拧身、踮脚跟中将山西姑娘那质朴娇羞的模样表达的淋漓尽致,队形的变化则是简洁大方,收放有序。这是将山西民间舞蹈运用在婚礼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对山西民间歌舞文化进行很好传承的基础上,民俗婚礼也很好的为我们展现了山西地区民间嫁娶的情景场面,如模仿花轿的迎亲队伍,新人拜堂,挑盖头,喝交杯酒等传统的仪式环节,并且现场还布置摆放有山西地区传统面艺的展示,手艺人将面塑造成了各种各样吉祥的图案,寓意着新郎新娘的婚后生活平安顺意,这也是民俗婚礼的一大特色之一。

(2)叙事性舞蹈的使用

在整场婚礼中,叙事性舞蹈的使用是一大亮点。她借鉴了舞剧中舞蹈对于叙事性的表达,并使之贯穿全场,完整的呈现了一对有情人喜结连理的美好场面,使新郎新娘在不知不觉间好似与舞者们共同完成了一部“作品”,同时配合一丛丛静态的“桃花林”(桃花树路引)与动态的桃花飘落(LED屏),使整个婚礼基调明快清新,赏心悦目,极大的提高了整场民俗婚礼的艺术性,让观者不仅仅在参加亲友婚礼,更像是在观看一场民俗舞剧的表演。这是对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为我们迈出了山西本土婚礼的第一步!

三、结语

汉式婚礼,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体现而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她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当今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目前太原市的汉式婚礼存在着仅是从表面的形式上恢复古人的婚礼场面,而没有深挖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容易造成人们流于关注婚礼形式,好似“看热闹”般的参与婚礼,并且这种表面形式的恢复,虽为我们着力展示了古人的婚俗历史场面,但创意度却不算很高,较多的承袭因素代表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俗婚礼《桃花红·杏花白》作为山西本土的“特色婚礼”来说,其创意形式上的成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她不仅使用了山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作为婚礼的主题,而且载歌载舞的同时融入了诸多的山西地方性的文化元素,艺术特色鲜明,可谓是“我们山西人自己的婚礼”,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她与现在大多数婚礼存在着仪式流程相雷同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想可以多去通过挖掘一些山西地方所特有的深层含义的婚俗,再经过一定的创意改良那一定会成为她新的亮点。

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婚礼,我们可看作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承载,也可看作是中华儿女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希望重拾那些美好的中华文化传统和一定地域独特的文化风俗,并在借助中式婚礼传播中华文化种子的同时,让更多的民众喜爱上本土的文化。所以,那具有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包含了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美好祝愿的传统中式婚礼应当被我们所重视。

作者简介:丁雯婧(1988—)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学专业 2013级 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继承创意传统文化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