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对功能和声调性的突破

2016-02-03何蓓蓓

北方音乐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性

何蓓蓓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对功能和声调性的突破

何蓓蓓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的创作中,和声调性从传统的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渐渐的过渡到了无调性音乐,本文主要从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二十世纪这三个时期来论述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对功能和声调性的突破。

【关键词】功能和声;和铉;调性

在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和声一直是西方音乐形成、发展以及演变的最重要要的元素之一,它与音乐的形式、逻辑、内容,以及创作技法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实际上是一部包含了完整的和声发展史。功能体系和声(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体系)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孕育之后,并且积累了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西方音乐发展过程中最为繁荣时期的产物。

一、古典主义时期

在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离调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及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他的《第五交响曲》中,将动机浓缩为极其简洁的机构:4个音的节奏型,由极强的力度、弱拍起的3个重复短音,下行三度到强拍的延长音而构成。

二、浪漫主义时期

在浪漫主义时期:

(1)肖邦的作品中重视调的色彩,调性的变化常起到明暗对比的作用,有时用等音转调或离调至远关系调,在半音阶和声运用上的创造是李斯特、瓦格纳的先驱,各种7和弦、附加和弦,平行进行,不协和音不准备的进入,有时甚至不加解决,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先导,冲击了调性,使调性模糊。

(2)李斯特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四度叠置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等。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由增三和弦分解构成,即用十二音技法写成的主题。在一些作品中运用建立在四度音程上的和弦及全音音阶上的旋律,右手旋律与左手旋律伴奏的和声互相间不构成传统的功能关系而是冲突对置,比如钢琴曲《厄运》中,右手增三和弦与左手减七和弦的互相冲突对置。

(3)瓦格纳在具体的和声与调性手法上,一方面和主导动机相结合,对乐剧起到总体的结构作用,另一方面更加突出调性的不清晰及频繁转换,最典型的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该剧竭力回避或拖延主要调性的主和弦的出现,半音、不和谐音等大量和弦外音的连续使用,不协和和弦的连接常常没有准备也不做解决,使之调性重叠甚至是复调性的效果,这些手法导致古典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趋向瓦解。

(4)德彪西的作品中,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他注重的不是和声进行的功能性而是它的色彩效果,采用块状和弦,新的和弦结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

三、二十世纪

在20世纪:

(1)勋伯格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与五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使十二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地位,这就是无调性,无调性的十二音的出现打开了如何使用、组合十二个音级的新的途径,使功能和声开始解体。

(2)共性写作终结,开始了个性写作,如亚纳切克在他的作品中一般不采用西方传统曲式,常以动机的反复构成音乐的整体,乐谱上的调号有时与实际调性不一致,晚期作品则不写调号,采用临时调号标记调性,在配器上选用敲击铁锤、铁镣和皮鞭等发出的自然音响,这些新颖的手法都说明了个性写作的开始。

(3)在浪漫派时期,不断探索前进的和声手法,让不协和现象大量出现,如高叠和弦的不协和音、和弦外音、不协和的持续音,这些在各个声部中大量出现的半音进行,均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单一调性的功能,而将不协和和弦提升到协和和弦的地位,也导致了复合功能的必然出现。加上离调及其他和声手法的运用,自由变音体系内复杂的功能逻辑使和声的调性功能逐渐背离功能和声的发展道路,于是,从协和到不协和,和声学的发展轨迹,就让多调性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的创作是由传统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向近现代无调性音乐的转变与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和声发展,实际上是对功能体系和声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发展,然而在这种音乐发展过程中所预示着的强烈的和声归属感,促使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走向瓦解,这一转变对整个西方音乐史的发展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兵.西方音乐的轨迹[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格劳特,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第6版.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9.

[3]托马斯·克里斯坦森.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M].任达敏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1.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

[6]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

猜你喜欢

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浅析奏鸣曲式结构中呈示部副部调性的一般规律
序列与调性的融合——论20世纪下半叶序列音乐的发展
浅谈调式系统的发展及无调性和声连接的使用
理查·施特劳斯“音诗”的调性组织结构特征
谈“调性”
谈“调性”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