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6-01-27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士长护理质量

李 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妇女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具有相对安全、简便的特点,因此许多女性采用此方法来终止妊娠[2]。但是人工流产存在诸多并发症,例如在人工流产术后,护理不得当则可能引起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妇女往往需要在术后承受较大痛苦,易产生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在人工流产术后进行护理具有重要作用,需注意休息,保持外阴部清洁,以免发生感染、外阴瘙痒以及生殖器炎症等。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妇女心理安慰,且对妇女的饮食、环境等进行护理,可减轻疼痛,并告知妇女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临床中加强对妇女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和控制出血及感染的发生,对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妇女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中临床疗效明显,可减轻妇女术后出血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3] 秦责香,王桂梅.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J].基础医学论坛,2011,23(4):538-538.

[2] 范小容,程薇,周新娥.无痛人工流产术300例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2,11(2):166-167.

[1] 罗钰,张伯芬,刘俐.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45-46.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妇女术后无出血,无感染,恢复时间早;有效:妇女术后有轻微出血,但术后无感染发生,恢复时间较早;无效:妇女术后大量出血,感染现象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妇女临床疗效比较[例(%)]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 娜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由长春市妇产医院门诊护士长进行培训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门诊护士长对16名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技术操作、职业素质、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846(2015)10-0174-02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2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但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护患关系愈加紧张,导致各种护患纠纷的时有发生[1]。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者[2],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满足护理人员的精神需求和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护理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现代护理管理学指出[3]: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本研究就护士长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由我院门诊护士长进行培训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30.4± 2.1)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10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8名,中专学历5名。另抽取我院476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男257例,女219例,年龄19~74岁,平均(44.3±2.5)岁;选取培训前我院476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作为对照,其中男289例,女18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3±2.2)岁。所

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门诊护士长对16名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具体如下。

1.2.1 护理文书 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及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4]。护士长需指导护理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总结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系统的模版并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定期检查,使整体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得到提升。

1.2.2 技术操作 护士长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肌内注射、静脉穿刺和心肺复苏等。

1.2.3 职业素质 应教育、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时采用礼貌性语言,面带微笑,语气温和、语调平稳,适当给予患者手势抚触和理解同情的表情;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友爱之心,以赢得患者的信任。

1.2.4 沟通能力 护士长应指导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平等相待,善于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拉近患者距离,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由患者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技术操作、职业素质、沟通能力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分[5]。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技术操作、职业素质、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s)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培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人性化管理是针对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与方式,护士长通过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医院竞争”的需求[6]。由于门诊护理工作面对患者的层次不同,护理知识日趋专业性、复杂性和随机性,在工作中易出现护患矛盾。因此,对门诊护士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是否具有凝聚力,护士长起重要作用。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7]:“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像榜样这么温和而深刻地打进人们心里。”因此,作为护士长要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

护理文书是重要的医疗护理记录,反映着医院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也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8],护士长应引导护理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正确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这不但可以保护患者的利益,而且还能保护医院和自身的切身利益;指导护理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教导护理人员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热情接待每一例患者,举止端庄稳重,态度和蔼,面带微笑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疑虑并及时解决,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原则,并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本研究显示,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及培训后,其护理文书的书写、技术操作、职业素质、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培训前,与有关报道相似[9]。提示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龚美芳,陆群峰,王静,等.扁平化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25):631-638.

[2] 杨波.论护士长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和护士能力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5(2):175-176.

[3] 颜超,张敏,祝刚,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神经内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122-1127.

[4] 方芳,赵继华,黄晶.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在护理队伍建设中所起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z1):252-253.

[5] 刘美玲,肖秋兰,黄健文.护士长支持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1(3):119-120.

[6] 安爱仙.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5(7):228-229.

[7] 李晓彤.论护士长采用激励机制管理在护士工作倦怠和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24):175-176.

[8] 王柏舟.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44-1845.

[9] 严红清.浅谈如何提高护士长与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卫生,2013,31(2):245-246.

猜你喜欢

人性化管理护士长护理质量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高职院校暂缓毕业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总护士长管理理念对年轻护士长的管理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