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仲景治痰方剂探析*

2016-01-27刘冲冲刘道新张运克

中医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痰饮病证方剂

刘冲冲,刘道新,张运克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仲景治痰方剂探析*

刘冲冲1,刘道新1,张运克2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伤寒杂病论》对痰饮病有详细记载,重点论述了对水饮的辨证论治。仲景治痰方剂散见于各个章节,未对痰证做一系统论述。通过摘出仲景治疗痰证之方剂进行梳理分析,结合相关经方医案,分析仲景治疗痰证的思路,重点探讨治痰经方在精神方面疾病的运用,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经方;痰证;医案;治疗思路;精神疾病

痰是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由于痰证与饮证发病机制相似,最初合并而论,在汉代侧重对饮证探讨,如《黄帝内经》记载有“水饮”“饮积”,实际即是指“痰饮”。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将“痰饮病”列为专篇论述,仍是重点讨论饮证辨治。到隋唐时期,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中专列“痰饮候”“诸痰候”,才将痰与饮分开论治。

虽然对痰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到隋代才有了新的认识,但是治疗痰证的方剂最早可追溯至经方。笔者就痰邪所在部位之不同,将仲景治痰方剂按上、中、下三焦分类,以便归纳。痰有随气运行而流动不居的特点,“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杂病源流犀烛》),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在由痰所致的诸多病变中,以脑的病情最重,病势最急,病状最复杂,且病程长而缠绵难愈,故本文所引医案着重论述治痰方剂在精神疾病方面的运用。

1 上焦之痰

1.1瓜蒂散

《伤寒论》166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千金方》引本条时,将“此为胸有寒”改为“此以内有久痰”。任应秋在《伤寒论语译》中谓:“胸有寒,寒即指痰言。”355条谓:“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从条文来看,瓜蒂散病机可概括为“邪结在胸中”,即为有形实邪停聚胸中,而一般治疗手段难以祛除病邪,治当因势利导,采用吐法吐出病邪。作为吐剂祖方,瓜蒂散可治疗痰湿、宿食、毒物等有形实邪停聚上焦的病证。汪昂在《本草备要》人参条中提到“痰在膈,在经络,非吐不可”。因此,可把瓜蒂散看作涌吐上焦之痰的代表方剂。《名医类案》记载:“一哮喘患者,乳食不进,服瓜蒂散吐出胶黏状痰涎而愈。”[1]闫云科[2]治一女性癫痫患者,产后2个月,为七情所伤,咬牙切齿,称鬼罹骂,或闭目呆若木鸡,或高歌若庆圣诞,或哭泣如丧考妣,情绪多变,涎涕满襟,心胸胀满,气上冲逆,欲吐不得,舌边红,苔白腻,脉缓滑。闫氏断为痰蒙心窍,属可吐之证,投瓜蒂散。患者服后呕吐不止,吐出痰涎如胶如涕,泄泻数次,当日狂定神清。

1.2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在《金匮要略》中记载较为简单,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至《医宗金鉴》才将所描述病证定为梅核气,此病多由情志不畅,气郁生痰,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而成。半夏厚朴汤解郁化痰,顺气降逆,因此,可治痰凝气滞之证,此方亦可谓梅核气之专方。

丁德正[3]认为:梅核气多见于神经症患者,此类患者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故运用此方时,需对患者做好释疑及思想疏导工作,并嘱患者多做功能活动锻炼或劳动,以转移和分散其对病之注意力与疑虑,如此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丁德正认为:半夏厚朴汤具有辛散开结、速于降逆之能,可治疗逆气上窜、阻碍咽隘之精神疾病,并用此方成功治疗过隐匿性忧郁症、焦虑性神经症、癔症、疑病性神经症等。

1.3皂荚丸

皂荚丸在《金匮要略》中治疗“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仲景时期没有“痰”字,条文中“吐浊”既有吐痰之意,又有吐出之痰黏稠秽浊之意。皂荚丸证为浊痰壅肺,阻碍气道,肺失肃降,以致“但坐不得眠”,因病势急重,故采用皂荚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皂荚丸的适应证是咳嗽喘息,胸部憋闷,痰多黏稠如胶,咳唾不爽,但坐不得卧,大便难,苔腻,脉滑[4]。

一肺胀患者,间断性咳嗽、胸闷20余年。2 a来,患者咳喘呈持续性,冬季加重。10 d前,因受凉咳喘加重,胸部憋胀,不能平卧,咯痰白黏胶固,难以咳出,伴心悸,下肢浮肿,四肢不温,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口唇紫绀,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无力。证属痰浊内壅、阻塞气道,治宜涤痰逐饮,服皂荚丸,每次1丸,每日4次。服后次日早晨痰液变稀,咳出大量稀痰,胸部宽畅,咳喘减轻,紫绀亦减[5]。

1.4桔梗汤

桔梗汤有桔梗、生甘草组成,因具有清热利咽之效,在《伤寒论》中治疗少阴病咽痛。《金匮要略》记载桔梗汤,曰:“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从条文来看,桔梗汤治疗的是溃脓期肺痈,此期热盛肉腐成脓,桔梗可宣肺祛痰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毒、润肺祛痰,故可治疗此证。从药物组成,再结合所致病证病机来看,桔梗汤可治疗痰热瘀阻于肺之病证。

1.5半夏散及汤

半夏散及汤在《伤寒论》中原治疗少阴病咽痛证。本方由半夏、桂枝、炙甘草3味药物组成,半夏燥湿化痰,桂枝通阳散结,甘草调和药性,针对寒痰凝聚于咽部之病机,临床多用来治疗咽部疾患。

1.6三物白散

三物白散由巴豆、桔梗、贝母3药组成。此方在《伤寒论》中治疗寒实结胸,寒指病性言,实指痰、水、湿等有形实邪,服用此方之后可出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可见此方有很强的祛邪外出之力。此方在《金匮要略》附方治疗肺痈,病证表现虽与桔梗汤同,但用药却大相径庭。从药物组成来看,此方具有温寒逐水、涤痰破结之功效,所治肺痈应为寒痰停聚于肺,日久化为脓疡。从以上两处条文可以看出,此方可治疗寒痰停聚于胸胁、肺部的病证。

一肺痈患者,咳嗽3个月,起病1个月后咳嗽加剧,且有发热、痰臭,胸隐痛,服三物白散1剂(巴豆0.12 g)未泻,症状不减。第2剂巴豆加至0.24 g,服后泄泻7~8次,次日热退、咳减、痰无臭气,而告痊愈[6]。

1.7十枣汤

十枣汤中芫花、甘遂、大戟药效相似,都具有强烈的攻逐水饮作用,仲景使用十枣汤主要用于攻逐停聚于胸胁部位的水饮,后世取其峻烈的逐水之功用来治疗鼓胀,很少有人用其治疗痰证。后世攻逐痰饮代表方剂控涎丹是十枣汤去芫花加白芥子而成,控涎丹的攻痰之力是3药协同起作用的,不是单由白芥子发挥攻痰作用,否则另外2味药也可去矣,因此,可认为十枣汤亦有攻痰之功效。十枣汤既可攻逐有形之痰,但更擅攻除无形之痰。

闫云科[2]治一患者,因受惊吓,疑惧交加,遂病癫狂,已有5 a。患者早晚狂言呼叫,高歌欲奔,力大无穷;白昼则多睡卧,少言语,足不出户,颈部长有瘰疬,颗颗成串,液化一颗,手术治疗,切口不愈合,流水如米泔样,腥臭难闻。其人体胖,腹大,神志恍惚,目光呆滞,面舌麻木,肢体疼痛,背寒冷如掌大,舌胖大少苔,脉沉滑有力。闫云科辨为痰蒙心窍,治以十枣汤加减,连服4剂,思维好转,连用46 d,神志如常人。

2 中焦之痰

2.1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金匮要略》,仲景取半夏、生姜降逆止呕之功,在原书中多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呕吐病证。方中半夏有燥湿化痰之功,生姜温胃利水,茯苓祛湿健脾,故两方亦可治疗脾胃不和所致痰湿之证。《魏氏疗藏方》记载小半夏汤加甘草,能“去痰涎、进饮食”。《景岳全书》载小半夏汤可治“反胃,寒痰甚者”。《古今名医方论》引赵以德云:“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后世治痰代表方剂二陈汤可看作是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陈皮、炙甘草而成。

范中林[7]治一患儿,咳嗽1 a多,痰清稀,睡时刻闻及痰鸣声,纳食不佳,面色萎黄,体瘦,舌质淡,苔白滑腻,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紫菀、款冬花、甘草。2剂,咳减,痰鸣消。又以半夏、干姜、茯苓、甘草治之而愈。

2.2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原治疗胃反呕吐,由中焦虚寒,胃气不降所致。人参、白蜜益气养阴,半夏降逆化痰,故亦可治疗气阴两虚之痰证。

李中梓[8]曾用大半夏汤治一噎嗝患者,患者忧怒之余,得食则噎,胸中隐隐痛,脉紧且滑,断为痰在上脘,用二陈汤加姜汁、竹沥不效,改用大半夏汤。服4剂,胸痛乃止,又4剂,噎亦减,服20剂而安。

2.3半夏干姜散、干姜人参半夏丸

半夏干姜散在《金匮要略》中原治胃寒水饮上逆所致的“干呕,吐逆,吐涎沫”,干姜温中散寒止痛,半夏燥湿化痰,可治疗中焦寒痰病证。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妇人妊娠呕吐,结合方药组成,可推测其所治恶阻的病机正如《妇人良方·恶阻》所谓:“妊娠恶阻……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此方可治中焦虚寒之痰。

周步君[9]治一患者,眩晕半月余,伴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涎沫,口中唾液甚多,腹中漉漉有声,苔滑色灰,脉弦滑,诊断为梅尼埃病,辨证为中焦虚寒,痰饮阻遏,清阳不升而致眩晕,以干姜人参半夏加味治之,连服半月而愈。

2.4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此证为寒饮停于胃肠,饮邪上逆所致。方中半夏降逆止呕,附子散寒止痛,大枣、甘草、粳米健脾益气,针对中虚寒饮上逆而设。半夏又有祛痰作用,与附子相伍,可治疗中虚寒痰之证。

2.5赤丸

赤丸在《金匮要略》中记载较为简单,曰:“寒气厥逆,赤丸主之。”因出自《腹满寒疝宿食病篇》,故在此将其列入治疗中焦病证方剂。此方由茯苓、乌头、半夏、细辛等组成,有较强的温阳散寒、降逆止痛作用,常用来治疗寒饮腹痛之证。考乌头、细辛有温阳散寒之力,茯苓、半夏有化痰之功,推知此方当有温阳化痰之效,可治疗寒痰病证。

石季竹曾治一脑膜炎患儿,患儿昏迷不醒,痰声漉漉,双目斜视,四肢厥冷,时而抽搐,苔白微腻,指纹青暗。石季竹辨证为痰浊蒙闭心包,肝风内动。以赤丸方加减:制川乌、法半夏、石菖蒲各6 g,茯苓9 g,细辛1 g,远志5 g,生姜汁5滴,竹沥10滴。2剂后,吐出小半碗痰涎,神清厥回,肝风遂平。续经中西药治疗3个月而愈[5]。

2.6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2方在《金匮要略》中原治胸痹。瓜蒌清热化痰散结,半夏燥湿化痰,薤白、桂枝通阳散结理气,因此,此方可治痰湿病证。本方既可治疗痰浊痹阻心胸所致的心痛胸痹疾病,又可治疗痰湿停肺导致的咳喘疾患。

邱波[10]治一头晕6 a患者,频繁晕厥,颈部发僵,常有持物坠落现象,上肢放射痛,舌暗红,苔白厚,脉弦。X线显示:C4~C5骨质增生明显。诊断为颈椎病源性眩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丹参、鸡血藤加入白酒中泡服。服完头晕治愈,未见复发。

2.7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半夏、瓜蒌3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散结利膈之效,原治小结胸病,其表现为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小结胸病为痰热互结胃脘部所致,故此方可治疗痰热停聚中焦的一类病证,可视为后世黄连温胆汤的雏形。张璐[11]谓:“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其脉洪者,热痰在膈上,宜此方。”《医学入门》记载此方加甘草、生姜,“治一切痰火及百般怪病,善调脾胃”,可见小陷胸汤治疗热痰前人早有认识。

姜春华等[12]治一患者,咳嗽痰多,色黄稠,偶尔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肺气上逆,痰热互结,以小陷胸汤加前胡、百部治之,5剂而愈。

3 下焦之痰

甘遂半夏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留饮欲去之候,病证为:“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留饮指饮邪停留日久不去,时间长、病情深痼而言,此际留饮有从肠道排出之趋势,所谓“其下者,引而竭之”,治当因势利导,采用甘遂、半夏合用,攻逐痰水从大便而出;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此方既可治疗痰水停聚于胃肠所致的腹痛、腹泻病证,亦可治疗痰饮伏肺所致的咳喘等病证。甘遂半夏汤是仲景攻逐痰饮的代表方剂,开后世采用攻下法治疗痰饮之先河。

赵守真[13]治一腹痛患者,胃胀痛而呕,有上下走痛之感,便后可减,绵绵无休止,间作阵痛,手不可近,服行气破血药不效。赵守真断为痰积作痛,投甘遂半夏汤,服后痛转剧,俄而下利数行,痛胀遂减,再剂而愈。

4 小 结

综上所述,仲景书中治痰方剂相当丰富,结合吐、下、温、清、消等诸法,对于上、中、下部位之痰都有对应的方剂。经后世医家发挥,广泛用于痰证的治疗,尤其是吐、下之法,对于脑系疾病的治疗有重大贡献,值得临床借鉴。

[1]江瓘.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

[2]闫云科.经方躬行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61,247-248.

[3]丁德正.半夏厚朴汤治疗精神疾病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598.

[4]岳旭东.皂荚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2,17(4):12.

[5]陈明.金匮名医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241,326.

[6]孙溥泉.《伤寒论》方医案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7.

[7]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57.

[8]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57.

[9]周步君.干姜人参半夏汤加味的临床运用[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6):359.

[10]邱波.宣痹通阳法治疗颈椎病源性眩晕47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1):30.

[11]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97.

[12]姜春华,戴克敏.经方发挥与运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5.

[13]赵守真.治验回忆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

(编辑马虹)

1001-6910(2016)08-0006-04·学术探讨·

R2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8.03

张运克,主任医师,教授,henanzyk@126.com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162300410098)

2016-03-09;

2016-05-16

猜你喜欢

痰饮病证方剂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