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营卫气血”对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意义

2016-01-26陈婕张圣宏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五官科卫气灵枢

陈婕 张圣宏

·理论探讨·

论“营卫气血”对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意义

陈婕1张圣宏2

在应用中医学经典的取象类比法对“营卫气血”与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之间联系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现代中医五官科科研思路的拓展。

黄帝内经; 营卫气血; 变应性鼻炎; 鼻鼽; 鼻科

中医学认为,通过肺、鼻及皮肤,体内外之气进行着交换;通过感官,感受与传递着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但是同样的环境,有的人可以安然生活,有的人却出现各种过敏症状。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鼻科临床的常见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呈阵发性,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不至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与鼻窦炎、耳炎、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鼻鼽,首见于《内经》,《素问·脉解》云:“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同时《灵枢·上隔篇》提到“ 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为嚏。

至此,《内经》的营卫气血理论适用于指导中医五官科对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阐述如下。

1 解释免疫功能与病理变化

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特应性个体(atopic individual)接触变应原后发生以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多种炎性细胞参与其中,包括效应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等[1-2]。大量研究[3-4]显示T细胞作为负责免疫调节的角色出现,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免疫学称免疫细胞为“ 流动的大脑”,这与中医循行于周身者唯营卫气血的功能又何其相似。《灵枢· 邪客篇》云:“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剿(票)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营气篇》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营卫气血由水谷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即饮食物经脾胃腐熟运化后,将其精微上输于肺。由于肺主治节而朝百脉,具有宣发的功能,所以卫敷布于肌表,气充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营行于脉中,化以为血,营养人体。营卫之气布散五脏六腑,周身百骸,以发挥其滋养、温煦的作用。

2 指导变应性鼻炎辩证论治与中医养生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它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医旨绪余 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灵枢 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着,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是相互关联的,若营气亏少,则会引起血液亏虚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造成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所以临床常见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体质较弱,容易感冒,鼻痒,清涕如水,舌质淡薄边有齿痕,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大多属久病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基于上述的观点,也更容易确立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有助于临床的辩证施治。如对于鼻痒、鼻塞、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嗅觉减退的病人,主要以宣肺利窍治疗,针对此类病人容易反复发作,治疗以益卫固表为方向。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具有敏感体质的机体在致敏因素的刺激下发生变态反应,出现免疫紊乱、免疫调节失控,从而造成一系列损伤。如何调节机体的免疫紊乱,恢复和维持免疫反应的自稳性,是保证疗效的重点。自古至今中医无不贯穿着整体观,从养生保健到治病防病,无不强调:“ 治病,必求于本”,“ 上工治未病” 等等,其精神实质与现代免疫学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针对临床较多体现为体质虚弱,营卫不和的本质,可以进行相应的养生指导,如建议患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针灸、穴位敷贴以提高机体免疫力[5-7];冬季适当服用膏方予以进补以调和营卫等。

3 开拓中医治疗五官科疾病科研思路

《素问·痹论》“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剿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灵枢· 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营血分布的表里层次差别和化生的先后不同,引申说明了变应性鼻炎的疾病发展阶段及病情轻重程度。体现了中医经典理论在中医五官科科研意义。

中医的营卫气血理论的历史远较免疫学为早,内容更为丰富,有些问题碍于中医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研究仍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本文的观点则是中医经典理论对于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的重要论据之一,由此可见,中医经典理论远未尽其所用。

[1] 张媛,刘承耀,段甦,等. 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界值对血清特异性IgE 诊断价值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717-720.

[2] 张媛,刘承耀,张罗. 变应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与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6):733-736.

[3] Hawrylowicz C M. Regulatory T cells and IL-10 in allergic inflammation[J]. J Exp Med,2005,202(11 ):1459-1463.

[4] Sakaguchi S,Yamaguchi T,Nomura T,et al. Regulatory T cells and immune tolerance[J]. Cell,2008,133(5):775-787.

[5] 范愈燕,王向东,陈陆泉,等.深刺“治鼻3”治疗非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7):586-589.

[6] 陈劼,赖新生,唐纯志,等.穴位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小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42-45.

[7] 陈劼,杨挺,赖新生,等.穴位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小鼠血细胞分类和血清SIgE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4):304-305.

The relationship with “WeiQiYingXue” and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TCM

CHENJie,ZHANGSheng-hong

(1.ShanghaiTianShanHospital;2.ShanghaitheSix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China,200051)

On the basis of explanati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WeiQiYingXue” and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TCM,to find out how to use “Wei Qi Ying Xue”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 better.It′s helpful to develop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Huang Di Ne Jing; Wei Qi Ying Xue; Allergic rhinitis; Allergic rhinitis; Nose section

1.200051,中国上海,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五官科;2.200233,中国上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陈婕,E-mail:13671636790@163.com

10.3969/j.issn.1674-9006.2016.04.001

R765.21

猜你喜欢

五官科卫气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初心不改 让重庆市中医五官科声音响彻全国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技能项目调查
引导式自学法融入五官科护理理论教学的效果探讨
采采卷耳
五官科护生沟通能力训练的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