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016-01-25杨丁颖黄健陵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

杨丁颖,黄健陵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杨丁颖,黄健陵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摘要:结合我国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在全面分析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和发生机理的基础上,以集成化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由目标系统、组织系统、资源保障系统、流程系统、方法系统、信息系统六大模块组成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为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框架模型,从风险管理组织构建与权责划分、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管理过程控制、风险管理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基础工作等关键环节全面阐述了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并针对风险管理体系及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实现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体系运行模式;持续改进

我国开展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时不长,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看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改进完善。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铁路主管部门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与办法,对风险管理机构及各部门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铁路建设的新要求,亟需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改进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与技术,推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提升风险管理总体水平[1-2]。

1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1.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涵和意义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依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和设定的目标,通过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将工程建设中潜在的各类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保证铁路工程项目预期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过程。

实施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深入推进铁路建设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安全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提升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障[3-4]。

1.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影响因素和发生机理

1.2.1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影响因素

铁路工程项目是开放的动态系统,风险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结合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从宏观角度分析,铁路工程项目风险主要与4个因素相关:人、物、环境和管理,这4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四大影响因素的全面控制,是铁路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和控制重点。

1.2.2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发生机理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基本过程,是某种或多种致险因子在孕险环境影响下,作用于特定承险体,随着空间和时间的推移形成风险隐患,从而产生风险事故,导致工程发生风险损失。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发生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发生机理框图Fig.1 Diagram of the railway project risk mechanism

2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2.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研究风险管理活动的要素、内容和运行规律[5-6]。依据集成化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结合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实践,在科学分析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影响要素和机理,探索铁路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基础上,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构建,其构成框图如图2所示。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由目标系统、组织系统、资源保障系统、流程系统、方法系统、信息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六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完成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7-8]。

2.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功能分析

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中,目标系统由项目风险管理方针、风险管理目标等构成,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施风险管理的行动纲领;组织系统由组织架构与权责、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文化构成,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保障,是承担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主体;资源保障系统由人力资源保障、资金资源保障和信息资源保障等构成,是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原动力,直接服务于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系统由管理流程设计、管理流程实施和动态跟踪控制构成,是对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执行和控制,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准确、高效运行的控制器;方法系统由风险识别方法、风险分析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监控方法以及指导这些方法的方法论等构成,是项目风险管理实施的工具和手段,为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平台,是项目风险控制活动的载体,有助于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9-10]。

图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构成Fig.2 Constitution of the rail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3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

3.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为保证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统筹规划、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科学地开展风险管理,并通过风险管理考核与评价,形成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推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11]。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的主体——风险管理组织,由风险管理组织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规划(包含目标、方针、计划等),以风险管理规划为依据和指导,进行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并对风险管理目标实现情况及风险管理成效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估,找到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优化完善,形成循环改进、螺旋上升的风险管理闭环。同时,做好风险管理基础工作,作为风险管理的支持和保障[12]。

3.2 风险管理组织构建与权责划分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是风险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以建设单位为主导,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为主体,形成联合行动的整体,并有明确分工和严格考核。可按“一个整体,3个层次”的思路来进行组织设计:一个整体是指铁路工程项目要形成一个完整风险管理团队,3个层次是指风险管理组织由风险管理战略决策层、业务管理层和实施作业层构成。

3.2.1战略决策层

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联席会议或设立项目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风险管理重大决策和方案制定,协调施工、监理以及其他项目参与方的风险管理活动,并承担项目风险管理的总体责任。对于关系重大的风险管理问题,还可以吸收咨询机构参与论证。

3.2.2业务管理层

建设单位及各参建单位设立专门职能部门,负责风险管理专项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重大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预防策略,协同其他有关部门规避或化解业务风险。在项目周期各阶段对风险管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3.2.3实施作业层

实施作业层的职责是按内部控制基本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开展项目风险识别,编制上报风险评估报告,贯彻落实风险应对方案,有效监督和控制风险。明确风险管理组织各方的职能和职责,明确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工协调,编制风险责任的详尽说明,将风险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明责、尽责、落责,并建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为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图3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图Fig.3 Operation diagram of the rail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3.3 风险管理规划制定

设定科学合理、符合企业使命和工程实际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方针,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制定确保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计划。

3.3.1目标和方针设定

全面分析铁路工程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制定重要领域(如质量、安全、环保、工期、财务管理等)的风险管理方针,科学制定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必须充分考量各种风险影响,使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方针相吻合。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定各部门和岗位具体风险管理目标,并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考核,以利于不断总结提高。

3.3.2计划制定与任务分解

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确定风险管理工作的行动方案和行动方式、应达到的水平、工作完成时限、负责工作人员、评估标准和资源配置方案等;对计划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进而制定详尽的业务流程;确定执行控制中可能遇到的障碍,针对各种危机和困难制定应急方案。风险管理计划应保证一定灵活性和机动性。

3.4 风险管理基础工作

3.4.1风险管理制度建立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确认、防范、控制以及评估、考核制度,形成“内控审计检查制度、重大风险预警制度、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沟通和协商制度、风险管理例会制度、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科学严密、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保障项目风险管理有效进行。以沪昆客专湖南段项目稳定风险管理为例。沪昆公司将维护稳定工作作为重要目标纳入考核指标,实行维稳工作“一票否决制”和维稳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稳定排查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包保督导制度,加强对维稳工作的全过程指导、检查、督促、落实;建立了3级路地协调工作制度。通过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2风险管理方法选择

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是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每个项目自身特征、项目建设环境和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科学适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为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例如,遥感技术作为风险数据的获取手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手段以及导航定位技术已经开始在京沪铁路工程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4.3风险管理资源保障

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是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执行和落实的重要支持和保障。人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体,人力资源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资源,人员安全性的改善和提高成为系统安全提高的关键;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能促进各参建单位及其内部各职能部门、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同,为风险管理的科学决策、动态控制奠定基础;高效配置、充足到位的资金资源,是确保工程建设需求和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的必要条件。

3.4.4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提供了一种项目风险管理推动力,这种推动力能使项目全体员工形成特定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手段,驱使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去完成特定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项目风险文化的引领、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把风险管理价值观融入到铁路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中,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以青藏铁路文化建设为例,青藏总指与各个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责任合同书,使青藏铁路的工程质量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形象、与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职业生命挂钩,被施工单位称为“生死合同”。各施工单位也把质量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本单位的各个岗位,签订质量奖罚责任书,将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收入挂钩、与工作业绩挂钩,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约束了参建施工单位的行为,使项目质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青藏铁路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3.4.5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信息化管理是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的综合集成和运用,旨在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及可靠性。通过开发并应用涵盖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具备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实现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项目风险管理目标顺利实施。

例如,目前基于物联网的风险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已经应用在地下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铁路主管部门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性问题研究、风险监测预警传感器网络技术集成研究、实时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应用研究。

3.5 风险管理过程控制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要与流程管理结合,体现权、责、利、时、量、性的统一,针对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的实施,抓住风险管理过程各阶段工作控制重点和关键环节,定主体、定责任、定时间、定数量、定性质,并对未能顺利完成工作限期督办纠正。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由传统的“刺激——反应”式的被动风险管理模式向“关口前移,主动预防,超前管理”的事前风险管理转变。事前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共性的、主要的风险诱因进行监测、诊断、预先主动控制的一种制度和方法,其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项目风险诱发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防止项目风险事故的形成与爆发。应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和标准按一定规则固化下来,形成执行程序范本,要求参建单位明确交底,并按要求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提高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明确风险管理实施与控制要点,编制管理制度、办法、具体流程以及各种格式,并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相结合,使所有参建单位和个人按统一程序自觉执行,以保证风险管理计划与目标的落实。

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与控制要点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量化评估分级,风险预防方案制定,风险动态跟踪监控等。例如,武广铁路客专公司为了加强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在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标段进行工作结构分解,从工作结构单元底部到顶部系统地进行风险监控。由专人定期依托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体系跟踪已识别风险,同时对其他风险源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就立即修改风险应对计划,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在风险发生时,启动事前制定的风险处置预案,并根据环境的变换情况,适度修改或重新采取新的风险处置策略。通过系统监控,动态跟踪,有效的控制了项目风险。

3.6 风险管理考核与评价

风险管理考核与评价是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反馈控制器,是检验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成果、发现运行问题、提高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风险管理体系各构成要素是否合理,管理方法手段是否科学,运行效果是否理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推动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3.6.1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考评机制

依据风险管理考评结果,作为问责和激励的依据,引导风险管理由重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铁路工程项目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测评、内控自我评价及外部中介机构的独立评价,明确考评组织机构、范围对象、内容标准、方法程序。

3.6.2注重对体系运行过程的分析与总结

根据体系运行效果评估情况,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刻分析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制订巩固、强化、改进措施,形成循环改进、螺旋上升的风险管理体系运行闭环,促进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

3.6.3完善体系构成与功能

在体系运行效果评价的基础上,依据项目特点及环境变化,对风险管理体系各子系统、构成模块及其功能进行相应调整,使得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适应于铁路项目建设实践,在项目风险管理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完善结构,改进功能,从而促进风险管理体系在今后其他项目中的推广及运用。

以沪宁城际铁路工程Ⅲ标为例,为了全面反映项目风险管理绩效,采用动态评价法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在动态变化中进行客观、公正、综合分析与评价。动态评价方法基本流程:确定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体系——收集被评指标数据——指标数据量化、类型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对评价指标主客观赋权值并由评价模型得出综合评价值——依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对被评对象进行分析、改进后进入下一评价时刻。

4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对策建议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完善,以促进风险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通过不断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各工作环节的契合度,避免风险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风险管理能够真正渗入建设实施全过程。针对风险管理体系及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通过调查分析项目风险隐患,事先判断和评估风险动态,对风险生成、发展以及变化趋势开展实时动态的监控、预测和警告并提出对策,增强风险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有效预防和化解项目风险;

2)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利用现代监控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开展风险源全方位自动识别技术研发。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微处理器控制技术以及智能传感数据采集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风险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信息智能获取与高度共享、风险隐患快速感知与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分析与自动反馈、风险及时预警与动态控制、快速应急与科学避险;

3)建立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提倡项目参与主体风险共担,建立平等、合作的“风险伙伴关系”,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理行为的风险责任约束,强化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风险管理职能,避免由地位不均衡、责权不对等导致的项目风险分配不均问题。

4)引入风险第三方认证和评估。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内部评审逐步转化为与外部第三方专业评估相结合的评审机制:一方面通过国家强制性立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自愿性来实施,促进项目风险评估工作更专业、更深入、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永福.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J].管理世界,2005(3): 1-6.

SUN Yongfu.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2005(3):1-6.

[2] 孙永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政府应关注的重大问题[J].隧道建设,2011(2):149-153.

SUN Yongfu.Major problems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 that should be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J].Journal of Tunnel Construction, 2011(2):149-153.

[3] 孙永福.青藏铁路环境—健康—安全—运输一体化管理系统探索[J].中国管理科学, 2006,13(7): 131-137.

SUN Yongfu.Exploration of environment-health-safety-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Qinghai-Tibet railway[J].Journal of China Management Science, 2006,13(7):131-137.

[4] 何华武.京津城际铁路科技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9,13(1): 4-16.

HE Huawu.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J].Journal of China Engineering Science, 2009,13(1):4-16.

[5] 刘伊生,李清立,孙全欣.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10):101-104.

LIU Yisheng, LI Qingli, SUN Quanxin.Management pattern for constructing high speed railway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J].Journal of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1999(10):101-104.

[6] 韩同银,王淑雨.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方式改革[J].中国铁路,2005(6):57-59.

HAN Tongyin, WANG Shuyu.Reform of management mode of railway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Chinese Railways, 2005(6):57-59.

[7] 楼宁素.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2,7(19):255-256.

LOU Ningsu.The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enterprise-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Technology Vision,2012,7(19):255-256.

[8] 赵子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1):49-51.

ZHAO Zifeng.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2010,13(21):49-51.

[9] 邵强,罗杰.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5):35-36.

SHAO Qiang, LUO Jie.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oject[J].Journal of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2010,29(5):35-36.

[10] 陈树青.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索[J].中国煤炭,2012,38(12):27-29.

CHEN Shuqing.Exploration of coal enterprise-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012,38(12):27-29.

[11] 王宏伟,孙建峰.现代大型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6,37(2):103-105.

WANG Hongwei, SUN Jianfeng.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modern large-scale project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06,37(2):103-105.

[12] 郭峰,李体存.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管理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 (6):86-87.

GUO Feng, LI Ticun.Interests conflicting and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5(6):86-87.

(编辑阳丽霞)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YANG Dingying, HUANG Jianl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factors and risk mechanism, with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railway proi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The systemis composed by six modules, which are target system, organizational systems, resources and support systems, workflow systems, methods systems, information systems,respectively, Moreover,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he framework model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And the operating mode of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s fully discussed from the key aspect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division, the development of risk management plan,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 the risk 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risk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and ditlicult problem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the continu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railway projects risk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Key words:rail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operating mod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通讯作者:杨丁颖(1984-),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研究;E-mail:ydytcl@163.com

基金项目:原铁道部科技司项目(2011Z016)

收稿日期:2015-07-09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29(2015)06-1513-07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
医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基于QbD理念的三七总皂苷定量分析方法持续改进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和步骤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
医护合作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从石化生产重大抢险经过看应急响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