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管理小组在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堵塞率中的应用

2016-01-23牛丽红郭娅任洁王锐张晓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尿管科学管理品管圈

牛丽红 郭娅 任洁 王锐 张晓丽

科学管理小组在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堵塞率中的应用

牛丽红 郭娅 任洁 王锐 张晓丽

科学管理小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组成的活动小组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留置尿管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在留置尿管期间常遇到尿管堵塞现象,给治疗和护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痛苦[2]。本院通过开展科学管理小组活动,有效降低留置尿管堵塞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9月留置尿管患者720例为对照组,男362例,女358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43.54±11.76)岁。前列腺肥大163例、前列腺癌4例、膀胱肿瘤157例、尿道下裂56例、肾肿瘤54例、肾上腺肿瘤42例、泌尿系结石150例、泌尿系结核32例、肾盂输尿管狭窄12例、尿道狭窄40例、肾损伤10例。选择2013 年10月至2014年4月的留置尿管患者709例为观察组,男379例,女330例;年龄5~81岁,平均年龄(45.31±12.98)岁。前列腺肥大162例、前列腺癌4例、膀胱肿瘤155例、尿道下裂54例、肾肿瘤51例、肾上腺肿瘤42例、泌尿系结石150例、泌尿系结核28例、肾盂输尿管狭窄14例、尿道狭窄39例、肾损伤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科学管理小组进行护理,具体方法:(1)成立科学管理小组: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报名,共10人组成,组长一名,由护士长担任,组员9名,总护士长任组内指导员。小组成员均参加专业培训,召开小组会1次/周,遵循PDCA 循环开展小组活动,并定期组织竞赛评比,督促完善进步。(2)风险事件评估[3]:通过评估患者临床留置尿管期间发生的风险事件,选定基础疾病(38.63%)、健康宣教落实差(20.45%)、冲洗方法不正确(11.36%)三个问题为持续质量改进点,共占风险事件的70.44%。(3)目标设定[4]:明确改进重点后进行目标值设定,根据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改善值=现况值×小组能力×改善重点。在主题选定时,“小组能力”均分为3分,得出小组能力为60%;4项改善重点的累积百分比为75.8%,最终得出目标值=85.1-(85.1×60%×75.8%)=46.3%。(4)问题解析[5]:目标设定后,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鱼骨图手法从方法、患者、材料、护士4个方面解析:①患者:基础疾病、防范意识差、过度紧张焦虑、留置尿管知识缺乏、年龄、文化程度、患者配合度、留置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护士:风险意识淡薄、理论知识不扎实、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有效措施、临床应急能力差、制度落实不严格、护患沟通不良。③方法:操作方法不规范、对病情评估不全面、健康宣教落实差、气囊注水量不标准、尿道口日常护理不规范。④物品:尿管型号、尿管材质、消毒剂的种类。(5)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疾病,作出预见性护理:①认真落实留置尿管患者基础疾病的评估。②应用自制尿管堵塞登记表对堵塞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绘制患者基础疾病与留置尿管堵塞发生率的关系。③对易造成尿管堵塞的高危疾病(如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等),责任护士提前给予护理干预。④责任护士每日进行导管评估,结合基础疾病情况,为每位患者订做换管卡。(6)制定尿管堵塞分级,提高尿管冲洗方法规范性:①根据冲洗液颜色、冲洗器流入与流出情况、疼痛评分、下腹部膨隆、处理难易程度等5方面将尿管堵塞分为Ⅳ级(见表1)。②采用能级管理方法对科室护士进行理论、尿管冲洗操作培训。③将标准尿管冲洗法—双手大鱼肌挤压法制作成视频学习。(7)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①制定健康宣教手册,并挂于每个病房门后,加强宣教意识。②制作患者每日饮水量温馨提示卡。③定期集中组织患者及家属,由责任组长轮流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留置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与导致堵管的危险因素,并由操作教员示范双手大鱼肌挤压尿管法。

2 结果

观察组留置尿管709例,发生堵塞40例(5.6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尤其是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尿管堵塞[6]。目前,针对留置尿管的堵塞护理缺乏预见性,临床分析、处置能力欠缺,不能有效解决堵管问题[7]。本院通过开展科学管理小组活动,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法”找出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堵管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从方法、患者、材料、护士4个方面分析,制定对策。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疾病,作出预见性护理;制定尿管堵塞分级,提高尿管冲洗方法规范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对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应用PDCA程序加以改进,留置尿管的堵塞率明显降低(P<0.01)。表明科学管理小组活动评估体系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达到预期目标。

经过科学管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而科学管理小组后期的成果汇报,又锻炼组员的组织及演讲能力。在改善过程中,由于各项对策均为组员头脑风暴、讨论分析、打分评价得出,对策的可行性高,措施获得有效落实,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1 张晓红,谢仙萍.品管圈活动在防止肠内营养管堵塞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3, 27(11):3813~3814.

2 王珊,金如燕,沈尉.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护理学报, 2013,20 (1A) :15~17.

3 周爱芽,杨素,曾静妮,等.应用品管圈提高心内科特检单及时落实率.护理学报,2013,20(12B):7~9.

4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3.

5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6 张小红,沈晓琴,夏苑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12,19(3B):33~35.

7 时丽萍,徐海艳,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护理学杂志,2013,28(1): 18~19.

730050 甘肃兰州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猜你喜欢

尿管科学管理品管圈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