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11杨宁张敏张月刘媛媛韦艳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杨宁 张敏 张月 刘媛媛 韦艳娟

【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CCE)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治疗, 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治疗后1个月进行Barthel 指数量表(BI)评分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GCS和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显著下降, GCS和BI评分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 GCS和BI评分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95.4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1, P=0.033<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借鉴。

【关键词】 依达拉奉;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81

心源性脑栓塞起病急, 病情发展迅速,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大面积梗死。目前, 溶栓是治疗急性闭塞脑血管的最有效办法,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其能否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再灌注密切相关[1]。因此, 本研究通过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断和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9例, 男9例、女10例, 平均年龄(62.59±6.04)岁;观察组22例, 男11例、女11例, 平均年龄(63.11±5.8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纳入病例, 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确诊, 发病48 h内存在心房颤动, 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1. 2.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疏血通6 ml/d, 1次/d;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 2次/d;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NIHSS、GCS量表评分, 治疗后1个月进行BI评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基本痊愈:病残程度0级,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病残程度1~3级,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或增多。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GCS和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GC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下降, GCS和BI评分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 GCS和BI评分较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效4例、进步8例、无效6例, 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基本痊愈4例、显效11例、进步6例、无效1例, 有效率为95.4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1, P=0.033<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心源性脑栓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 脑卒中患者中脑栓塞约占15%~20%, 而脑栓塞中心源性脑栓塞约占75%[3], CCE患者大多病情较重且易发生再次栓塞, 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很难找到栓子证据,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发病特点, 头颅CT、MRI以及心电图等可协助诊断。循证医学表明[4], 心源性脑栓塞是一种需快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急症, 超早期的溶栓治疗是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

脑缺血及灌注后脑组织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维生素C等清除自由基。但当脑组织缺血时, 由于花生四烯酸等活化产生过多的自由基, 同时过剩的-OOH 使膜脂质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新的过氧自由基、醇自由基, 从而使脑组织损伤加剧。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 可提供电子给脂质过氧化氢自由基, 转化为过氧化氢离子, 清除花生四烯酸等自由基;同时可抑制脂溶性过氧化氢自由基形成, 保护脑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胶质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或缓解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5]。动物实验表明, 采用依达拉奉干预大脑动脉闭塞大鼠模型, 可抑制缺血中心脑水肿, 减少梗死体积。本研究发现, 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有效率为95.45%, 显著高于采用疏血通治疗的68.42%;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NIHSS评分, 提高GCS和BI评分, 且明显优于疏血通。

综上所述, 依达拉奉可减轻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水仙, 郑维红, 庄晓荣, 等. 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10):843-847.

[2] 杨国军, 徐志松, 张敏, 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2):2213-2214.

[3] 符恒.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7):489-490.

[4] Vemmos KN, Takis CE, Georgilis K, et al. The Athens stroke registry: result of a five year hospital-based study. Cerebrovasc Dis, 2000, 10(2):133.

[5] 马利萍, 孙建国, 彭英, 等. 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机制及临床应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3):341-348.

[收稿日期:2015-07-23]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