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思路探析

2016-01-09叶云霞陈明阳姚红兵符永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

叶云霞++陈明阳++姚红兵++符永宏

摘 要 在理清培养目标和培养环节逻辑关系基础上,探索分析培养方案的制订思路和原则。以江苏大学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例,详细介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制定过程。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82-03

Analysis on how to Formulate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YE Yunxia, CHEN Mingyang, YAO Hongbing, FU Yongbing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training aims 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training links were clarified firstly. And then taking the optical engineering of Jiangs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formulating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introduced how to set the courses,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 engineering practice

1 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阶段,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高等院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调整培养理念、优化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实践体现。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江苏大学于2015年初启动全校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此首先剖析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清晰、优势特色不明显、能力培养待强化、学硕专硕未区分。并且仔细解读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指导性文件[1-4],调研企事业单位对光电类人才的需求概况、学生诉求,并综合考虑江苏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现状和学科方向特色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修订。

2 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各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培养方案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各环节大纲和要求等关键部分。其中,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制订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5]。理清培养目标和培养环节在培养方案中的逻辑关系后,首先拟定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原则。

图1体现了本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和思路。

首先,根据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个人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单位的特色优势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内涵需要具体化,主要包括能力构成、服务面向和特色优势。其中能力构成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服务面向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特色优势体现了人才培养单位的专长,也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最终通过培养人才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来体现。

知识项,具体为本专业高层次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人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

能力项,具体为高层次人才需要具备的自学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组织管理能力等,这是人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

综合素质,具体为宽阔的视野、美好的情怀、高尚的情操。

知识项、能力项和完善项相互补充,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扎实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提升;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吸收掌握知识;知识和能力促进人们有更美好、更迫切的愿望去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而宽阔的视野和美好的情操是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推进剂。

与培养目标相对应,培养环节则需科学合理的配置,通过合理的课程、实践、科学研究等环节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主要通过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支撑;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可在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锻炼养成;完善人才的综合素质,则可通过相关课程和第二课堂实现。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培养目标项都必须有相关环节支撑,这就是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上述培养方案制订总原则和思路可用图1表示。江苏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现代光学器件及系统设计、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光电测试技术及信息处理等三个方向,学科的特色优势主要通过课程和学位论文环节来体现。

3 培养方案的制订

培养目标 自2009年国家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以来,包括专业学位型和学术研究型。其中,专业学位型要求面向特定的行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术研究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一个目标即扎实贯彻两类研究生分类培养。因此,分别拟定两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1)学术研究型。其能力构成包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风严谨、团结协作;掌握坚实的光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其服务面向为:能胜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产业部门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研发和组织管理工作。

2)专业学位型。其能力构成包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风严谨、团结协作;掌握光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涉及的行业应用及发展概况;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产品研发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其服务面向为:能够胜任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endprint

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校科研院所或者公司从事创新型工作。而专业型硕士需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行业里的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

课程设置 以学术研究型硕士为例,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为自然辩证法、特色社会主义、外语、数学类基础课等。而专业必修课包括高等光学、学术前沿讲座、光学应用技能训练等:高等光学是本学科所有研究方向的共同基础,所以该门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学术前沿讲座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拓宽视野;光学应用技能训练为学术型研究生必选课程,该课程包括一系列综合实践题目,如固体激光器设计、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分析、典型复杂成像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与性能验证、光纤传感器设计、搭建与测试等,学生可以从系列题目中任选两个题目完成,通过完成这两个题目,锻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训练科学思维。

由此可见,本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强调应用。专业选修课包括现代光学实验、光学系统设计、激光技术、光学工程科技英语、微结构光纤及其应用、微纳光子学、材料光电特性分析、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瞬态信号度量技术及应用和近代光学测试技术等。其中前三门课程依旧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除此以外,其他课程按本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分为三个模块:微结构光纤及其应用、微纳光子学、材料光电特性分析服务于“现代光学器件及系统设计”研究方向;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服务于“激光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瞬态信号度量技术及应用和近代光学测试技术服务于“光电测试技术及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原则遵循“结合研究方向,体现特色优势”。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模式与学术研究型基本相同。但是,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内容更注重工程实践应用,如开设了工程数学、光通信器件模拟与仿真技术、光电成像技术及应用、纤维光学与传感技术等。且在专业选修课讲授过程中,要求提高案例教学的比重。

此外,课程设置中还包括公共选修课。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充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设置了专利申报、文学欣赏、哲学基础、股票期货等公共选修课,以期通过这类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素质、提升综合能力、陶冶情操。

实践环节设置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参加学术活动、外文文献阅读研讨、课题研讨、校内外教学和生产实践。上述实践环节均有学分要求,统称为实践学分。实践学分和课程学分不得通用,研究生的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环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术活动部分,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后必须形成完整的学术报告总结。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学术活动由学科或导师负责考核。同时,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或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本人的学术论文并交流发言。这种“鼓励”主要通过学分差异来推动。此外,对于教学和生产实践环节,学术研究型研究生要求必须要参加校内或者校外至少一个月的教学或者生产实践;而对于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则要求必须参加校外企事业单位至少一年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环节的实施,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工程应用能力。

学位论文环节 学术研究型研究生选题必须注重科学问题的研究探索,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选题更注重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并且考核方式也有所差别:学术研究型研究生注重学术成果的总结,具体为鼓励发表学术论文,尤其是高水平学术论文;而专业型研究生注重是否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专利、研发报告等可作为送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环节,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

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以培养目标为目的,合理设置培养环节。这些培养环节扎实支撑培养目标中预定能力。可以从图2所示培养目标实现矩阵一目了然,看到培养目标中各能力可以通过相应培养环节支撑实现。

4 结语

2015年上半年,江苏大学启动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仔细剖析光学工程原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清晰,优势特色不明显,能力培养待强化,以及学硕专硕未区分。通过本次培养方案科学修订,针对学硕和专硕分别制订符合各自特征和面向的培养目标,然后以此培养目标为目的,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实践环节,同时学位论文的选题也要求服务于实现培养目标,最终使得培养目标中各项均有相应培养环节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

[3]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

[4]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

[5]陈立乾,等.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271-2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