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对比分析

2016-01-08吴柄东唐敏喻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33期

吴柄东 唐敏 喻丽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矫正效果,统计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并对比分析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7.14%,对照组为74.2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视远度为(5.13±0.34) θ、视近度为(5.58±0.47) θ、平均斜视度为(5.36±0.29) θ,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为72.14%、融合功能恢复率为60.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0.71%,显著高于对照组(4.29%)。 结论 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在正位率、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关键词] 眼外直肌后徙术;内直肌缩短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间歇性外斜视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3-0073-04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1],是临床儿童多发眼病,临床表现隐蔽,斜视角因受融合机能不稳定的影响[2],导致其经常改变,同时由于疲劳、注视距离变化等因素,并随患儿年龄增长,其融合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导致融合控制力减退进而出现显性斜视,最后成为恒定性外斜视[3],丧失正常双眼单视功能,目前研究表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不及时矫治,会导致视皮层知觉系统紊乱,形成视网膜抑制暗点及视网膜异常,最终使双眼单视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儿童视力水平[4]。现阶段治疗间隙性外斜视主要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改善间歇性外斜视状态,手术治疗能有效矫正眼位,改善斜视角[5]。本研究通过探讨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0例,其中研究组男68例,女72例,年龄3~14岁,平均(6.97±1.03)岁,对照组男66例,女74例,年龄3~16岁,平均(7.04±1.07)岁。纳入标准:符合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标准:较差眼视力≥0.3,双眼视力差别不超过2行(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每只眼远视等效球镜不超过+3.5D;斜视度在(-25PD)-(-50PD)[6]。排除标准:无眼内手术史、斜视手术史或类肉毒素治疗史;排除伴有麻痹性斜视、垂直性分离性斜视、眼球震颤者;患有眼科疾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除外屈光不正)。所有患者经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系统的眼科常规视力、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给予医学验光并进行充分矫正,术前应用三棱镜与交替遮盖法检查矫正状态下33 cm和5 m距离的斜视度。手术矫正斜视角根据视远结合视近斜视度,按照外直肌后徙或缩短1 mm矫正2~3PD、内直肌后徙或缩短1 mm矫正4~5PD、单眼直肌后徙联合缩短矫正9~10 PD来计算手术量[7]。对照组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局麻或全麻下常规消毒、铺巾、开睑,结膜下注射麻醉药,在结膜切口处用斜视钩勾取外直肌,分离肌间膜和节制韧带,距砥止端2 mm处用6.0双头铲针可吸收缝合线做三套环缝合,用剪刀贴近肌肉附着点,离断肌肉,自原砥止端向后,在巩膜表面测量后退距离,缝合结膜切口。研究组患者应用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局麻或全麻下常规消毒、铺巾、开睑,结膜下注射麻醉药,颞下方穹窿结膜切口处用斜视钩勾取水平肌,分离肌间膜和节制韧带,距砥止端2 mm处用6.0双头铲针可吸收缝合线做肌肉套环缝合,用剪刀贴近肌肉附着点离断肌肉,自原砥止端向后,在巩膜表面测量所需后退的距离,将水平肌止端重新缝合固定在浅层巩膜上,缩短术自砥止端向后测量所需缩短毫米数,用6.0双头铲针可吸收缝合线做肌肉套环缝合,用剪刀截除缝线前肌肉,向前固定在原砥止端,拉紧使肌肉断端接合,结扎缝线对齐结膜,缝合结膜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比术后眼位矫正效果,统计患者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率。

1.4 评价指标

(1)过矫(内斜/内隐斜>5△);正位(内斜/内隐斜≤5△-外斜/外隐斜>10△);欠矫(外斜/外隐斜≥10△)[8]。(2)融合功能:手电筒式Worth四点灯检查,距离2 m看到4个灯为中心融合、看到2或3个灯为中心抑制,距离33 cm看到4个灯为周边融合,看到2或3个灯为周边抑制[9]。(3)立体视恢复:立体视敏度提高2行及以上者为立体视有所提高。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眼位矫正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7.14%,对照组为74.2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视远度(5.13±0.34) θ、视近度(5.58±0.47) θ、平均斜视度(5.36±0.29) θ,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72.14%、融合功能恢复率60.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10.71%,并发症主要有眼球运动受限4例、侧方复视5例、非共同性视力2例、术后感染4例;对照组并发症率4.29%,其中术后感染3例、侧方复视3例,见表3。

3 讨论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因双眼融合功能不稳定,斜视角经常发生变化,导致外斜视的发生次数及角度很少能够自己恢复[10],其中少数患者外斜视状态可能稳定在某一阶段不发展,但大多数患者斜视程度呈继续发展态势[11],随着时间的增加,调节性集合功能和融合逐渐减弱,最后失去代偿能力,最终造成双眼单视功能被破坏而迅速发展成恒定性斜视[12]。现阶段儿童因视力疲劳、精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13],目前临床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主要有非手术方式及手术方式。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正位视训练、配戴三棱镜及负球镜矫正等[14],具有费用低、无痛苦、无并发症等特点,但是非手术治疗不能达到快速有效改善间歇性外斜视状态的目的[15]。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常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及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的手术优点主要表现为内直肌的缩短可以产生早期的过矫,且有利于远期获得稳定的眼位及提高双眼单视功能[16],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以从解剖上改变开散的眼位,达到矫正目的,且远期术后眼位正位率较高[17]。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的正位率、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能有效改善斜视度、提高正位率,同时术后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恢复快,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是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眼球运动受限、侧方复视等并发症率较高,主要因手术量集中在单眼上,双眼手术量过大也会出现眼球运动受限及侧方复视[18],这也要求在应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以降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可获得较高的正位率,且术后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恢复良好,但是并发症显著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因此临床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应首选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并在手术中准确测量手术量,以达到提高手术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等. 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手术远期疗效[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2):144-147.

[2] 金丽英,刘钊.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555例临床研究[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13(2):152-155.

[3] 郭强强,刘桂香,万鲁芹,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8(2):55-58.

[4] Ravasco P,Monteiro-Grillo I,Marques Vidal P,et al. Impact of nutrition on outcom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J]. Head Neck,2012,27(8):659-668.

[5] Zogbaum,Ann T,Polly MA,et al. Tube feeding may improve adherence to radiation treatment schedule in head and neck cancer:An outcomes study[J]. Clinical Nutrition,2013,19(2):95-106.

[6] 韩爱军. 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眼位的远期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72-1073.

[7] 吴清静,张漫平,彭立,等. 同视机治疗300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1,51(12):71-72.

[8] Jin Wook Jeoung,Min Joung Lee,Jeong-Min Hwang.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versus unilateral recess-resect procedure for exotropia with a dominant eye[J].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141(4):683-688.

[9] Fiorelli Vanessa Macedo Batista,Goldchmit Mauro,Uesugui Carlos Fumiaki,et al. Intermittent exotropia:Comparative surgical results of lateral recti-recession and monocular recess-resect[J]. Arquivos Brasileiros of Talmologia,2011, 70(3):429-432.

[10] Sang-Dol Kim,Hee-Seung Kim. Effects of a relaxation breathing exercise on anxiety,depression,and leukocyte in hemopoietia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J]. Cancer Nursing,2013,28(1):79-82.

[11] 许江涛,李辉,夏红玉,等.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定量立体视觉测定与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0):1189-1192.

[12] 赵淑静,王利华.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前后融合和立体视功能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9):1119-1122.

[13] 郭雷,才娜,韩屹.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近立体视功能的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1,9(6):1012-1014.

[14] Maruo T,Kubota N,Sakaue T,et al. Intermittent exotropia surgery in children:Long term outcome regarding changes in binocular alignment. A study of 666 cases[J]. Binocular Vision and Strabismus Quarterly,2011,16(4):265-270.

[15] 张萌,路素华,刘慧,等. 间歇性外斜视不同术式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4):396-398.

[16] 满滕滕,杨先,田巧霞,等. 不同方式直肌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的观察[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8):360-362.

[17] 王冲,王艳丽. 外直肌悬吊术与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比较[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4(4):213-215.

[18] 石荣先.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7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20(12):932-934.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