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区体制下战时政治动员问题研究

2016-01-07刘文宁潘立萍

国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治动员战区动员

刘文宁 潘立萍

战区体制下战时政治动员问题研究

刘文宁 潘立萍

内容提要:战时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是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战争的措施和行动。随着我军实行“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领导指挥体制,较原军区领导体制下,战区战时政治动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重大课题。应充分认清战时政治动员的特点规律,准确把握战区政治动员的职能任务,着力构建战区政治动员的运行模式,推动战区体制下战时政治动员科学发展。

国防动员 政治动员 战时 战区体制

作者:刘文宁,国防大学十四队学员,上校;潘立萍,国防大学十四队学员,中校

战时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是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战争的措施和行动,在战争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军实行“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领导指挥体制,较原军区领导体制下,战区战时政治动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重大课题,需要以前瞻的理念、转型的思维、务实的方法,把握特点规律、定位职能任务、设计制度机制,推动战区体制下战时政治动员科学发展。

一、充分认清战时政治动员的特点规律

政治动员是国家行为,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策略性,必须放在国际国内大局、世界军事革命、战区担负使命这些大背景中来深刻认识和把握。

一是动员环境复杂敏感。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政治动员生态呈现新的格局。少数西方大国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极力宣扬西方价值、民主宪政等理念,企图动摇民众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对献身国防的价值认同;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人民群众国防意识正在逐步弱化,支前备战观念日趋淡薄,崇军尚武文化缺失,当兵冷、征兵难的矛盾在一些地区凸显;战区辖区省份增多,群众文化差异性增大,各种思潮交融交锋。这些对开展战时政治动员带来严峻挑战,需要紧盯思想前沿、摸准社情民情、廓清认知迷雾,切实营造良好的政治动员环境。

二是动员对象多元多样。随着时代发展,政治动员对象的组织阶层、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一方面,非公社会组织越来越多。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以及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活动团队为代表的新社会组织,逐渐成为国家组织构成的重要单元。另一方面,个体社会属性趋于多元。新型社交平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构建了缤纷复杂的社会关系网,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和家族关系网以外,还产生了QQ空间、微信朋友圈、同学群、驴友群、运动群等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个人相对独立的属性逐步弱化,对各种网络群体的依存度日益增强。这些组织和关系群在民众中的号召力动员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影响人们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都可能是政治动员的推动者、响应者和参与者,成为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动员力量的有力补充。开展战时政治动员,需要全方位立体式的延伸覆盖,把思想发动既渗透到实体、又辐射到网络。

三是动员态势瞬息万变。未来战争“秒杀”战场,动员时机稍纵即逝,战场态势高度透明,民众接受战争信息更加直接,战争的残酷性时刻影响群众支前心理,可能造成政治动员预期的不稳定性。敌我双方依托快捷网络,展开唇枪舌剑的舆论交锋、心理攻防和法理争夺更加经常激烈,政治动员信息瞬间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既有利于我迅速凝聚众志成城的军心士气,也容易导致敌推波助澜涣散我民众意志。社会资讯发达,群众关注媒体依赖网络程度较高,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尤为重要。开展战时政治动员,需要及时分析研判群众思想态势,提高应急处变能力,牢牢掌控政治动员主动权。

四是动员链路扁平直接。战区主战体制下,军委-战区-部队的三级指挥链路,客观要求政治动员指挥体系要与之相适应,理顺指挥关系、简化指挥层级。从横向看,战区是辖区内所有武装力量的指挥机关,对包括动员工作在内的一切作战行动进行统筹领导、集中指挥,更加有利于提高动员效率。从纵向看,战区可直接指挥到区域动员对象,实行点对点指挥,便于战时动员指令传达更加顺畅快捷。

二、准确把握战区战时政治动员的基本要求

适应新体制新要求,是开展战时政治动员的根本遵循,必须紧扣战区职能使命,突出专司主战,厘清指导原则、工作职责和任务内容,确保战时政治动员的正确方向。

一是紧盯打赢定原则。打赢是战区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战时政治动员成败的最高标准。紧盯这一目标,需要把握四条基本原则: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原则。就是坚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依靠社会团体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一切为了服务前线、保障作战。平战一体、战建结合原则。就是坚持平时与战时相衔接,社会效益和国防效益相统一,把政治动员纳入平时国防教育之中,做到平战结合、互融互通。统一领导、高效指挥原则。就是坚持战区党委最高领导,构建精干高效指挥体制,科学运用信息化指挥手段,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即时动员,凝聚战斗意志。依法实施、规范运行原则。就是坚持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方案预案,依法而建,依案而动,推动政治动员有序有效运转。

二是着眼主战定职责。主战是战区的核心职能。政治动员必须紧紧围绕主战职能来谋划展开,既要为谋打仗减负,又要为打胜仗加油。综合考虑,战区本级政治动员职责可分四类:基本职责,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意图,统一组织辖区内所有群众政治动员工作;主要职责,根据可能担负的任务和使命,拟制各种作战方向、作战样式、作战行动中政治动员方案预案,全程组织指挥政治动员行动;协同职责,协同军委国防动员部和战区辖区地方党委政府搞好全民国防教育,并协调建立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扎实做好政治动员打下良好基础;其他职责,协调解决作战区域内政治动员工作的重大问题,策应其他战略方向做好政治动员工作。

三是基于需求定任务。军事需求牵引动员任务,是实施政治动员的基本依据。从战区政治动员的目标要求看,主要有两个方面8项具体任务。作战准备方面:①会同辖区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军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②指导建强战区政治动员工作专业队伍;③健全完善战区本级和动员区域战时政治动员方案预案,并组织开展研练;④制定完善战时法规、战场纪律,以及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有关规定。作战实施方面:①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政治动员令,发布训令、宣言、声明、告人民书等,提出鲜明生动的动员口号;②指导开展职能使命、战争观教育,号召群众准备战争、参加战争、支援战争;③广泛开展思想发动和宣传鼓动,激励参战支前力量英勇杀敌、勇往直前;④组织地方党委政府开展慰问活动,做好军人军属优抚工作,解决参战官兵后顾之忧。

三、着力构建战区战时政治动员的运行模式

战时政治动员工作关联军地、涉及军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合各方力量,增强整体合力,建立具有战区特色、聚焦主战职能、指挥高效顺畅的运行模式。

一是构建领导指挥体系。依据军委赋予战区指挥辖区内一切武装力量的责权,可建立战区、省、市、县四级政治动员领导体系。基本设想是:战区本级,在政治工作部群联局设政治动员办公室,群联局局长、一名副局长分别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组织、干部、宣传、兵员和文职人员、保卫等部门指定人员参加,并吸收辖区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和省军区政治部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统一协调指挥战区辖区政治动员工作。省以下各级,依托现有国防动员体系设立的国防教育办公室或政治动员办公室,负责本区域的战时政治动员工作。政治动员应建立健全党委抓总、政府主管、军事机关推动、社会团体参与的领导体系,编配专职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实行军地人员合署办公、工作机制实体运行。

二是优化指挥控制流程。按照集约简化、精准高效、实用管用的原则,设置“启动响应—研判态势—部署任务—实时指挥—动员评估”的实施流程。启动响应,根据上级命令和作战任务,按照方案预案迅速启动动员指挥体系,全系统全要素展开工作;研判态势,根据作战需求,对动员区域内支前潜力、民情社情进行综合研判,提出政治动员决心建议;部署任务,通过指挥平台军地协调席位,逐级将政治动员命令指示下达到动员区域,对辖区内军民组织实施有效的政治、精神灌注;实时指挥,动态掌握政治动员进展情况,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和动员需求,适时调整动员计划,实施高效指挥和精准指导;动员评估,对政治动员效果进行跟踪检查、检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方案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政治动员指挥控制回路。

三是规范常态工作机制。主要是建好四项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战区政治动员办公室每年召开一次年度例会,分析研判形势,部署工作任务,并组织军地成员单位进行工作述职。研究演练制度。分专题、分区域、分方向,每年集智研究1~2个政治动员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联合演训活动开展动员演练,检验课题研究成果和政治动员实效。战备值班制度。参照战区联指值班备勤等级部署,设置政治动员三级响应机制,加强人员常备值班,保持各级政治动员机构通联顺畅,确保能够实时处置突发情况。检查考核制度。结合组织动员演练和遂行重大任务,对各级开展政治动员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和绩效考评,促进政治动员各项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孙永钰)

E25

A

ISSN1002-4484(2016)10-0039-03

猜你喜欢

政治动员战区动员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音乐迪斯尼
论中央苏区的农民政治动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政治动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动力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