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火复燎原 古城春色新

2016-01-03陈志音

歌剧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金环银环野火

陈志音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2005年首演后深受好评,曾先后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0月正式出版文本附DVD、CD以后,该剧影响更是得以有效扩展。可喜的是,该剧中多首选曲入选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必唱曲目。成为一代歌坛新秀喜爱传唱的经典作品。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野火春风斗古城》在歌剧舞台重绽光华。经过十年检验,现在回过头去看,这部现代民族歌剧当初的自我定位、创作理念、艺术实践都相当准确而实事求是,在抗战题材的歌剧中独树一帜堪为经典。

文本: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演化歌剧艺术作品,中外皆有先例,《野火》并非第一部。但孟冰的改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他未生搬硬套西洋歌剧的分幕写法,而是根据人物和剧情的需要,写了十四场戏。这十四场戏。已将原著重要的“点”尽收其间。熟悉的人物如杨晓冬和杨母、金环和银环、高自萍和多田,还有关敬陶,全剧七个角色不多不少,正好。

关于陈瑶,作家用这位现代大学生穿游进退来串戏。想了又想,编剧可能希望以“她”读原著为线索,牵引现代观众身临其境入戏。但,大多数时间这个角色都还是作为“旁观者”游移戏外。真正富于“代入感”的是在金环牺牲之后,“现代人”陈瑶和“当事者”关敬陶,两人分别点燃生日红烛,祭奠追思先烈“死”的意义和价值——这场戏,好看、动人,而且写得情真意浓别具匠心。这场戏与开场戏,还形成互动呼应,因为,全剧就是从陈瑶得到爷爷送的生日礼物——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开始叙事。

全剧叙事简洁洗练,紧凑流畅,基本没有拖泥带水琐碎废话,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但因场次多、景别多,感觉还是有些影响到叙事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看DVD肯定没问题,基本堪与电视剧节奏同步合拍;但现场观剧,可能还是有些多余的断裂间离。从头至尾,有几处神来之笔点睛之妙,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例如,第二场,杨晓冬和关敬陶初次见面,把脉问诊开药方,双关语、隐喻式,旁敲侧击:再如,第五场,杨母和银环一见如故,一只玉镯结缘寄情,家常话、启发式,耐人寻味……

王晓岭的唱词,写得十分讲究。角色化的个性,口语化的晓畅,诗意化的韵致,抒情性的真挚,戏剧性的强烈,顺达生动浑然天成。字里行间可见词家文学功底深厚,生活见识广博。“脉象不稳,滑腻不实,肝火旺盛……”那一番中医的术语;“最美的玉石都埋在老坑”、“地火孕育出水色晶莹……”又一番玉石的鉴赏;还有,中国的书法、日本的茶道……且都能贯通化合自成一派。

该剧文本和唱词,还借鉴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戏曲的处理手法。还是第二场,可能会让我们想起现代京剧《沙家浜》陈书记为沙四龙诊病开方的类似情节。虽然都是双关语,《沙》用的是暗语式,《野》剧这里用的却是攻心术。还有,第九场,金环、多田和关敬陶的对手戏和《沙家浜》里“智斗”一场戏,如出一辙。关敬陶唱“她大义凛然为我解脱圈套”,多田接“她滴水不漏看来很有头脑”,金环再唱“他老奸巨猾你要应酬技巧”,既有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背工演唱,也有描写角色相互问答的对白演唱,但内容却全无类比迥然不同。

实际上,第九场一开幕,很容易将人带入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智斗鸠山的一场戏。多田的人物造型和鸠山也堪有一比,关于生死荣辱也有一番深刻哲理。但多田对金环的规劝更人性也更个性:“美丽的中国姑娘,青春像樱花绽放……”,而且,遣词造句也特别妥帖讲究:“用你的金环玉佩,粉黛红妆;用你的七情六欲,奇思妙想。”

金环作为女一号的核心唱段《永远的花样年华》,文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句:“让远山描我的黛眉,让流水梳我的秀发,战火中的女儿还是这样秀美……”真美,这是金环独一无二的典型的美,只有她当得起、称得上的美。当这种美被毁灭,就是悲剧性的艺术升华。

这部现代民族歌剧,尊重普通观众的审美习惯,想说就说,该唱就唱。虽然也有宣叙调的文辞,却没有刻意回避说白。只是,如若某些说白再作删减,或改为宣叙,音乐性与表现力是否还会更理想?

音乐:现代气象民族格调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诞生于2005年,毫无疑问,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现代,但从音乐语言到表达方式又都很民族。在某些本土原创歌剧“无本无根”、“失魂落魄”的风尚潮流中,该剧登高一呼底气十足,高扬现代之旗、彰显民族之魂。

张卓娅、王祖皆两位作曲家,从未在音乐创作中迷失自我偏离方向。最难能可贵之处是,他们有实力、有定力,有功力、有魄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继承民族歌剧优良传统,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有机融入现代作曲的理念与技术。他们从未摒弃《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民族歌剧经典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为我所用”的手段技法:同时,他们坚持音乐为主导。“着力解决好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这一对主要矛盾,用歌剧的特殊方式去寻求主题的深化,推动戏剧的展开。”王祖皆曾那么说。

在所有成功的民族歌剧中,大多采用了主题歌贯穿的这一手法。在《野》剧中,两位作曲家同样谱写了一首优美动人的《乡谣》。这首《乡谣》,第一场以无伴奏童声合唱首次出现,清澈天真如天籁般纯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的遥远回声;第六场再度以女高音、男高音三重唱与混声合唱出现,亲切互感如诗画般深情,恰似触动心弦感应的激荡共鸣。“金环牺牲”和“杨母就义”两段重场戏,《乡谣》先后又以清远的童声合唱与雄浑的混声合唱再现,一弱一强、一浓一淡,两种处理两种色彩,同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因原著将故事发生地设定在河北保定古城,《野》剧的音乐即以河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如评剧、梆子,还有民间说唱,如西河大鼓、乐亭大鼓,还有大量民歌俚曲为主要素材,配以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区音乐和日本特性音调,围绕作曲家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将这些素材镶嵌组接化合妙用。因为招数手法多种多样。所以。在全剧音乐风格统一的基础上,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情绪、情感的变化非常丰富。同样是男高音,杨晓冬和关敬陶的音乐就泾渭分明;同样是女高音,金环和杨母的主题就“春秋两季”。

我个人认为,《野》剧音乐成功之处,最突出的一点,体现于杨母这个角色的所有唱段,在风格化、地域化的基础上,力求区别角色化、年龄感。在两个女高音之间,严格区分“青衣”和“老旦”,这在以往的民族歌剧中,如《洪湖赤卫队》的韩母、《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等等,似都未能做得如此到位。可以说,用女高音实现“老旦”唱腔角色化、行当化,《野》剧的杨母,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女一号的重要唱段,相对集中在第九场。《永远的花样年华》和《胜利时再闻花儿香》篇幅长、分量重,两个大段唱腔间隔时间很短,相对于女高音都是高难度的测验。音乐给演员提供了非常自由的表演空间,可以说是唱起来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痛快:听起来感心动耳激情澎湃,过瘾。两个唱段完全可以独立于歌剧演出之外,在音乐会和声乐比赛时单独演唱,可谓是民族声乐文献宝库中可贵的最新藏宝。

两位作曲家在为杨晓冬、关敬陶和高自萍、多田谱写唱段时,同样十分经心用意,杨晓冬的机敏智慧、坚韧果敢,关敬陶的深沉正直、彷徨矛盾,高自萍的自负怯懦、顾影自怜,多田的老奸巨猾、阴狠虚伪……音乐形象的定位、刻画都是精准而清晰。

《野》剧音乐富于浓烈真挚的情感、丰厚自然的美感,有意识地顾及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审美取向,而不唯我独尊孤芳自赏。同宫非同宫调式交替转换,新颖而不怪异,纯然而非平淡。歌剧音乐中的民族化、地域性与个性化、艺术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听且耐听。在新时期以来本土原创歌剧中,这是极富可听性的成功范例。

角色:真切自然神形兼备

《野》剧的音乐与文本,为演员提供了开放的创作空间。杨晓冬(戴玉强)、金环、银环(孙丽英)、杨母(黄华丽)、关敬陶(秦鲁峰)、高自萍(陈小涛)、多田(杨洪基)、陈瑶(郑薇)等几个主要角色,无论在声乐艺术上,还是在舞台表演上,他们都实现了一次提升与超越,可喜可嘉。

在歌剧《党的女儿》中,孙丽英、杨洪基、秦鲁峰塑造的田桂英、洪七叔、马家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野》剧里,同样的演员,新的角色、新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耳目一新。

孙丽英作为女一号,一肩双挑金环和银环两个角色。虽然这是两姐妹,但在小说中、在电影里。金环和银环都被赋予了两种性格、两种色彩。孙丽英在刻画这两个人物时,在视觉上“先入为主”形成差异,金环的泼辣、干练,银环的温柔、纯善,通过身姿的角度、动态的幅度、语言的速度、眼神的锐度,塑造两者的个性特征并力求准确传神。面对杨晓冬,金环银环的两种心态两副表情,孙丽英表演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如其分。

金环的两大重要唱段,孙丽英借鉴了很多的戏曲唱法中的行腔运腔,特别是河北梆子的声音造型与演唱技巧,充分展示出专业功力。《永远的花样年华》,宛如一首深情柔曼的咏叹,一首对青春、对少女的赞颂之歌:“月亮,你再照照我,星光,你再看看我……”高音区极轻柔的歌唱,音量的控制、气息的稳定,需要很好的技巧和经验:“野火春风又吐新芽”,点题之句、点睛之笔,音域拉开宽度,音区冲向高度,孙丽英的演唱富于情感与美感,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胜利时再闻花儿香》,前半段像一首叙事曲,“我家住在古城边,小村连着大平原”,平实沉静娓娓道来;从“那年卢沟枪声响,战火烧到我家园”开始,情绪越来越激昂,高潮起伏跌宕。这一唱段,更富于戏剧性、感染力,听得人心潮澎湃情不自禁,金环的牺牲。壮烈悲情顺势决堤。

实际上,秦鲁峰饰演的男二号关敬陶很有看点,他驾驭声音的能力和刻画人物的功力,仍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野》剧中,前八场大多是对话、插白式的演唱,秦鲁峰是自有掌控注意分寸:而第九场的《生日》,这一段是关敬陶人物内心世界的表露,他处理得颇有层次,角色的心理变化令人信服。另外,杨洪基饰演的多田,神似鸠山而有别于鸠山。在《野》剧舞台上,男中音歌唱家的气场很大——他塑造的这个多田,面目可憎却绝不作脸谱化的肤浅表演:他的儒雅斯文,他的彬彬有礼,他的耐心克制,无不依从坚实的心理支撑,一个反派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戴玉强自幼生长在河北大平原,这一地区的传统戏曲、民间说唱、乡土民谣耳濡目染了然于胸。剧中,杨晓冬也有两大重要唱段,《抖落征尘抬眼望》充满英雄的大智大勇,《不能尽孝愧对娘》富于孝子的大爱大义。相比之下,更喜欢听他演唱《开药方》《乡谣》等带有双关口语化的小段“对话”,那天然醇厚的韵味,张口即有驾轻就熟。

要说到韵味,还是黄华丽更胜一筹。她唱得实在太好了,太有味儿了!从杨母第一段《思儿》开始,她的演唱就是那么入耳入心。黄华丽的声音造型很有特色,她的音色就是杨母应有的音色,感觉就像京剧或梆子里的“老旦”,高亢宽亮,苍劲老到。尽管同为女高音声部,她就是角色化的演唱,杨母和银环的几段对唱、重唱,绝对不会让听众耳朵分不清她们的年龄身份。“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八九燕(雁)来……冬儿啊你抬头看……”最后这段《娘在那片云彩里》,还是一番老人家平平常常的家常话,听不见一句革命口号豪言壮语,但深情、激情,乡土情、母子情,情感真挚声情并茂,精彩至极令人称绝。

所谓戏抬人、人抬戏,正是因为这班优秀的歌剧演员,《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二度创作舞台呈现,还原了作曲家、剧作家的创作意图,有些格外出彩的戏,可能还会超出原创和观众的预期。

我总在想,这部戏是总政歌剧团的原创成果。可如果能有更多地方歌剧院团也在演出这部好戏,《野火春风斗古城》有更多舞台呈现的演出版本,那不是可以在更大范围得到普及吗?

后记:大同“野火”燃晋北,民族经典传四方

本文正待收笔,听闻大同市歌舞剧院继2014年演出歌剧《党的女儿》之后,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再度特邀总政歌剧团前副团长、女高音歌唱家程桂兰担任总导演和艺术指导,又将实现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大同首演。

9月6日,我和该剧作曲家张卓娅、王祖皆一起赶往大同,在工人文化宫剧场观看了大同市歌舞剧院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舞台上的杨晓冬、金环、银环、杨母、关敬陶、多田、高自萍、陈瑶,全部由大同当地演员担纲。本轮六场演出,大同市歌舞剧院副院长、乐团常任指挥康小凡执棒五场;6日当晚,总政歌舞团团长李玉宁应邀担任指挥。

无论如何都不应以同样标准,来评价与衡量总政版与大同版《野》剧。前者是中国民族歌剧乃至华语歌剧表演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后者则仅为一个市级文艺团体——在2014年之前,这里从未排过、演过大型全本歌剧,有些演员甚至连歌剧是什么都没有概念。基础、起点,见识、能力,专业储备、舞台实践。两者完全不在一条线上。

应该说,王力、马霞、陈媛媛、于海霞饰演的杨晓东、金环、银环、杨母,李光、高少杰、王改燕、杨阳饰演的关敬陶、高自萍、陈瑶、多田,在人物塑造上认真而努力,因此艺术形象基本能够做到准确到位。

在功力与经验上,王力更胜一筹,杨晓冬的英勇睿智沉稳的性格很鲜明;于海霞的演唱相对完整,质量也比较高;第十三场“母子相见、诀别”一场戏,两个人物的重要唱段很出彩、很精彩,将全场演出推向戏剧性的最高潮;马霞和陈媛媛分饰金环和银环姐妹,她们很好地把握住了角色的个性,所有唱段完成得也还算顺畅。高少杰,看上去十分年轻,但他的嗓音清润纯美,条件相当好。他的演唱上下通透高音方便,有亮度、有力度,在表演上也十分用心,举手投足、一招一式显得自然得体,让高自萍的戏令人信服。这位演员,很有潜力,是棵好苗子。如果在舞台上多实践、多锻炼,将来一定能够挑起大梁。

从2005年《野》剧首轮首演到现在,李玉宁是指挥演出该剧最多的指挥,他对该剧音乐的理解、熟悉、诠释无人堪比。此次面对一支非职业的歌剧乐队,演奏水平、乐器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依旧指挥若定。大量的角色演唱与器乐演奏段落,正因其掌控精准严密,基本不显撒汤滴水,音乐一路推进,清晰而流畅。

大同版《野》剧的合唱团由大同市业余爱好者组成,他们何曾听过歌剧?遑论唱过歌剧。正是这些歌者,毫无报酬心甘情愿加入《野》剧演出。虽然听上去合唱的音色、音准都不算完美,但他们真情投入,还是唱出了一定的情绪和气势。

重点是,我们所听的该剧演出第三场,基本满座了:而且全场观众情绪高涨,始终专心致志地观看。我相信,这部大型民族歌剧,真正带给大同人民以新鲜、新奇和感动、激动,使他们情不自禁为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征服。

演出结束,张卓娅、王祖皆两位作曲家走上舞台,他们向大同市文艺工作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感谢每一位演职人员所做的努力,将歌剧的火种、“野火”的火种播撒在这座晋北古城,点燃了普通市民对民族歌剧的热情。

我们期待这部经典佳作,“野火”燎原更加猛烈,“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古城”新貌感化人心。

猜你喜欢

金环银环野火
野火:道是无情却有情
粘鼠板防治金环胡蜂效果好
巧接银环
腊月里的一场河洛大鼓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早期野火烟雾检测
银环桥下的遗书
阿凡提的故事之巧取银环
小猕猴新传之巧取银环
如果遇到金环胡蜂
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