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聂耳的家乡人民汇报

2016-01-03陈馥珊

歌剧 2015年10期
关键词:聂耳国歌抗战

陈馥珊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歌诞生80周年、聂耳逝世80周年之际,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唱响国歌、爱我中华——上海歌剧院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巡演”于8月14日至25日在昆明、玉溪、楚雄、大理、丽江进行,在云南各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周年的活动中,形成“各民族同唱国歌、爱我中华”的新亮点、新高潮。

意义非凡,在日本投降日为聂耳故乡人民唱响国歌

人民音乐家聂耳是云南人,祖籍玉溪、出生昆明、成才上海。19岁的聂耳于1931年7月18日到上海后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如今,《国之当歌》于聂耳逝世80周年之际,携舞台上依然年轻的“聂耳”回来了!

此轮巡演首站选择在特殊的时间与地点——“8·15”日本投降日,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14、15、16日连演三场)。云南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地方,它曾作为大后方,接受并保护了无数内迁的文化名人名校,也曾作为中国获得外援物资的唯一通道而支撑着全国抗战;是中国将士走出国门与盟军并肩抗击法西斯军队的地方,更是腾冲会战中国男儿铁血惊天地的地方。因此,1945年抗战胜利后建造的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是一座铭铸历史的丰碑与凝聚英魂的祭坛,国内以此命名的殿堂也仅此一处。于此特殊的时间地点再次高歌《义勇军进行曲》令人感慨万千,悲壮、崇高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受限于剧场条件,演出阵容有所压缩,但演员们在简约的舞台上激情释放,演得一场好过一场。尤其是饰演聂耳的旅欧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他的高超歌艺和喷薄而出的情感,令全场为之沸腾!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上海大剧院中心总裁张哲的陪同下,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副部长张红苹,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幼和,云南省文化厅厅长蔡春生等省、市领导,及聂耳侄女聂丽华女士观看了16日晚的演出。社会各界对剧目与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演出当天盛况空前,一票难求。

国歌嘹亮,点燃各族军民共有的炽烈爱国心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偏居一隅的云南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当地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对日作战,有力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成为中国最早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地方。

在爱国传统深厚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国之当歌》的到来无疑再次点燃了各族军民的爱国心。作为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舞台剧,《国之当歌》贴近生活、贴近人民,通过对剧中人物的人性化处理,将原创音乐与重新改编创作的聂耳代表歌曲巧妙结合。让观众在震撼的视听里与剧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在大理的演出,大理州白剧团演员身着民族服装前来观摩,为同行真诚喝彩,也被国歌诞生的悲壮历史所感染;在丽江的演出,武警丽江支队、武警丽江市森林支队玉龙大队等部队官兵现场观看了演出,更强烈地请求剧组提供剧目录像,带回部队让更多的官兵观看学习。武警丽江支队政治处主任周迎春激动地说:“组织观看音乐剧《国之当歌》是今年部队举办的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部分,这部音乐剧振奋人心,是部队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官兵了解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继承先烈遗志、激发斗志,为实现‘强军梦、‘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一名战士则表示:“军人这个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看完《国之当歌》这部剧,更激发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

深入基层,剧组演职员不仅入戏更入心

《国之当歌》云南巡演期间,剧组深入基层、深入生活。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上午10时整,全体剧组演员与昆明群众合唱团、乐团在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由聂耳扮演者石倚洁担任升旗手。之后,又举办了歌咏活动,当地合唱团的大叔大妈们演唱了一系列抗日歌曲。《国之当歌》四位主演与合唱团互动交流,还逐一演唱了自己的拿手歌曲,让在场群众一饱耳福。8月16日上午,剧组演员及全体党员奔赴西山拜谒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墓园并献上花篮,参观聂耳纪念馆重温其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以聂耳“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励演员更好地演好聂耳、唱好《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故乡玉溪市是巡演的第二站,为表达对聂耳故乡父老的尊敬之情,8月17日下午剧组角色演员与全体党员来到玉溪市社会福利院慰问演出并为老人们送上演出观摩票。8月17日傍晚,剧组来到著名的聂耳音乐广场,这里正聚集着各民族的广场舞爱好者与游客,青年演员们设计了一次“快闪”活动,好奇的群众被吸引而来,剧组随即亮出巡演的旗帜。现场通过问答方式宣传聂耳故事与国歌精神,正确答题或积极参与的观众即获得观摩票。剧组借助时尚形式传播正能量,宣传《国之当歌》这一艺术品牌。让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不仅参与纪念活动,更是与艺术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云南巡演的后半程,《国之当歌》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浸染到聂耳自幼耳濡目染的民族歌舞中去,让“聂耳”回到了滋养他音乐才华的民族之乡,也让他充满民族风韵与情感的音乐回报给这一方山水、一方人民。同时,《国之当歌》剧组还与少数民族歌舞进行交流,接受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开拓演员的艺术视野,为演员演好聂耳、唱好国歌积累更多的体验与感触。

8月22日上午,剧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崇圣寺三塔前“快闪”演唱《毕业歌》。铿锵有力的节奏吸引了大批游客纷纷驻足、鼓掌喝彩、拍照留影,甚至加入进来一同歌唱,让“快闪”一改娱乐风路线,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当代青年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

到达丽江后在演出装台的空档期,剧组主要演员冒着寒冷,在风雨与氧气稀薄的环境中登上了海拔4680米的玉龙雪山主峰。站在雪山之巅,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奇观,演员们面对最高观景台上飘扬的国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海拔最高的地方唱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昂的情绪带动了山巅的游客不顾气喘也一起加入了合唱,此情此景让演员们感悟颇深,使他们完全融入到戏剧人物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情感也融入到血液里。演员们都说,演了几十遍《国之当歌》,每一次演出都有新的感悟。在玉龙雪山上,面对国旗唱响国歌非常神圣,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国之当歌》云南巡演受到了沪滇媒体的高度关注,云南卫视、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玉溪电视台、丽江电视台、《云南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都作了积极的报道和评价。在云南巡演期间,音乐剧《国之当歌》入选文化部“全国70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活动,还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创作专项资助。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活动当晚,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特播了《国之当歌》云南巡演专题节目,并播放了《国之当歌》全剧录像,尤具特殊的意义。上海歌剧院将按更高远的目标继续打磨提高《国之当歌》,开展更广泛持久的演出,发挥优秀作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影响力!

猜你喜欢

聂耳国歌抗战
国歌
化险为夷靠淡定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我们家的抗战
国歌抒怀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