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5-12-29彭环庆,彭志允,范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彭环庆彭志允范志勇1唐钟祥林辉文李烽辉王颖菁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66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共12 w,正常血脂组,n=32;高脂血症组,n=34〕和对照组65例(正常血脂组,n=31;高脂血症组,n=34);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健康对照。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CHF各组血清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MD值和6-keto-PGF1α水平却显著下降(P<0.01), FMD、vWF、6-keto-PGF1α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显著相关性。治疗12 w后,CHF各组vWF水平明显降低,FMD和6-keto-PGF1α水平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的vWF降低更明显(P<0.05),FMD和6-keto-PGF1α升高更为显著(P<0.01)。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各血脂水平的CHF患者,可以有效改善C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种改善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之外。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慢性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

1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第一作者:彭环庆(196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及危害症救治研究。

高脂血症能够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发生改变。近年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功能的紊乱是CHF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他汀类药物在CHF的临床治疗上逐渐被重视,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1〕,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等。对于高血脂的CHF患者,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对于血脂正常的C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不同血脂水平的CHF患者,观察用药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心内科治疗的CHF患者131例,诊断标准采用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Ⅲ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1个月内有重大创伤、手术、感染者;排除肿瘤、血液疾病患者。所有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CHF组患者又按血脂水平分成正常血脂组和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68例,正常血脂组63例;高胆固醇血症诊断标准按199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标准。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再分别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60例,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42~73〔平均(60.3±10.1)〕岁。

1.2治疗方法他汀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20 mg,每晚1次口服至实验结束。对照组除不服用阿托伐他汀外,其他治疗措施均同他汀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后分别测定FM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血清vWF、6-keto-PGF1α的浓度水平。

1.3血清学指标的测定于开始治疗前1 d和治疗12 w后,分别抽取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vWF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试剂盒由北京东亚技术研究所提供;6-keto-PGF1α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试剂盒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供给。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4FMD测定患者取仰卧位,右上肢约呈15°外展,使用惠普公司频率为7.0 MHz超声诊断仪在受试患者右肘关节以上2~15 cm扫描肱动脉,同时进行心电图记录,取肱动脉纵切面,于心电图出现R波时(舒张末期),先测量静息状态下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D0),用血压计袖带在肘关节以下加压300 mmHg,持续4 min后放气,60~90 s内再次测量肱动脉内径(D1),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通过公式(D1-D0)/ D0×100%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即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整个试验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同一功能科医生进行操作。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研究用直线相关分析。

2结果

2.1CHF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治疗前高脂血症组的血脂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12 w后,两他汀治疗组的TC、TG、LDL- C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CHF各组治疗前后FMD变化及vWF、6-keto-PGF1α含量浓度变化的比较治疗前CHF各组FMD、6-keto-PGF1α较健康对照明显下降(P<0.01),vWF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治疗12 w后,CHF各组FMD和6-keto-PGF1α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且以两他汀治疗组上升更为显著(P<0.05)。同时,vWF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1 各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 s,mmol/L)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健康对照组比较:2)P<0.01;与治疗后同血脂水平的对照组比较:3)P<0.05

表2 CHF患者各组治疗前后FMD、vWF及6-keto-PGF 1α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健康对照组比较:2)P<0.01;治疗后各亚组内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P<0.05

2.3相关性分析LDL-C水平与FMD、6-keto-PGF1α呈负相关(r=-0.421,r=-0.502,P<0.05),vWF水平与LDL- C呈正相关(r=0.437,P<0.01)

3讨论

FMD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在CHF患者中,FMD明显下降〔2〕。 vWF是目前较常用的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3〕,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vWF分泌增多,其浓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状态有较好的相关性;6-keto-PGF1α为前列环素I2(PGI2)的代谢产物,当血管内皮损伤时,PGI2分泌减少,同时6-keto-PGF1α水平也相应地降低,因此有研究者认为6-keto-PGF1α可以作为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的标志物之一〔4〕;本研究结果表明CHF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6〕。并且LDL-C水平与FMD、6-keto-PGF1α呈负相关,vWF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表明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高脂血症相关。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治疗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7〕,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8〕。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心力衰竭起到治疗作用〔9〕;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CHF患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既往的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10〕。本文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改善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可能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综上,对于CHF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正常或增高,在使用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都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4参考文献

1Mathur N,Ramasubbu K,Mann DL,etal.Spectrum of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 in heart failure〔J〕.Heart Fail Clin,2008;4:153-61.

2Daniel Hayoz,Helmut Drexler,Thomas Munzel,etal.Flow-mediated arterial dilation is abnormal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1993;87(6 suppl Ⅶ):Ⅶ-92,Ⅶ-96.

3Vila M,Martinez-salesV,Almenar L,etal.Inflammation,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ngiogenesis marker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J〕.Int J Cardiol,2008;130(2):276-7.

4张赛丹,全勇,周宏研,等.慢性心力衰竭与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45-8.

5Poelzl G,Frick M,Huegel H,etal.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remodeling of the brachial artery〔J〕.Eur J Heart fail,2005;7(1):43-8.

6Chong AY,Blann AD,Patel J,et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damage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lation of flow-mediated dilation to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plasma indexes of endothelial damage,and brain natrinretic peptide〔J〕.Circulation,2006;110(13):1794-8.

7畅辉,岳黎明.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19(4):574-6.

8纪焕文.阿托伐他汀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31-3.

9李冠.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心力衰竭对血浆APN、hs-CRP水平的变化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61-3.

10盛骏骎,蒋世峰,毛旭东.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4):314-6.

〔2014-03-07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猜你喜欢

血管内皮功能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