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2015-12-26李在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西药炮制安全性

李在林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610041)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李在林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610041)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给予中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95例,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95例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未进行辨证论治占30.5%(29/95),药物用法及用量错误占26.3%(25/95),中药炮制不当占17.9%(17/95),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占15.8%(15/95),其他原因占9.5%(9/95),不同性别、同一因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中药应用过程中的辨证、炮制、煎煮、配伍等的利用度,保证用药安全。

中草药;药物利用;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是指给予患者中药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保证用药的高效、安全及适当[1]。因中药在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易被临床忽视,因此,用药的临床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中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95例。95例患者中男45例(47.4%),年龄20~65岁,平均(58.5±4.7)岁;女50例(52.6%),年龄19~66岁,平均(57.5±4.4)岁。男、女性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记录95例患者的药物配置方法、使用的药物配方、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并记录其发生原因。

1.2.2 观察指标观察中药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药物用法用量错误、未进行辨证论治、中药炮制不当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5例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为未进行辨证论治、药物用法及用量错误、中药炮制不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等,不同性别、同一因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比较[n(%)]

3 讨论

中药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是指应用中医理论及其综合知识,指导临床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药物,达到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治疗疾病及其保健的目的,确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及时、安全、有效,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组方,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2-3]。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中药治疗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临床医生用药不合理,药物本身的炮制加工、来源、给药途径、配伍,患者对药物的不依从性及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等均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中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总结中药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结果显示,未进行辨证论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0.5%(29/95),药物用法及用量错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5/95),中药炮制不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7/95),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15/95),其他原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9/95),不同性别、同一因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未进行辨证论治是服用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药物用法及用量错误、中药炮制不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及其他原因,因此,加强临床中药应用的合理性及监护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方法[4-5]。

应对措施:(1)药学监护。药学监护可为消除或减轻患者症状、治愈疾病、延缓或阻止病情发生及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并可以发现并解决用药安全问题,保证用药安全。(2)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病情进展情况决定药物的使用,这是中药应用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医生要在病情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综合患者身体情况、病程等选择适宜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最终决定药物构成,切忌错误给药及随意给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6]。(3)用药剂量严格规范。不同年龄、性别、病种及病期均对患者的用药剂量产生影响,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个体的应用亦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生要有丰富的用药经验。要综合了解、掌握疾病的类型、药物功效、个体差异、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过敏体质者因对药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用药时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另外,一部分常用药物,如杏仁、马钱子等短期使用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忽视其长期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若用药监管力度不足,很容易出现该类错误用药问题,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因此,为了患者的健康及安全,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中药用药剂量及方法,用药时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等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及途径,私自加大药物剂量或盲目服药均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7-8]。(4)中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用药方式已逐渐广泛,是目前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很多文献报道,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联合用药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最佳情况是两种药物各自发挥作用,互不干扰或产生辅助治疗的效果,提高疗效,若应用不当会产生药效冲突、药物沉淀等,产生不利于人体吸收的毒性物质或络合物,降低原有疗效,甚至发生危险,危害患者生命,因此,中西药联合应用过程中切忌盲目联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有效联合用药,提高疗效。(5)炮制方法规范化。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经过系统且严格的加工炮制,降低药物本身毒性,才能使用,因此,中药炮制方法与药物质量关系密切,加强对中药炮制的监督可取得更高的安全性。药物温度的控制及煎煮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毒性,因此,在药物炮制过程中根据药物特征进行规范化炮制,严格控制炮制环境,避免药效丧失或毒性加重。炮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应立即停用,及时处理。只有保证炮制规范化,才能确保中药临床用药安全并保证药物疗效[9]。(6)科学的煎煮方法。应加强对临床药师中药煎煮的监督力度,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率,规范煎煮方法,且科学、合理的协调饮食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预期效果。

除上述中药临床用药常见的安全问题外,一些其他因素亦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患者听信偏方、更改药物剂量、擅自服用药物等均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该类情况多见于慢性疾病的患者,患者久病成医的想法使其擅自进行药物配伍或过分相信偏方、不规范服药等均可产生严重的用药安全问题,轻者危害患者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中药规范用药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困难[10]。

综上所述,中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由于未进行辨证论治、药物用法及用量错误而引发,而中药炮制问题及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也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临床用药监督的重心应放在这几个方面,用药要遵循安全、适当、有效、经济的原则,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当药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药的辨证、炮制、煎熬、配伍等方面的监督,并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严格控制中药在剂量、疗程、品种及联合应用等各环节的合理应用。但患者自身的问题亦不能忽视,医生也应叮嘱患者注意用药安全性问题,做好患者用药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从各个方面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1]张林平.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110.

[2]赖金华,周学琴,刘玉琴.342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63-165.

[3]冯燕娴,张士勇,程军,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干预前后对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9):815-816.

[4]沈艳,沈阳,王中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98-100.

[5]齐学硕,陈丕俞,张弘,等.浅谈中药安全性及合理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2,25(5):719-720.

[6]胡燕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60-161.

[7]林茵,廖日房,伍俊妍.用药安全性报告回顾性分析及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221-223.

[8]卢绍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4):213-214.

[9]于栋伟,顾琴华,卢恒清,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使用的管理规范[J].医药导报,2012,31(7):962-965.

[10]袁志辉.中药所致不良反应特征及合理用药办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1):426-42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45

:B

:1009-5519(2015)04-0592-02

2014-10-21)

李在林(1956-),男,四川会理人,副主任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临床药学方面的研究;E-mail:dodo625@126.com。

猜你喜欢

中西药炮制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