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居繁尘观万象,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5-12-22李雅娟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表达积累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坚持真人凝真心,真心说真言,真言诉真事,真事抒真情,让其成为良好的创作源泉及写作习惯,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鲜活起来。

关键词:情感 真情实感 积累 表达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76

一、现状

回首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从小学就开始教授学生写作文要注重材料的积累,古人的,今人的,中国的,外国的、美好的、丑陋的……可是,我们却忽视了这些资源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性,只是强调了资料的生搬硬套,忽略了资料内在的情感意义,造成写作时的内容空洞和虚情假意。不管命题者所出作文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考生们都可以用“套话作文”敷衍,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成了作文教学的悲哀。

二、思考

(一)概念

1.情感:对外界刺激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它与人的社会性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心理反应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可能不为情境所左右。

2.真情实感:真诚的心情或感情。在本文指对有关自我、他人、生活、社会、人类等方面的现象、问题以及现状、未来的思考、感触等。真实的情感在作品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具有力的美,反对轻柔萎靡的创作倾向;强调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精神情绪的完美融合,避免无病呻吟。

(二)怎样积累

1.从自我角度出发,敢于审视自我。自我是社会中最小的分子,也是真实情感的最直接来源。勇于剖析自我,审视自我,深入内心,触及灵魂,这样的情感最为真挚,是写作素材的最真实基础。

2.从他人角度出发,善于换位思考。社会是由众多个“你”“我”“他”组成,冷静地分析过自我后,也要客观分析他人。换位思考,利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捕捉他人的情感波动,内化为一种心灵上的情感体验,寻找到一种人性美,积累丰富的生活情感。

3.从社会角度出发,善于联系社会。人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存在,社会是生活的舞台,亲历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知它的曲折、惊险与趣味,这样能够获得个人具体、独特的生活情感,在“做”中学会“做”自己的作文。

(三)怎样表达

1.选材方面,角度求小巧,情感显质朴。如著名散文《背影》,作者只选取了“父亲”的背影作为切入口,为我们描绘了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纯真而高尚的情感。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在形象的塑造上融会了厄运面前的挣扎,以及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立意方面,主旨求阳光,情感显积极。立意是文章的统帅,决定着作文的感情基调,思想方向。作文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不能仅仅宣泄心中的不满与沉郁,要努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加恶丑,体现出一种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要克服消极情绪的蔓延,要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熏陶人,感染人,打动人,让读者从中获得有意的启示。那种哗众取宠、危言耸听的立意都是不可取的。

3.情节方面,过程求曲折,情感显动人。动人心扉的故事情节都是跌宕起伏的。作文的情节像山,有最高峻险恶的顶峰,也有深不见底的峡谷。情节的起伏要安排得像山峦的绵延,高低有致。在起伏的过程中更能表现出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丰满性、立体性。

三、操作

(一)引导学生挖掘积累资源

正如建筑房屋一样,作文必须要关注自身生活,关注学习教材,关注期刊杂志,关注影视网络,将所看、所听、所想的资源利用文字摘抄的形式积累下来,形成一个“资源库”,为写作积累“建材”。

1.挖掘教材资源。我们可以把教材资源从某种特定角度入手划分为若干小类,如情感类、事迹类、社会现象类、反抗斗争类、名言警句类等等,让读者感觉“‘建材本天成,妙手而得之”。如在教学完《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氓》等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几位女性形象分析上深度挖掘被制度束缚压迫下的女性群体意义,进而引发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探讨以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拷问。

2.挖掘报刊资源。《读者》《格言》《青年博览》等优秀报刊的出版,为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它们从各个方面表现了社会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从新视角观察生活,从深层次分析社会,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了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早读和晚读的时间,让学生泛读这些优秀读物,也可以单独拿出某篇精品文章共同分析出彩的地方,如写作手法、题材选择、词语运用等等,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让学生发挥积极分析探讨文章主旨的主动性,从而将文章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经过思考领悟加工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3.挖掘影视网络资源。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资源积累方式。网络资源、影视资源、电子书籍等多渠道的来源方式为学生作文,可有选择地积累写作素材。如电视连续剧《亮剑》让我们懂得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又如,电影《阿甘正传》让我们看到了忠诚、守信、执著、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著,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平凡的生命,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4.挖掘生活资源。关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和事理。如在等待公交车时,留心观察等车人们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由这些“线索”描绘出来的人的性格特点;母亲在做饭时,她的娴熟技艺让我们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和母爱的伟大;公园里的花开了,在观赏它的美丽之余也要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永恒;精心养殖的蚕终于破茧成蝶,它对生命的执著追求,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给我们带来灵魂的震撼……

这些生活细节往往能够让我们有深刻的记忆。我们把这样精彩的片段、典型的细节根据写作的要求把这些资源稍加整理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动能;它有本领,能从自然界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自然界。”想象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积累的表象加以综合、改造,创造出比生活更丰富,更完美的艺术形象。

1.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1)续写法。教师可让学生依上句续写下句,或者给课文写续篇。教师还可以布置续写作文,如《项链》的续写。(2)联想法。给学生出两个意义上距离很远的词语,让学生经过多次中间递进的联想,建立联系。如完成“天空—茶杯”或“月亮—钢笔”等等的联想。(3)看图作文法。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然后根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4)编排课本剧法。有些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补充其中的一些细节,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等。

2.学生也可从以下角度培养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1)看自己现状,思自己未来。人处于历史的洪流中,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行。也许现在正处于懵懂的少年时期,往往有幼稚可笑之处,可这也为未来的青壮年时期的成熟稳重积累了经验,或者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成为温馨的回忆。从这些“可笑”的角度出发,展开发散思维,大胆推测以后的自己。(2)听他人故事,想自己人生。人具有社会属性,不能单独存在。在生活总以为自己是观众,在观看别人的演出,其实自己也不过是别人生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培养自己的换位思考意识,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试想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如何处理。(3)观众生百态,评社会现象。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感知的表面,而要善于联系,把握实质,获得某种启迪。如作品《伞》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评点社会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徇私舞弊的社会现象,为我们展现了某些政府官员丑陋的嘴脸。(4)品风土人情,悟自然规律。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摹自然风物的同时,其实也在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由自然的月升日落想到人世的荣衰交替;由落叶的萧萧而下想到人生短暂,自然的永恒;由黄河的奔流不息想到人生要追求梦想,永不言弃;由流星的转瞬即逝想到让短暂的人生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文竹.高中生自我控制的内隐与外显研究[D].长春:东北是师范大学,2006.

[2]蒋小武.宝剑:中华拼搏自强精神之象征[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39.

[3]刘斌.最是结构能动人[J].时代教育,2007(14):95-96.

[4]刘林.论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2014(29).

[5]郭瑞炜.怎样写出真性情?[J].家教世界,2014(17):51.

作者简介:

李雅娟(1978— ),女,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六中,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和作文教学。(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表达积累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