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特点分析

2015-12-19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字格缩略构词

(四川外国语大学 中文系,重庆400031)

新词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它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给现代汉语带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它也冲击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范。本文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4)》发布的《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表》①参见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4)》附带的光盘资料,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中的364 个新词语为基础,对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中一些特点的形成原因,以期加深对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研究。

一、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音节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一)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音节特点:三音节词占优势

一直以来,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但近些年来出现的新词语,明显呈现多音节结构占优势的趋势。曹炜曾指出“双音节语音形式收到了三音节形式和四音节形式的严峻挑战,其优势已不复存在”[1]。刘楚群也曾指出:“近年来出现的新词语其音节特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为多音节特别是三音节词语数量明显增多。”[2]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表也证明了这种趋势,多音节特别是三音节词语占据优势地位。具体音节数的分布见表1:

表1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的音节数分布

从表上可以看出,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中三音节词远超其他音节词语,占据优势地位,比例接近一半。双音节词和四音节词基本并驾齐驱。

(二)三音节占优势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现象复杂化的推动

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双音节为主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现象复杂化的推动,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中三音节占据优势地位也有这一原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丰富,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为了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双音节词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余额宝”“伪基站”“微信沃”等,如果不采用三音节词语,要么会表意不清,要么会略显冗杂,都不是最佳选择。

2.双音节构词素材的推动

人们在构造新词语时,总是倾向于在已有词语的基础上构造,而不是凭空构造。现代汉语本来又以双音节词语为基础,因此在构词时,必然会出现多音节词语。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又要求以最少的音节数目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因此,三音节比重大大增加。在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三音节词语中,人们往往在双音节词语的基础上加上词缀或类词缀构成新词,如“棱镜门”“微银行”“马上体”“安安族”等,也会用复合法把双音节词根和单音节词根相结合构成新词,如:“井底人”“树洞画”“助疗犬”“表白墙”“风走廊”等。

3.词语模的推动

李宇明认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产生新词语,并使其所产生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而从音节特点来说,单音节结构因其形式简约、语义宽泛,更容易成为构词的模标。同时,双音节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两者的推动下,三音节词语就会成倍递增。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中,以“× ×族”“微× ×”“神× ×”的构词能力最强,构词数分别为23、9 和7。除此之外,“× ×门”“× ×哥”“云× ×”“× ×体”“× ×宝”“× ×令”等也作为词语模构造了一些新词语,和前者相加,共计85 个,占三音节词语的50.60%。

二、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一)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结构特点:偏正结构及附加式占优势

2013年媒体新词语中,偏正结构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了一半。其次是附加式,约占28.57%。2013年364 条新词语的结构方式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结构方式分布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结构方式以合成型为主,单纯词比例很小。合成型中又以偏正式和附加式为主。

(二)偏正结构及附加式占优势的原因

1.偏正结构占优势的原因

人们在构造新词时,往往会以原有的语素为基础。而名词主要是指称人和事物的,除了指称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名词之外,名词也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关系等。因此,人们更容易选择已有的名词语素来指称新的事物。当名词与名词组合、名词与形容词组合等情况下,就产生了偏正结构。如:“细”和“颗粒物”合在一起表示“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 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雾霾”和“假”合在一起表示“出于健康考虑,因雾霾严重、避免出行而设定的休假日”等。

2.附加式结构占优势的原因

上文中我们提到,近年来产生的一些词语模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通过词语模构成的新词往往都是附加式词语,因此,附加式构词所占比例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了。2013年媒体新词语中,多个附加式新词往往是同一个词语模的衍生物。例如,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和房产相关的事件很容易成为社会热点,进而产生了一些以“房×”为词语模的新词,如房亲、房神、房警、房爹、房妈、房爸……再如,“× ×族”是前几年形成的词语模,现在它依然有很强的构词能力,2013年的媒体新词语中,由它构成的新词有23 个,如占票族、空怒族、剁手族、弃炮族等。

三、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的使用频次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使用频次特点:分布呈橄榄型

新词语在12 亿字次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13年语料中的频次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使用频次分布①数据出自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4)》附带光盘中的《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表》,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

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媒体新词语的使用频次分布呈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频次在2—9 之间的占了20.88 以下,频次在100 以上的占26.10%,频次在10-99 之间的比例为53.03%,占了一半以上。总体来说,新词语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二)频次特点呈橄榄型的原因

新词语从产生到发展成熟,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使用频次大于500 的35个新词语中,有13 个新词语来源于政策性法规或其他与政治相关的事件,如中央八项规定、单独二胎、上海自贸区、习奥会等。它们代表的事件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必然会成为媒体使用频次高的词语,但这些词的比例是很小的。大多数新词语的使用频率不会像这些词那样高。有的词语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会逐渐发展成熟,普及开来,进入现代汉语常用词系统。而有的词语则会逐渐被人们淘汰,使用频率越来越低,直至消失。

四、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突出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突出特点:网络语缩略多字格盛行

2013年的媒体新词语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出现了网络缩略多字格。这些缩略多字格多为三字格或四字格,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我伙呆……”。这些多字格通过缩略的方法构造,和以往的缩略词不同的是,以往的缩略词多为短语的缩略,如“微信圈”是“微信朋友圈”的缩略,“大居”是“大型居住区”的缩略。但这些词大多是几个短语或一个句子的缩略,如“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略;“我伙呆”是“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缩略。这些词的使用率通常在一个时期内快速蹿升,之后降低。如“高大上”在10—11月的使用度达到顶峰,“我伙呆”在7月使用度达到顶峰,“喜大普奔”在4月的使用度达到顶峰,之后降低。①参见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4)》第469-470 页,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二)网络语缩略多字格盛行的原因分析

“喜大普奔”是网络多字格的缘起,之后出现了很多四字格,随后又出现了三字格。汉语的成语多为四音节词,惯用语多为三音节词,网友把短语和句子缩略成四字格和三字格,很可能是受了汉语传统词语音节的影响。另外,这些多字格都来源于网络,而网络语言有经济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经济性要求用最简洁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缩短信息交流的时间,随意性又给了网友最大的自由空间对语句进行缩略。这些词产生之后,求新求异的心理对扩大这些词的使用率起了推动作用。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造就了网络多字格的盛行。

五、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构词材料特点:以汉字为主

从构词材料来看,364 条新词语以汉字为主,同时包含兼有多样。完全由汉字构成的新词语有350 条,占总数的96.15%;其余的14 条新词语中,其构词材料除了汉字外,还有字母和数字。具体分布见表4:

表4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使用材料分布

六、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群特点

2013年的新词语继承了2012年通过词语群的格式反映社会问题的特点,但具体词语群有所变化。前两年已经流行的“×族、×体、微×、房×”在2013年仍然势头不减,而随着社会热点及人们关注点的变化,2012年流行的“最美×”“中国式×”和“末日×”势头明显减弱,“最美×”在2013年的新词语中仅有1条,“中国式×”仅有4 个,“末日×”则随着2013年已经不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所造的新词语一条也没有。这一特点当然和社会现象及热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热点的变化带来人们关注点的变化,进而带来词语群的变化。表5为造词较多的造词格式及样例。

表5 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中造词较多的造词格式状况

造词最多的“×族”是前几年已经流行的词语模式,它体现了人们对某一具有共同特点人群的归纳,它的持续流行说明人们对人群的划分越来越清晰,“人”始终是社会关注的核心和焦点。从“NINI 族、wifi族、指尖族、微信族、扫码族”可以看出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从“抬头族、叹老族”可以窥见人们的生活态度,“蛋白族、拾惠族、坚丁族、晚点族、夜淘族”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和流行,它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微~”构造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微商、微银行、微理财、微拜年”都体现了微信和微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转变。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房~”构成的词语逐渐增多,从2012年的“房哥、房嫂、房姐、房妹”到2013年的“房弟、房妈、房神、房姨”,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房产腐败现象的关注,网络曝光和网络反腐成为新的反腐途径。“神~”是2013年新出现的词语模式,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和自己不同某种事物和现象的态度,可以是调侃,可以是戏谑,也可以是赞扬。

结 语

以上是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的特点及原因分析,与往年新词语的特点相比,这一年的新词语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变化。继承性多与语言的内部机制有关,如偏正结构占优势、词语构成材料以汉字为主等;变化性多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三音节词占优势、网络缩略多字格盛行、体现年度特点的词语群有所变化等。当然,这二者的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共同影响着词语的特点,时刻为语言的发展变化提供新的活力。

[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修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75.

[2]刘楚群.近年新词语的三音节倾向及其理据分析[J].汉语学报,2012(3):50-56.

[3]李宇明.词语模[C]//邢福义.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46.

猜你喜欢

字格缩略构词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网络四字成语与文化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
多语料库中汉语四字格的切分和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