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2015-12-16纪大伟杨二龙单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纪大伟 杨二龙 单丹丹

摘要: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目前石油高校新兴的专业,主要培养满足海洋油气工程需要的高级工程人才。本文分析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间合作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海洋油气工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33-02

相对于石油行业其他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专业建设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新专业来说,可借鉴的经验极少,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实践探索、办学经验的积累以及专业基础的夯实。为此,结合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不断总结目前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探讨,听取其他院校、其他相关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宝贵经验,以自己学校教学条件为基础,以培养多元化适应现场工程需要的人才为目标,探讨今后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实践教学现状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兴学科,广义上包括海洋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专业知识。学生需要在具有良好的工科理论基础上,学习机械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以及石油工程等领域的相关知识。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海洋石油公司和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公司,由于两个方向的跨度较大,在实践教学方案制订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两大方向专业知识的需求,势必会增大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指导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洋油气工程与陆上油气工程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工作环境的不同,由于海洋这一特殊环境,海洋油气的钻采及开发工作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平台,如海洋钻井平台、采油平台、和作业船舶等,这些装备与陆上油气开采装备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工作环境的差异,用于海洋钻采技术与生产流程与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由于我国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目前各海洋石油公司采用钻采设备多来源于国外,并且随着海洋石油不断向深海进军,采用的技术不断进步,钻采设备和钻采技术也处于不断研究和更新中。

国内各石油院校多集中于内陆油田地区附近,相对的海洋油气工程教学实践环境缺乏,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境急需建设并逐渐完善。大多数海洋石油企业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主观上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到海洋石油生产一线现场,即海洋平台上实训。另外,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学生去生产现场实习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相反的可能会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场正常的生产秩序,间接的影响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海洋石油企业通常对接纳学生实习持消极态度。

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完善实践教学方案

东北石油大学制订实践教学方案,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认识实习、地质实习、生产实习和工程实训。其中,认识实习针对大一学生,让学生了解石油生产的全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石油装备,并初步认识海洋钻井采油平台;地质实习地点为秦皇岛,让学生了解石油开发中涉及到的地质状况;生产实习是让掌握石油生产中涉及的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

对新建专业而言,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目前出台的实践教学方案是基于原有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本科生实践教学方案制订的,就其科学性、合理性和严密性而言不够完善。因此,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的研讨和改进,是各项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坚持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和现场单位领导进行座谈,探讨目前采用的实践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点整改方案:(1)根据现场工作需要,增加海洋钻井采油平台上的专用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实习;(2)在地质实习中,增设海洋结构物构造的认识实习。必须根据在校学生的学时安排、现场工作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计划,努力优化教学计划,提高实践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任务主要靠专业教师完成,只有建设一支教学和实践水平高、结构合理、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才有保障,必须坚持广纳人才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教师。一是加大引进力度,制订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补充新专业师资的不足,特别是要积极引进新专业建设急需的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使新专业的核心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推荐任职教师去现场企业进行短期培训、进修,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陈规,积极争取邀请一线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为本科生讲授一些知识内容,或者舉办一些学术座谈,丰富专业师资队伍。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我校计划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和自筹基金,预计1年时间,建设海洋环境实验室和海洋工程结构实验室,增设创新性实验;增加海洋工程方向的实验设备,更新原油石油工程方向实验设备,设计海洋油气工程方向综合性实验,努力提高创新性,体现“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平台的实践作用,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保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购置各种类型海洋平台模型以及海洋钻井、采油、油气集输等生产过程的演示装置,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设施。

2.引入计算机虚拟现实教学。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仿真性、开放性、针对性、自主性和安全性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应用于军事、工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针对重型工业生产单位危险性较大,避免现场实践的风险,我校计划针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开采、生产、储存、运输和安全六大关键环节设计仿真多媒体仿真内容,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海洋石油的各个生产环节的关键内容,获得与真实体验一样的工作经验。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性。

3.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与外界用人单位接触的最直接的方式是校外实践,只有不断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学生的具体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内容、实习日程、实习岗位、指导人员、以及考核方式等;在实践计划制订时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以小队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实习。

三、合作模式探讨

(一)建立高等院校之间的相互合作模式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事业的蓬勃发展兴起的一门新专业,对于各个高等院校都属于新兴学科。有些高校基于原有的土木工程专业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发展而来,主要针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结构设计问题;石油院校以陆上的油气开发工程、钻井/采油工程和油气集输工程等石油工程专业学科为基础进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主要针对海洋油气田钻采、生产和开发等问题;另外,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还涉及到石油化工以及海洋环境腐蚀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是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高等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使高等院校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发展自身优势学科的同时,兼顾劣势学科,让学生获取更为专业的教育。

(二)加强合作模式建设

1.高校与高校间的相互合作。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主要针对石油行业,在石油高校开设,而海洋工程专业知识是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重要组成部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主干学科,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海洋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石油工程专业是东北石油大学自身的优势学科,对于陆上石油工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强实力。因此,东北石油大学应结合自身优势,考虑高校间联系方便,加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之间的合作,汲取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学经验,适当利用其成熟的实践教学场地,完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2.企业与高校间的相互合作。目前,大多数高校只有在学生准备实习时才和企业联系,平时校企之间缺乏沟通,实践教学培养和企业实际用人需要间存在一定脱节现象。校企合作只有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长期良好地发展下去,学校要和企業定期地进行沟通,如组织企业指导实习的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除了学生实践教学外,学校还可以基于企业平台培养优秀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设立科研课题,共同研究和攻关,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平台,通过技术培训,为企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骨干,从而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共赢,加速高效实践教学的完善。

四、结语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科研、生产和管理已经逐步正规化、国际化,而我国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才刚刚起步,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7.

[2]刘刚,黄一,张崎,李红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探讨[J].船海工程,2011,40(4):34-36.

[3]李志刚.海洋油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船海工程,2011:89-91.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