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政议政,民革的作为和成绩
——民革中央2014年参政议政工作亮点综述

2015-12-12民革中央调研部执笔周福志

团结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革中央民革参政议政

◎民革中央调研部执笔/周福志

参政议政,民革的作为和成绩
——民革中央2014年参政议政工作亮点综述

◎民革中央调研部执笔/周福志

2015年元旦后的首个工作周,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年度重点调研组赴福建,就“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问题”展开调研。这意味着,民革中央新一年的参政议政大幕,已经开启。

春去春回,又是一年。回首2014年,民革中央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民革十二大提出的“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方针,按照万鄂湘主席“不断提高履职实效”的要求,坚持“机制要活、焦点要准、方法要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议题,立足民革特色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敢啃“硬骨头”深度聚焦司法体制改革

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将《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高层协商会上数次围绕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承办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联合有关部门起草《志愿服务条例示范文本》,开创民主党派参与起草示范法文本的先河……作为民革参政议政的重点方向和“拳头”领域,民革中央在社会法制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可谓是用力最深,成果最多,取得的效果和影响也最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里,司法体制改革因其触及体制、牵涉甚广,

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也直接考验着中央“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承诺能否兑现。2004年和2008年,我国曾启动过两轮司法改革。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这期间,民革中央曾多次就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建言,并在推动改善中西部基层法院经费保障、行政诉讼改革、专门法院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筹备2014年工作时,民革中央主席办公会经反复认真研究,决定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确定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

“调研组是带着问题来的,希望大家少讲好话、少汇报成绩,重点谈在司法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阻力、有哪些迫切的需求。”2014年3月18日,民革中央开启了年度重点调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在第一场座谈会上,万鄂湘在开场白中如此说到,坚持不回避问题,专门啃“硬骨头”“捞干货”。第二天,齐续春常务副主席率调研组前往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继续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座谈。

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各方特别是基层一线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意见,民革中央采取了“兵分多路”的策略。北京之行结束后,万鄂湘和齐续春先后率调研组赶往广东、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开展调研,并累计召开了二十余场座谈会。

2014年8月,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就“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问题在北京调研。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又多次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经过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建议》。《建议》提出,一定要紧紧围绕司法体制的两个核心问题,即:内去行政化、外去地方化,制定改革措施,同时牢牢把握三条原则,即:坚持顶层设计、积极稳步推进和坚持法治,并提出了理顺省以下司法机关人财物统管体制,改革和完善我国专门法院制度,推进审判责任制改革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等建议,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和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批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采纳,逐项研究。部分建议被吸纳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改革试点中得到体现。

高层协商是民主党派“直通中南海”最为直接的方式。2014年,民革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召开的党外人士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18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层面专门开展的高层协商会、座谈会有5次。在这5次高层协商中,民革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主要意见建议有14条,其中涉法意见建议占据近一半。

在中共中央就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框架性问题听取意见过程中,民革中央提出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社会守法”十六字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高度评价,并与四中全会《决定》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框架高度契合。民革中央提出的一些改革路径和措施,如将铁路法院整体改造成为跨行政区域的行政法院、人大常委会就姓名权问题进行法律解释等,也得到了重视和采纳。

推动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是2014年民革中央参政议政工作的又一突出亮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围绕“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问题,民革中央主席万

鄂湘率调研组先后赴吉林、黑龙江、北京、湖北等省市开展调研。民革中央还召开“我国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座谈会”,邀请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中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立法路径、管理体制、保障制度、激励机制等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广泛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民革中央积极响应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充分发挥自身界别优势,联合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共同起草完成《志愿服务条例示范文本》,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我国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的建议》。

在民革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民革中央把示范文本发给中央委员,通过他们向地方立法机关推荐,为推动志愿服务法制化进程、为探索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新机制做出积极努力。目前,示范文本已经得到不少省市地方立法机关的积极响应与咨询,并拟借鉴采纳。

民革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钟晓渝认为,第三方立法起草是民主化科学化立法的一个新路径。民革作为民主党派参与起草立法更具开创性,既是中立的第三方,又可发挥民革在社会法制方面的优势,开创了民主党派立法起草的先河,为探索第三方立法起草积累了经验。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民主协商的新形式。2014年5月上旬,民革中央与全国政协社法委合作,共同承办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充分准备和调研的基础上,汤维建、夏先鹏、钟晓渝、史小红、叶赞平等民革党员在会上作了口头或书面发言,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围绕社会法治领域参政议政的基础,民革中央还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部门建立了联络沟通长效机制,通过互通信息、交流议题、联合调研等有效形式,形成良好互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新常态”助推做大做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常态”,堪称为2014年公认的年度热词。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符合经济规律、尊重经济规律的直接体现。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引擎,改造传统引擎,切实找到符合当地实际、顺应改革需要、惠及百姓民生的发展道路,是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如何服务和建言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是摆在民革全党面前的一道重要的考题。

2014年4月和6月,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调研组先后赴四川攀枝花、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开展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座谈,调研组认为,攀枝花市结合自身在阳光、气候、生态等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加快建设以休闲度假、阳光运动、养老养生为重点的阳光康养旅游城市,符合当地实际,也极具进取精神,体现了当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强决心。但实际过程中,当地仍存在思路不清、信心不足、缺乏政策支撑、布局较为盲目、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地方城市改革发展和康养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认为,康养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文章,一头连着城乡人口老龄化和就业的民生问题,可以被打造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并提出了做好康养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把“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康养产业的突破口和设立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等具体建议,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

导同志的积极回应。

2014年4月,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在攀枝花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调研。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把脉”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态势,帮助攀枝花市及相关城市理清发展思路,为其他地方提供经济转型、服务业升级的参考样本,民革中央提出建议在攀枝花举办首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同时建议打造攀枝花、秦皇岛“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在两地轮流举办全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为加快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2014年12月6日至7日,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在攀枝花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有包括北京太阳城养老投资战略合作项目在内的总金额达240.43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论坛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好评和广泛关注。如今,“孝敬爸妈,请到攀枝花”的宣传语不仅频繁出现在央视荧屏上,也已在四川乃至其他地区悄然成了一句流行语。而这背后,离不开民革组织的推动。

“一带一路”,也是2014年有关中国发展、备受世界舆论关注的新词。2014年5月,为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推动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程,齐续春常务副主席率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调研组,赴宁夏就黄河上游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问题展开调研。通过在银川、吴忠、中卫等地的座谈和考察,调研组了解到,由于黄河上游缺少一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现有水利枢纽工程难以形成合力,其对实现黄河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全局性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统筹开展“治黄用黄”工作尚缺重要一环。

调研形成的《关于尽快启动黄河上游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当地中共党委政府专门致函,对民革中央的建言推动表示感谢。

2014年9月10日至14日,齐续春常务副主席率调研组赴西藏,就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据悉,这也是民主党派中央领导率调研组赴西藏调研为数不多的一次。尽管调研组多人出现高原反应和身体不适,但都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完成调研。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形成了《关于在西藏建立国家公园,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建议》,指出西藏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应尽早建立国家公园,把生态产业优势集聚成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同时建议应构建国家公园法律体系,通过法治化推进国家公园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得到高度重视。

联结“特色优势”多角度建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的鲜明旗帜。而简政放权,被视为李克强总理带领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当头炮”。

2月19日,国务院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党外人士意见时,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提出,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受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重视。而仅就这份建议,民革中央从年初就开始准备,派调研组在京津等地进行深入调研,并召开了涵盖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人士的多场座谈会,然

后在此基础上提出。

1月上旬,万鄂湘主席率民革中央调研组赴北京、天津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在梳理、整合各方专家和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民革中央最终形成《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的调研报告》。报告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要坚持精兵简政、合理配置行政监管力量,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行政机关法人制度等六条建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田惠光副主席还就此主题代表民革中央向大会作了口头发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京津冀一体化”迅速成为舆论热点。胶着了30多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总动员令”下,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

7月9日至11日,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赴承德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承接与布局”课题开展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承德市委、市政府所作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在丰宁县、滦平县进行了实地考察。齐续春希望承德市紧紧抓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造生态经济新模式,统筹解决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之间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调研形成的《关于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也一直是民革参政议政的工作重点。2014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关于改进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提案》《关于全面推开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提案》等涉农大会发言和提案21篇,一些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同时,民革中央就“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黄河三角洲高新农业技术和土地综合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的法律问题”以及“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等问题开展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专题报告4篇,得到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7次。

一年来,民革中央在涉台参政议政同样硕果累累。11月初,万鄂湘主席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积极为促进“闽台合作”贡献民革力量,彰显了民革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方面的独特作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部分的有关表述采纳了民革中央的建议,发表后引起岛内巨大共鸣和广泛热议。提交全国政协15篇涉台大会发言和提案,得到有关单位的积极回应。其中《加强两岸四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机制建设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去年对台方面的唯一重点提案。此外,民革中央与国台办等单位密切合作,组建台湾问题研究中心和涉台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调研质量和建言效果。

发挥优势的同时,民革中央注重社会法制、“三农”、祖统三大重点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联结特色,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法律问题”、“加强两岸四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机制建设”、“试行海峡两岸法官跟班式交流培训”等课题,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成果,品牌建设呈现融合化趋势。

回顾2014年,民革中央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全年选定32个课题,开展调研46次,报送书面建议19篇,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30次,其中13篇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17次,批示率达到历史新高。很多建议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地方发展难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河北、四川、宁夏等省(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为此专门致函或以批示的形式,对民革中央表示感谢。

成绩属于过去,崭新的2015年已经启幕。民革十二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2015年民革中央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围绕重点领域,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调研。同时,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工作创新,切实保障好参政议政工作,并为民革各级组织作出表率。

(责编 张栋)

猜你喜欢

民革中央民革参政议政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永留一片丹心在 好为人民服务来——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昌照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研究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凝聚政治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