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反思

2015-12-10苏亚会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高校教师

苏亚会

摘 要:作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明确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内涵后,探索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并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73-03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高校教师是高校这座大厦中的基石,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合理、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带动其专业发展,最终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一、高校教师评价的内涵

高校教师评价是以高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教师评价,围绕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进行评价,旨在更深层次地挖掘高校教师的潜力,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相比较于中小学的教师评价,高校教师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因此,教学评价只是高校教师评价的一方面,而不是评价高校教师的唯一指标。其次,在评价方法上,高校教师的评价方法更全面和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工作方面,如科研和教学,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旨在使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许多部分构成。现有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一)高校教师评价指标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评价主体依据哪些标准对高校教师工作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当前我国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主要是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和师德等,针对这些指标对高校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二)高校教师评价方法

高校教师评价方法是指在依据评价指标的前提下,针对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式来进行评价。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评价方法采用“三角原则”,即在评价时遵循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将教师自我评价、同事和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方法多采用“自上而下”型,主要由管理部门或院系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不少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采用了学生评价,但由于学生对评教的认识不清或是缺少专业的评价知识,导致学生评价流于形式。

(三)高校教师评价结果的运用

高校教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指评价结果在衡量高校教师发展中的实际作用。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加薪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直接利益挂钩,基本成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薪金提升等的依据,形成重考核和管理,轻引领和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方向性、思想性的探讨,尚未形成系统、有机的评价机制。

三、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教师评价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评价指标整齐划一,缺乏差异性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师评价指标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一般分为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许多高校盲目移植其它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同发展类型的院校、不同的院系专业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并未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适合自身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整齐划一,缺乏差异性。

2.评价指标单一,缺乏全面性

美国、加拿大明确将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纳入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更全面。而我国当前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两项,评价指标过于单一;许多高校并没有重视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未将社会服务纳入高校教师的评价指标中来。

(二)高校教师评价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欠缺科学性,下面从科研和教学这两项评价指标来进行具体分析:

1.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衡量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其根据往往是教师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出版社、刊物的级别、论文被检索的次数、科研立项的级别和经费情况,这就导致许多高校教师为追求科研成果重量不重质,甚至不惜请人代写,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既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制约了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2.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评教成为教师的教学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学生的评教工作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高校普遍缺乏专门的渠道向学生阐明学生评教对教师的重要意义,学生没有形成明确的评价观。许多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判断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观性过强,其公正性有待商榷。此外,学生的评教设计缺乏差异性,并未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设计不同的问卷。

(三)高校教师评价结果运用上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在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1.重视管理需要,忽视教师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偏重绩效考核,轻视了对教师的价值引导,教师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我国对高校教师评价的结果的运用主要是服务于教师的职称评定、薪金提升等,大多数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评价,其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导致许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2.重视区分功能,忽视发展功能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属于一种典型的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最终的评价结果,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将作为区分教师的依据,其区分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却忽视了其真正的价值—发展功能,这样将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激励和促进教师的发展。

四、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存在上述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高校中一些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够,并且在“以官为本”的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习惯了自己管理者的地位,高校教师成为其被管理、制约的对象,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此外,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愈演愈烈,教师工作和专业发展中打上了急功近利的烙印。

(二)制度方面的影响

从宏观方面说,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多采用校本实施,各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制定符合自身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价是高等院校内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实施的,缺乏外部的指导及制度保障,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只能靠自身来解决。从微观方面说,各大高校在制定自身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时,多由学校的管理部门决定,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考证。

(三)实践过程中的制约

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高校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给高校教师提供反馈,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但不少教育工作者把评价仅仅当成是“好与坏”的证明,背离了评价的初衷。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说,不少教师处于被动的状态,完全按照评价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工作,最终导致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评价的发展功能。从操作过程来看,操作过程偏重量化为了使评价结果易于计算,高校教师评价多注重量化,忽视了对一些隐性指标的评价,如对高校教师师德的评价不易量化,从而使这方面的评价流于形式。

五、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革方向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还存在若干问题,亟需探索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革方向,使其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价值取向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革的前提

明确高校教师评价目的。高校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路径,高校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反馈和激励的作用,促使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为高校服务。当前我国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价值认识偏颇,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不是为了“管控”,而是“考核”基础上的“引导”和“促进”。

(二)体系构成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革的关键

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方面探讨,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革方向如下所述。

1.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教师评价体系

第一,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要完整、全面。高校教师的评价指标对教师具有导向作用,完整全面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教师多方面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围绕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来开展,同时还应该关注高校教师其它方面的发展,如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教师的师德等。

第二,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要多样,富有差异性。首先,对高校教师的评价要关注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差异,不能整齐划一,千校一面。其次,关注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坚持多样化评价标准,实行差异性评价。高校教师要明确自身发展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教学突出的教师可适当向教学岗位倾斜,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更侧重于研究。

2.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方法,采用多元、有效的高校教师评价方法

从评价的主体上看,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方法应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增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可借鉴美国、加拿大高校的“三角原则”,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使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考核、学生评价等形成合力,保障高校教师评价的公正、合理。

从评价的具体方面看,应注重评价的有效性。首先是对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要求,要坚持质量并重的原则。其次是对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此外要特别注意重视学生评价,对于学生评教工作要具体做到两点:第一,改进学生评价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设计上应有所体现;第二,学校应通过“官方渠道”,使学生明确评价的意义和价值。

3.改革高校教师评价结果的运用,科学使用评价结果

第一,运用评价结果时,要突出教师的需要。高校教师评价是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和能力的一种途径,通过评价可以了解高校教师的发展动态,明确其优势与不足,在运用评价结果时,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密切关注教师的需要,促进教师的进步。

第二,运用评价结果时,要突出教师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对于高校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关注教师过去的成绩,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上。高校教师评价应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以发展为落脚点,从而带动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制度变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革的保障

从制度方面看,要构建国家、地方、院校三者结合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保障评价的强有力、系统性的制度环境。

首先,在纵向方面,要构建国家、地方、院校一体化、系统性的评价制度体系,避免“制度内部冲突”;其次,在横向方面,国家要构建统筹全国的评价制度体系和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地方上要立足本身特点构建本省市统一完整的评价制度体系:同时各大院校要立足本校资源现状和特点,制定自身灵活、有机的评价体系。

总之,高校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高校的水平和质量,使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评价的结果不能只局限于对当前状况的分析,更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大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高校和高校教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

〔2〕苏君业,尹贞姬.日本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及借鉴[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3〕王琳.国外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及借鉴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4〕宋丹,周福战.对高校教师评价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6).

〔5〕安琦.国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与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6〕叶附桂,田静,罗燕.美国高校教师评价的变革及动因研究[J].教育学报,2008(10).

〔7〕赵永乐,王慧.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模式的抉择[J].教育学研究,2007(4).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科研评价体系高校教师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