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2015-12-10崔英杰

关键词:历史发展

崔英杰

摘 要:本文通过对乡土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乡土教育的阶段性特征,认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的宏大叙事。认识乡土教育的发展及其规律,有助于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探索乡土教育的发展之路,重构乡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乡土教育;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未来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68-03

以乡土之物或乡土民俗作为教育内容自古有之,周礼中就有“以俗教安”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土教育简言之就是以乡土为载体,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但是把乡土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成为学科教学的内容是在西方近代学校教育实践中首先付诸实施的。1844年,德国人芬格写成《乡土教育指引》一书,标志着乡土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方案。清末变法维新,引入西方的课程体系,在参照日本和欧美国家制定的新学制中提出乡土教学的要求,乡土教育从此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回眸乡土教育在我国的百年发展,伴随着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改革背后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有过兴盛和繁荣,也有过失落和曲折。梳理乡土教育走过的路,分析乡土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更好地理解乡土教育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我们探索乡土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乡土教育在我国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清末民初乡土教育的引入和中国化的改造

清末废科举兴西学,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学制改革。光绪28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初级小学“舆地”科要讲“本乡各境”、“本县各境”、“本府各境”,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乡土概念,但实际上已经把乡土内容作为教学要求。壬寅学制未及实施即被废止,翌年新出台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对初级小学课程提出了明确的乡土教育要求。规定:历史“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1];地理“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2];格致“当先以乡土格致,先就教室中器具、学校用品,及庭院中动物、植物、矿物,渐次及于附近山林、川泽之动物、植物、矿物,为之解说其生活变化作用,以动其博识多闻之慕念”[3]。癸卯学制中,不仅明确了历史、地理、格致这几科乡土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了乡土教学的目的。光绪31年,遵照《奏定学堂章程》,学部颁布《乡土志例目》,对乡土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教学内容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供编写人员“按目考查、依例编撰”,是官方颁布的编写乡土教材的大纲,乡土教育体例在清末建立起来。

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1)清末民初乡土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乡土教育引入伊始就和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方向。这在清政府颁布的两个章程和一个例目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引入西方的现代课程体系,设立西方的科学文化课程,采用新的教学原则理念,但又不忘宗旨为“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通过乡土教育施以传统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昭然若揭。(2)被赋予“旧邦新命”的任务。和其它维新变法的措施一样,清政府企图通过教育变革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而乡土教育作为以“本乡本土”、“乡土文化”等为载体的教育,希望通过国人对传统的认同重新凝聚信心。(3)承载着“家国同构”的宏大叙事。中国自古就有爱桑梓、重乡土的观念,爱国精神一直是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840年以来,内忧外患更加激发了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浓郁的爱国意识通过乡土教育表达出来,在清末乡土志书中“宗旨教人,爱国为要。爱国之道,始自一乡”[4]、“不知爱家,何以爱乡?不知爱乡,何以爱国”[5],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乡土教育从来就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乡土教育符合中国家国天下文化传统的逻辑。总之,清末乡土教育的传入,即保留传统又维新求变,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交织,国粹和新学相结合,经过中国化的改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

二、民国时期乡土教育的兴盛和多元化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公民教育取代了忠君专制的的封建教育。民国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注重国民教育和人格教育。陈独秀也大声疾呼:“共和国之教育,其以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6],他强调新教育应该建立在适应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方面,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学校所在地社会需要。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改造功能,以教育唤起民众。1912-1913年教育部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对传统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壬戌学制”的制定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7],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以及新学制的实施,对乡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进了乡土教育的兴盛和多元化发展。

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特点是:(1)乡土教育进一步制度化。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政令、条例、课程标准中,多处涉及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2)乡土教育全面发展。乡土教育在各门课程中都得到了开展,不限于历史、地理、格致等课。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即有编写体例规范的教科书,也有体例不拘一格的乡土课本。比如江西石城县劝学所所长黄云章编辑的《石城乡土韵语杂字》,采用韵语体来编撰。乡土教育研究也引起普遍重视。出现了许多研究专著,教育类杂志对乡土教育也进行了热心传播,有的杂志还出版了乡土教育研究专号,许多社会学者、教育家也参与到乡土教育的讨论中来。(3)乡土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民国时期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对乡土社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客观上推动了乡土教育的社会化。(4)乡土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乡土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乡村建设成为乡土教育的价值取向。许多学者认识到乡土教育更丰富的意义,比如王镶就把乡土教育的意义归结为五点:乡土教育是认识乡土自然和文化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养成爱乡观念、发展爱国爱华思想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实际生活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充实国民生活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全民所需要的教育[8]。可见民国时期对乡土教育价值的认识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

三、新中国乡土教育的曲折发展

乡土教育在新中国的发展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乡土教育

建国初百废待兴,尚未及制定乡土教育的相关政策,1950年代中后期注意到这个问题。195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编写中小学、师范学校乡土教材的须知》,里面说到当时的情况是:“少数学校注意对学生加强乡土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行乡土调查,但是多数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注意这项工作。”强调“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各省、自治区、教育厅局应当负责编写、审查乡土教材工作。”“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地理、历史、文学等科教学都要讲授乡土教材”[9]。1959年3月,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规定:“教育部在编写通用教科书的时候,应留出适当的课时应该计算其所需要的教学时间,留出适当的课时,让地方增加适合当地需要的补充教材和乡土教材。”[10]这样,对乡土教育的教材建设、教学安排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另外,新中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本的基调。之后,乡土教育普遍开展,涌现出一大批乡土教材,以及交流乡土教学经验和体会的文章和著作。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新中国的乡土教育出现了一个高潮。

这一阶段乡土教育的特点是:(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调通过乡土教育感受新中国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意愿。朱典馨在《小学乡土教育》中指出:“加强乡土教育,通过活生生的乡土教材,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宏伟志愿”,认为“那时(旧社会)的乡土教育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新社会的乡土教育是使学生“联系本乡本土的历史演变来看全公社、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幸福灿烂的前途”[11]。(2)强调乡土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鼓励通过乡土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去和群众性大炼钢铁的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在新事物面前便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紧紧随着家乡的变迁而合拍前进”。同时,各学校办工厂、农场,开展勤工俭学运动,提倡开门办学、半工半读,与乡土教育相互呼应,对乡土教育的开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乡土教育与文化普及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在识字扫盲等文化普及运动中结合乡土教育也是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一个特点。

(二)文革时期的乡土教育

文革时期,教育秩序混乱,乡土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但乡土教育并没因此而停顿。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当时各地各学校自主编写的教材,通过这些教材,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到文革期乡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了对此有一个概括性认识,列举一部分乡土教材书名如下:江宁县营房公社前河大队革命委员会1970年编写的《乡土教材选编: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三元庵说起》;冀县柏芽庄公社贫管会1970年编写的《农民夜校乡土教材选编》;温州地区革委会教育革命办公室教改小组1970年编写的《温州地区乡土教材(第一辑)》;佛山地区教材编写组1971年编写的《地理(乡土部分)》;内蒙古自治区教材编写组1973编写的《乡土地理(内蒙古自治区中学试用课本)》;吉林省中学试用课本1975编写的《吉林省地理(乡土教材)》;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校1975年编写《小学语文乡土教材资料》;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革委会文教组1971年编写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小学试用乡土教材 语文第一册》;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处教材编写小组1970年编写的《乡土教材》;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教材编写组1969年编写的《乡土识字课本》;蒙自县革委会政工组教育革命委员会办公室1969年编写的《蒙自县初级中学乡土教材语文全一册》;丽江专区革命委员会小学教材编写组1969编写的《小学试用乡土教材语文(供二至五年级用)》。

结合这些教材,可以看到文革期乡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1)文革时期的乡土教材数量较1950年代虽然有所减少,但各地自主编写的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学这样的乡土教材还是很多的。同时工农业基础知识类的课程在文革时期普遍开设,也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和地域文化特色。(2)乡土教育的内容以毛泽东思想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为主基调,但不能因此否定乡土教育的知识性,因为乡土教材本身的内容就是以乡土知识为载体的。(3)在继续推行开门办学、勤工俭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客观上也进一步推动了乡土教育的社会化发展。从广义上讲,这也是乡土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改革开放30年的乡土教育

文革结束,教育开始拨乱反正,进行全面调整和整顿。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编订了相应的各科教学大纲,有的科目明确规定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拟定:“某些课程新的教学大纲,拟将80%左右课时用于统一共同的内容,20%左右的课时用于各地需要的内容,即乡土教材”[12],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性的乡土教材工作会议,1990年又举行了“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这表明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乡土教育重新受到重视。据统计,从1987-1990三年时间编写了两千多种乡土教材,出现了“乡土热”的现象。1990年代以后,乡土教育热有所回落。1999年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乡土课程基本被容纳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范畴内,以新的形式进入了教育改革的视野。新世纪以后,随着应试教育的羁绊,乡土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内日益边缘化。但是社会转型的加剧,把乡土教育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和研究的课题正在展开。比如: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的研究项目“以区域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教育的架构与实践”(2002-2005);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2007-2010)都是在文化视野上对乡土教育的探索。

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发展特点是:(1)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家面貌的变化,1980年代曾出现“乡土热”;1990年代以后应试教育的羁绊,乡土教育逐渐被边缘化;新世纪以来,更多的人在文化视野上对乡土教育投入关注。(2)这一时期的乡土教育前期主要以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后期乡土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凸显出来。

总之,新中国的乡土教育在跌宕起伏中发展,虽然曾经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样的泛政治化倾向,也有过应试教育中边缘化的命运,但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

四、结语:让历史告诉未来——乡土教育的时代课题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乡土教育百年发展史的梳理,我们发现,乡土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在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乡土的变迁,乡土教育即有过承载宏大叙事的兴盛和繁荣,也遭遇过被边缘化的失落和窘迫。当前,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种现代性的乡愁在广泛弥漫。这种乡愁不只是对渐行渐远的故乡的留恋,也不只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更是对人生的回望和对心灵归属的拷问,是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沉思。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乡土教育的发展路径、重新思考乡土教育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精神家园的构建、关注乡土文化的意义、关注乡土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融通,所有这些都是乡土教育的时代课题。这说明:在新的社会境遇下,乡土教育的使命并没有完成。相反,乡土教育的意义更加丰富,经过百年发展的历史积淀,又经过现代化的现实洗礼,乡土教育要承担起新的使命,乡土教育这一传统的教育形式必须对时代课题给予引导和关心,这是乡土教育历史发展的启示,也是乡土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420-421

〔4〕〔5〕王兴亮.清末民初乡土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96-197.

〔6〕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M].汤世雄.北京教育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60.

〔7〕汤世雄.北京教育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63.

〔8〕王镶.乡土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新亚书店,1935.5.

〔9〕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89.

〔10〕教育部党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47.

〔11〕朱典馨.小学乡土教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3-4.

〔12〕国家教委.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66.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