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015-12-08杜文雪

黑河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结合能力培养高中生物

杜文雪

[内容摘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生物;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结合

生物学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经济活动等均有密切联系,生物课程也已成为高中阶段较为主要的课程。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优秀的教师不仅善于向学生传授真理,还善于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因此,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分析、综合及记忆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知识。那么,如何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呢?

一、体现素质教育原则

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生物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积累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离开知识积累,能力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发展是知识积累的必然结果,忽视能力发展,即便学生头脑中充满了各种知识也会造成“高分低能”。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地强调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对于课程内容的讲解方式较多地从原则、规定性等方面提出要求,而新课程标准中则要求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效结合,强调师生相互的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扩展自主学习空间

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想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给其足够的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比较低。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革新和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此外,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时,可先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史予以全面介绍,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分子模型及相关平面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总结性归纳,并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予以解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对其今后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强教师备课灵活性

高中生物教师讲课时的思路是否清晰直观,会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习惯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教师授课的流畅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时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且与学生的认知习惯相结合。实际讲授时教师应多提问,并运用证明与相关逻辑推理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探讨分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提问时机,课程引入时应提出具有较强引导性的简易、低层次的问题,伴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再结合课本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等能力的高层次问题,并辅以一些开放性问题,需要时可针对学生的提问内容予以具体讨论,但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调动学生的兴趣后应尽快进入课本内容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而今,我国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传递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网络、电视、报纸、书籍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一些信息含有较多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收集和整理,不断充实书本中并未提及的知识,使生物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养成多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知识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教学时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适时介绍国内外新型的生物技术,使学生体会到生物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书本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多彩。

例如,号召学生在休息日自发组建学习小组,对组内同学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相关影响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切身感受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生物现象及其变化,使学生能够将相关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让学生识记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扩展分析、对比判断等能力。生物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特征的学科,由于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因此思考问题时必须考虑各生物之间的联系,即对生物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敢于探索、对疑问进行思考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生物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应对考试,而在于活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应具备分析研究生物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这也是学好生物学科的诀窍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学习是培养生物科学探究能力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明确探究的方向。

例如,某探究题目要求调查本地环境污染种类、现状以及相关治理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当出现无法充分收集信息的情况时学生应自行设置相关调查问卷,并辅以实地考察等方法,自主创造信息资料,再依据所学知识从规律、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后从分析结果中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方法。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团结合作等精神。

此外,教师的知识传授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生物教学扩展至课外,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究相关的生物知识。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学校,教师应安排适合本校的课程内容,通过播放影片、课件等多种渠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将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焦成瑾,安建平,王延璞等.师范生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110-114.

[2]张雪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赤子,2015,32(3):187.

[3]陈施.论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4]蔡春光.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刍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95-96.

[5]陈盈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师通讯,2015,(2):83.

[6]李士伟.高中生物教学应把握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J].读写算(教研版),2014,(6):232.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结合能力培养高中生物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