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超声造影剂对胃疾病的诊断研究

2015-12-05刘双艳张雅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胃壁造影剂符合率

刘双艳 张雅丽 王 丽 张 润 姜 飞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总医院超声科,辽宁辽阳111003

口服超声造影剂对胃疾病的诊断研究

刘双艳张雅丽王丽张润姜飞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总医院超声科,辽宁辽阳111003

目的探讨口服超声造影剂对胃疾病诊断的优势及局限性。方法对155例胃疾病患者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将结果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5例胃病变患者中超声造影检查符合138例,漏诊17例,诊断总符合率89.0%,与胃镜诊断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超声造影剂对胃疾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定的局限性。

口服超声造影;胃疾病;优势;局限性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脏器,也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脏器之一。多年来临床诊断本病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及X线钡餐造影,因其属于有创检查,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常规超声因胃肠内气体及食物残渣等因素干扰使检查受到限制,口服超声造影剂的出现为超声诊断胃肠疾病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2013年我院引进新型口服超声造影剂开展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本研究对155例上腹部不适患者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其胃镜检查结果对比,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旨在探讨应用口服超声造影剂进行无创性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行胃口服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并有病理证实的155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74例,女81例,年龄21~82岁,平均(55.18±13.53)岁。155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分别为胃炎81例、胃溃疡53例、胃癌12例、胃息肉6例、胃平滑肌瘤2例及胃间质瘤1例。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使用Philips 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0~5.0 MHz,体型瘦弱者可选用频率5.0~7.5 MHz。

1.2.2超声造影剂选用浙江湖州东亚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50 g/袋。

1.2.3超声检查方法一般检查安排在上午,所有患者检查前需禁食、禁水8~12 h。检查前用煮沸自来水将超声助显剂冲泡至500 mL,充分搅匀呈糊状,待温后口服。先常规空腹检查肝胆胰脾及贲门情况,然后嘱其饮稀释造影剂。检查体位以平卧位及右侧卧位为主,辅以左侧位及坐位,检查方法按胃、十二指肠在腹部体表投影,依次从贲门、胃底部、胃体部、胃体大小弯及前后壁、胃角切迹、胃窦幽门管和十二指肠球部作连续完整扫查,重点观察胃小弯、胃角、胃幽门管及十二指肠球部,观察胃壁层次结构、胃黏膜连续完整性,观测病变的位置、边界、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局部胃壁蠕动及造影剂充盈情况、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如有无胃旁淋巴结肿大或包块等)。以胃镜病理活检为最终诊断标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超声检查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比较

本组155例患者均具备完整的胃镜活检结果及手术资料,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与胃镜检查诊断同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对比病理诊断,155例疾病超声造影诊断符合138例,漏诊17例,总符合率89.0%。其中胃炎73例,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90.1%,胃溃疡47例,漏诊6例,诊断符合率88.7%,胃癌10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83.3%,胃息肉5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83.3%,胃平滑肌瘤2例及胃间质瘤1例,诊断符合率100.0%。155例疾病胃镜检查正确诊断147例,漏诊8例,总符合率94.8%,两组检查诊断结果对比,χ2=1.7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155 例胃超声造影诊断与胃镜诊断结果比较[n(%)]

2.2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

超声造影胃炎表现为胃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同程度的增厚,回声减低,黏膜面欠光滑,胃壁层次结构清晰;胃溃疡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胃壁回声减低,中心区黏膜层破溃、中断、凹陷,呈口大底小,其表面可见强回声斑,局部胃壁蠕动正常;胃癌表现为胃壁局部不规则增厚,回声减低,壁内层次结构破坏,黏膜面高低不平,胃腔可有狭窄,胃蠕动减弱,见图1;胃间质瘤及胃平滑肌瘤表现为胃壁黏膜肌层或肌层圆形低回声肿物,向胃腔内或外突起,周缘光滑完整,周围胃壁层次结构清晰,胃蠕动正常,见图2。胃息肉表现为胃腔内突起的局限性小肿物,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形态各异,基底较窄,边界清晰。

3 讨论

图1 胃窦癌超声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回声减低,表面不光滑,局部管腔狭窄

图2 胃间质瘤超声表现为胃窦部一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向胃腔内突出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性,大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上腹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返酸、食欲不振、消瘦、黑便等。长期以来临床诊断本疾病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及X线钡餐造影[1],因为两种检查方法均有一定的创伤性及痛苦性,患者往往不能普遍接受,尤其对于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更不能大规模使用,所以选择一种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的客观检查方法广泛筛查胃肠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3]。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技术检测原理是通过口服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清除胃部气体及黏液的干扰,检查时产生一种均匀分布的较强回声,可以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层次结构,从而诊断胃部有无病变,同时可以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其浸润深度[4,5]。近年来,随着胃肠超声检查的逐步普及和检查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已成为胃部疾病一种新的检查方法,逐渐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同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研究中选取155例同时进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的患者,以其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胃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138例,符合率达89.0%,胃镜检查诊断符合147例,符合率达94.8%,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检查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造影检查胃肠道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本组中胃超声造影检查漏诊17例,胃镜检查漏诊8例,说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同胃镜检查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应用新型口服超声造影剂检查胃肠道疾病的优势在于:该项检查技术属于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且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加之检查费用低廉,助显剂属于医用食品型,无任何毒副作用,尤其适合年老体弱者、病重者、儿童及孕妇以及不愿接受创伤性检查的胃部疾病患者。胃超声通过助显剂可以观察胃壁层次结构、胃黏膜连续完整性,观测病变的位置、边界、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壁蠕动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尤其在黏膜下病变的诊断、肿瘤内部结构的特征、浸润深度、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如有无胃旁淋巴结肿大或包块等)以及临床分期方面,弥补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的不足,充分体现了超声造影的优势[6]。该助显剂在胃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操作者有充裕的时间检查操作,观察胃及十二指肠各个部位的病灶,为胃十二指肠各种病变的类型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诊断思路[7],同时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又能对保守治疗者反复多次检查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8]。本组研究显示经口服超声助显剂诊断胃疾病总符合率同胃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胃超声造影检查胃疾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胃肠疾病的常规筛查手段应用于临床,与国内学者[9,10]观点一致。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胃镜相比,胃镜能直接观察到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同时进行活检确诊,但超声造影检查无法做到,而且检查结果受到诸多因素干扰,例如患者体型过于肥胖、空腹条件准备不佳、上腹肠道气体过多、操作者经验不足、检查不够仔细和超声仪器分辨率低等,这也是本研究中漏诊的主要原因。对于胃黏膜的微小病变如出血点、黏膜红斑、小的浅表糜烂等不伴有周边黏膜增厚的病理改变,往往被黏稠的造影剂所掩盖,超声检查极易漏诊,尤其对于早期胃癌和浅表溃疡等较小病灶,超声难以定性,需要结合胃镜活检鉴别,因此超声声像图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胃肠疾病的存在,必要时需和胃镜联合应用,防止漏诊误诊。

综上所述,新型口服超声造影剂检查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客观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加之检查简便灵活、重复性好、无创伤无痛苦等超声优势,弥补了胃镜检查的一些不足,可以作为胃肠疾病常规检查手段,排除超声检查干扰因素并联和胃镜检查,能显著提高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性。

[1]冯莉,吴云林.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1):31.

[2]张荣刚,李佳平,朱婷,等.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229-1232.

[3]张慧,刘学彬,朱冬梅.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胃溃疡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2011,24(12):238.

[4]王静荣.胃超声口服液对胃B超的价值[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3(11):45.

[5]苗立英,王金锐,张亿,等.灰阶超声造影评价胃浸润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8):1183.

[6]顾新刚,吴旸,夏寅娟,等.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9):3568-3570.

[7]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5-33.

[8]司启萍,冯丽萍.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与胃镜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3,26(1):99-100.

[9]吴晓丽,袁丽颖,梅丽.经口服超声造影剂联合彩色多普勒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83-1685.

[10]商慧华,苏洪涛,戴海莹,等.超声造影诊断胃肠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7):43-44.

Diagnosis research of 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 in gastric diseases

LIU ShuangyanZHANG YaliWANG LiZHANG RunJIANG Fei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CNPC Liaoyang General Hospital,Liaoyang11100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 of 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diseases.Methods A total of 155 patients with gastric diseases were detected by 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The ultrasonic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astroscopy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Results The correct cases were 138 and missed cases were 17 of 155 cases by ultrasonography.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89.0%,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gastroscopy results(P>0.05).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method of 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 in gastric diseases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definite limitation.

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Gastric diseases;Advantage;Limitation

R573

B

1673-9701(2015)07-0092-03

(2014-12-25)

猜你喜欢

胃壁造影剂符合率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空腹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胃真的会被撑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