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2015-12-02罗忠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数学教学

罗忠光

【摘 要】合作探究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如何将小组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如何将小组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是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师要通过创造相关模拟情境,用以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数学知识,选取有趣的探究问题,与问题背景联系,通过向学生展示明显、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创设出合理、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感知到大量数学现象,并进行思考。

二、指导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教学是以具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为核心,以现行的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本方式。通过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会以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各种能力。例如,高一学习对数的运算性质,比较传统的授课方法是通过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进行引入,这是一个从数学到数学的演绎过程,没有展示出“对数运算性质是怎样发现的”这个要义。对于学生而言,没有认同和体验,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通过演绎固然可以发现对数运算性质,但不能体现数学发现的真实过程和科学发明的精神。对于对数运算性质的教学,笔者则尝试采用了“数学实验”的方法,效果不错。“数学实验”是一个很具典型性的探索性活动,它让学生自己探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亲身体验整个数学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形成新知识。探究教学必须要突出教学实施过程的探究性特征,既重视学生系统地获取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使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和掌握知识,将学习和掌握既定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边充分享受着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一边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探究教学还要体现探究活动的过程性,通过课堂上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和经历探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整个研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本课堂,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引入探究性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采取合作探究教学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所创设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探究。新教材中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

四、探究问题,强化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探究性问题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情境提出猜想与假设后,便要引导学生针对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一环节是髙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对探究性问题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髙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探究性问题的同时了解到小组内其他成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相对于教师讲解更有利于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更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激发,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一种高效的探究学习途径。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如下问题“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把圆锥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把圆台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思考: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高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