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平滑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

2015-11-29魏大勇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03

关键词:微量蛋白尿重塑

魏大勇(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3)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平滑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

魏大勇
(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平滑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指数、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重塑的特点。结果 MCA组的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水平优于NM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组的向心室肥厚、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于NM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4 h微量白蛋白量与左室重量指数及MSBP、MDBP、MAP、PP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有微量蛋白氮尿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且LVMI较大,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微量白蛋白与血压变化及左室重塑密切相关。

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指数;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重要靶器官损害,有研究证实,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左室重塑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相关性,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存在一定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平均动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性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分为MCA组(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24 h)和NMCA组(尿微量白蛋白≤30 mg/24h),各49例。MCA组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74.5±2.4)岁,平均病程(6.4±2.6)年。NMCA组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2±2.3)岁,平均病程(6.7±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尿微量白蛋白尿测定

所有患者将24 h留尿混合均匀后,取3~4 mL送检,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测定。

1.2.2 24 h动态血压测定

采用(中建科仪有限公司提供的CB-1804-B型)24 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两组患者的MDBP、MSBP、PP、MAP进行测定,每隔半小时测量1次。

1.2.3 心脏超声检查

选择(由美国通用公司提供的VIVID7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二位超声检查,测量LVI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W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及IV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重量计算公式:LVM(g)=0.8*10.4[(LVIDd+IVST+LPWP)3]+0.6;相对壁厚度:RWT=(PWTd+IVSd)/ LVIDd;左室重量指数:LVMI(g/m2)=LVM/BSA。根据Ganau左室构型划分标准[2],将左室构型分为4型,向心性重塑:LVMI正常,RWT>0.45;向心性肥厚:LVMI异常,RWT>0.45;正常构型:LVMI正常,RWT<0.45;离心性肥厚:LVMI异常,RWT<0.4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比较

MCA组的MSBP、MDBP、MAP、PP水平优于NM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比较(,mmHg)

表1 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比较(,mmHg)

组别 n MSBP MDBP MAP PP NMCA组 49 125.43±11.2472.14±5.4392.46±8.21 52.16±7.43 MCA组 49 142.67±19.4385.42±8.46104.32±12.3962.38±12.38 t 2.9882 2.4274 2.2775 2.7763 P 0.0037 0.0177 0.0274 0.0066

2.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比较

MCA组的向心室肥厚、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较NMC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CA组的正常构型发生率较NMC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比较 [n(%)]

2.3 高血压24 h微量白蛋白量与左室重量指数及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左室重量指数LNMI与MSBP、MDBP、MAP、PP水平呈正相关(P<0.05),24 h微量白蛋白量与左室重量指数LNMI呈正相关(r=0.45,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很多临床研究证明尿微量白蛋白及左室肥厚与平均动脉压存在密切关系,提示MCA与左室重塑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24 h微量白蛋白量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由此说明MCA组与左室重塑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析高血压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的原因,主要是由肾功能损害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也损伤了毛细血管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使得白蛋白渗漏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收缩压。本研究结果发现,MCA组的MSBP、MDBP、MAP、PP水平优于NMCA组,这与以往临床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提示了MAC组患者的血压较高。有研究显示,左心室与舒张压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左室重量指数LNMI与MSBP、MDBP呈正相关(P<0.05),表明血压负荷是引起高血压合并MCA组患者左室重量增大的重要原因。有大量文献已证实,左室向心性肥厚是引起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MCA组的向心室肥厚、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较NMCA组高,且正常构型发生率较NMCA组低(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CA组患者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综上所述,微量白蛋白与左室肥厚及血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降压的同时,应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产生,并改善左室重塑,以改善其预后。

[1] 蒋广恩,周乃珍,陈治卿,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04-206.

[2] 乔丽静,张平安,梅永现,等.冠心病患者AASI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4,2(6):834-836.

[3] 陈源源,马志毅,孙宁玲,等.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作用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75-678.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15.079.02

猜你喜欢

微量蛋白尿重塑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重塑未来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罗仁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经验介绍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李沧:再造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