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办法与举措

2015-10-21张光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积极性政治

张光

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国企员工积极性普遍存在低下的问题,在有些企业,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国企效能不高、人浮于事,甚至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分析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是众多国企在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1、员工对收入不满意,心理平衡。员工的收入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经营不景气,经营效益上不去,甚至出现滑坡,员工得不到实惠,员工个人的实际收入与过去相比明显下降了,或与同业行兄弟单位相比出现较大差距,员工心理就会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和反差,积极性就很难发挥。

2、企业管理人员作风存在问题,员工内心有怨气。其现象有,一是没有进取心,企业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不思进取,未能发挥企业引领者应有的作用;二是企业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运用手中权力,用人唯亲,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唯利是图,有的甚至腐败堕落;三是处理问题未能做到客观公正。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根据个人的亲疏好恶,来处理一些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凡此种种,致使员工怨声载道,积极性大受打击。

3、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有些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于违纪的员工以及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员工,往往只注重经济扣罚,而不重视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在出现问题时,只关注结果,没有分析过程和真正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同时还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剖析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长些以往,在员工中滋长了“接受任务讲价钱、达成目标论报酬”的过于功利的不良风气;尤其是当前全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企业遇到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员工收入降低时,员工的积极性更是一蹶不振,更谈不上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了。

4、绩效制度未建立或分配不公,导致员工不满。在国有企业内部,长期以来都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顽疾。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一是企业根本没有所谓的绩效制度,二是即使有绩效分配制度却没有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由于分配不合理不公平,同样会给员工带来不良影响。

二、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办法和举措

1、正本清源,打造干净干事的管理人员队伍。一是要建立一支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队伍。在用人及人事调配、重大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管理等企业管理过程中,引入公平竞争的做法,开放监督渠道,使企业管理层的权力在阳光下运作。通过公平公开公正处理每一件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小事,赢得人心,增强企业管理者的号召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二是要广开言路,建立厂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行民生管理,最大限度地公开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真正接纳并采纳员工的意见或建议,使员工真心感受到自己在企业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着力提升员工内在的积极性。

2、切实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员工利益无小事,关心员工切身利益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具体体现。要在解决员工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尤其是要解决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言而无信的企业管理者会让员工感到失望、心寒,更会让员工感到自己被忽悠。而抱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真真正正地为员工办一些实在的事,这样反过来才能赢得员工的支持和信任。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这样一心为员工的企业管理者的引领下,员工反过来更会内增主动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3、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化解矛盾、提升员工积极性的利器。思想政治工作表面上看,是一种柔性的工作,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其实不然,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各级组织、企业鸣锣开道、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利器。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在不用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或增加极少成本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在企业建立“一岗两制”,即每个岗位上的各级管理者在签订经济责任制的同时,也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管人、管事、管思想统一起来,同时纳入绩效考核。要在绩效管理指标中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指标,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渗透到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去,及时掌握员工在生产中思想变化的规律,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激发员工的内在

动力。

4、树立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优秀模范员工的典型,宣传榜样,弘扬正气,使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能够从正面引导员工催生正气聚集正能量,提升工作積极性。通过适度暴光较差员工的行为,也可以震慑一部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员工,使他们猛然警醒,发愤图强,奋力直追,从而促进员工保持昂扬的精神斗志,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就要找准问题根本所在,把握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通过正本清源,打造干净干事的管理人员队伍,切实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化解矛盾、提升员工积极性的利器,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这样才能使员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引导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动积极奉献聪明才智。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积极性政治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政治法律